《汉娜·阿伦特》:勇敢者汉娜到底勇敢在哪儿
《汉娜·阿伦特》是德国著名女导演冯·特罗塔的作品,也是她与芭芭拉·苏科瓦的再度合作。她们两之前的合作也是传记类电影1986年的《罗莎·卢森堡》,这一次则是选择了二十世纪著名女哲学家汉娜·阿伦特。
影片并没有如传统传记类影片一样讲述汉娜的一生,而只是选取了汉娜生命中的一小段时光。而这一小段时光可以说是汉娜人生中非常重要的时刻。1961年,她主动向《纽约客》请缨对艾尔曼审判进行旁听,并据此写下文章供稿给《纽约客》。这是这些文章或者说文章中她的观点将她推向了风口浪尖,不少人认为她在为犯罪者辩护,将过错怪罪到受害者头上。昔日的同事好友都转身离去,汉娜并没有因此退让,反倒在往后岁月里不断思考“邪恶”这一主题。
1、汉娜的重要观点——平庸之恶
汉娜亲自前往耶路撒冷,旁观了对艾尔曼的审判。艾尔曼从头到尾都在否认对他的指控,他坚称自己不过是执行了命令而已。
当我们提起20世纪那段惨绝人寰的悲剧时,大多数人不由自主地将主谋们想象成邪恶的魔鬼,他们天性如此,杀戮成性。艾尔曼的抗辩则揭露了另一种情况,假设他真的如他本人所说只是执行任务,那么他真的就无罪了吗?汉娜认为,艾尔曼所犯下的罪恶恰恰是世界上最大的邪恶。
艾尔曼们完全交出了让我们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特征,也就是思考的能力。他对接到的命令不做判断,不假思索地加以执行,结果是犯下了规模庞大的罪恶行为。他用服从命令为自己辩护,却忘了在作为体制内的一员之前他作为一个人人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普通人对思考的无能和放弃也是一种邪恶,这就是汉娜所说的“平庸之恶”。
更有意思的一点是戴锦华老师的解读中提到的汉娜思想的有趣悖论。汉娜师从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后者被称为“思想之王”。这是这么一个教给汉娜哲学思考方式的大哲学家,却曾支持甚至加盟了纳粹组织。如果汉娜对于普通人的“平庸之恶”的观点成立的话,那又当如何解释海德格尔的行为呢?
2、汉娜被“网暴”的根源——我们是否失去了反思被害者责任的权利
汉娜的文章出来后遭受了很多恶评,甚至昔日的同事、好友也都因此反对她、与她绝交。虽然当时并没有互联网,但汉娜遭受的无疑是一场“网暴”。这一切的起源不过在于,审判过程中提及了犹太人首领与纳粹的合作,汉娜同意反抗是不可能的,但是否有其他更好的做法。这一观点被视为维护纳粹、仇视同族、鄙视自己的民族。
“网暴”汉娜的人的观点很好理解,他们认为,“在这样一个恶性事件里,你怎么能不和大家一样对加害人进行猛烈的抨击,你怎么还能说受害人也要承担责任呢”。在他们看来,这里的规则很简单,只能是非黑即白,你只要有一点跟我们不同的声音那就是你在帮加害人说话。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甚至都没读过汉娜的文章,没有了解过她真正的观点,更别提对此进行思考了。
对此,汉娜的态度也很坚决。首先她就表明,“这根本不是观点辩论,这是诬蔑人格”。其次她指出,“试着理解并不等于原谅,我将理解视为我的职责,这是所有落笔这一主题的人的职责。”
这一切与我们现在网路上看到的网暴事件何其相似。我们需要反思的是,当恶性事件发生时,是否只有群起而攻之地指责加害人才是唯一被允许的声音?对受害人行为的反思就是在帮加害人开脱或洗白吗?冷静客观地思考并分析问题就意味着冷血和无情吗?如果真的是这样,我们是不是也交出了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犯下了如艾尔曼一样的“平庸之恶”呢?
3、汉娜的勇敢——直面伤痛,超越伤痛
戴锦华老师说这部影片的主题和基调是勇敢的汉娜。我想到的汉娜的勇敢是她在整个过程中直面各种攻击,坚持站出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从未因为亲友的反目而动摇过自己的立场。在这样一场风暴中,做到这点确实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毅力。
我没有想到的是戴老师提及的另一个层面。汉娜不仅是一位哲学家,更是一名德国犹太人。她亲历了那段可怕的历史,也曾身陷集中营,是亲历者和幸存者。她通过艾尔曼审判回顾和反思这段历史时,并没有让自己陷入受害者的感性情绪中,反而超越了个人的痛苦经历,用哲学方法思考这些问题。
勇敢者汉娜做到了这一点,仅这一点就值得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