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被认同,是因为存在本身。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怎么做到“存在式认同”?| 育儿杂谈6

作者:刘芳芳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从业12年,个案累积2000小时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个概念——存在式认同

这个概念出自于艾瑞克-埃里克森。他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心理学理论:人的一生有八个心理社会发展阶段,每个阶段有对应的年龄,以及该阶段的主要心理发展任务。如下图所示。

(图源:《生命周期完成式》【艾瑞克-埃里克森著】)

在埃里克森的理论里,就谈到了这个概念——存在式认同。它的意思是,一个人被认同,是因为这个人【存在本身】,而不是他/她做了什么或者没有做什么,也不是因为他/她成为了某种样子,或没有成为某种样子。

应该来说,存在式认同是一种最原初的认同了,近似于无条件的爱。

当然,这个是不容易的。

首先,我们就不是被这样对待着长大的。从小到大的经验,从父母开始,再到周围的人,我们一定要变成什么样,表现出某个样子,才会被认同,才会被喜欢。所以,我们已经不知不觉放弃最本真的自己,朝着别人期待的样子,给自己戴上了面具。慢慢地,我们内化了别人的期待,也开始这么对待自己。表现得好,就觉得自己还不错;如果没有表现出某个样子,就很看不上自己,很嫌弃自己。

于是,我们有了孩子,就自然也延续这个好恶评判标准,当孩子表现出某种样子时,我们更爱他,当没有做出时,就做出【撤回爱】的举动,让孩子害怕,不得不越来越多听父母的话。

孩子慢慢也内化了我们的标准,变成对自己的标准,就这样一代一代传下去。

其次,我们对自己是有很多评判和不满的,每个人都是。与其说爱自己,不如说看看自己都是怎么恨自己的。所以,当这个对自己不满的我们,碰到了来自别人无条件的爱时,甚至是害怕的。一定会怀疑,一定会想逃走。因为不对劲。

所以,所谓无条件的爱,存在性认同,不管是施者还是受者,都不容易。

但我们也还是可以尽量多做一些。当一个孩子在早期更多感受到存在性认同时,他/她的人生也相对会更顺遂一点,因为不用花太多精力和时间去怀疑自己的价值,于是也更能专注在自己的发展。

(图源:Pixabay,作者:pixel2013)

“父母是因为我某个样子才喜欢我的,如果我不是这样,他们就不爱我了。”这个真的是很多孩子恐惧的来源。我接触的非常多的来访者,都因为这种【有条件的认同】,而一辈子被无形的枷锁困住,辛苦至极。

A男生一直想成为爸爸的骄傲,一直逼自己不断学习,成长,赚钱。后期无力承担,抑郁了。又不断逼自己好起来。爸爸刚开始也总是在试探他:能再撑撑吗?最好再撑两年再辞职。对于爸爸来说,孩子在工作上有成就,是爸爸的骄傲,比孩子本身重要多了。

B高三考生模拟考考不好,觉得自己无脸见人,没有办法踏入教室。对不起老师对不起父母。这种压力把她压得喘不过气来。对于她来说,成绩好就是自己好,成绩不好,自己什么都不是。

C女孩被同学欺负了,不敢反击,憋着情绪,自己躲在一旁消化。她说,妈妈不喜欢我发脾气大喊大叫的样子,所以我现在必须忍着。

D女生偶尔一次学习下滑,被妈妈用极端方式逼迫,下次只有考好了才可以,不然妈妈就离家出走不回来。D很害怕,拼命读书,一定要考到妈妈期待的成绩。

这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很多。

我们也可以从孩子的角度对照下自己,我们是如何舍弃真实的自己,去迎合他人的期待,戴上各种各样的面具。我们会发现这种现象有多么普遍。

同时,我们也可以反观自己,是不是总是有意无意地希望孩子这样、那样,如果做不到,就用各种方式明里暗里惩罚,威胁?如果我们富有觉知,也会发现这样的现象有多么普遍。

一个人没有形成存在式认同,会以一种永远不敢停下来的状态焦虑地生活。因为他/她要用力保持一种状态,一直不敢真实,当然很焦虑。

很多人,包括我,是在自己长大以后,越来越有力量以后,才慢慢解开过去不敢做自己的枷锁,慢慢开始给自己存在性认同。慢慢地,形成了稳健统一的自我,能更自在笃定地活着。

那么,我们可以如何给孩子(或者自己)存在性认同呢?

先举一个我和儿子核桃(四岁)互动的例子。

有一天晚上,我拿着衣架打了他几下,比较重,比较痛。源于他在家时会自己一个人跑到旁边楼的5楼小伙伴家。没有和爷爷说(平常我们不在家时,主要是爷爷看着他),自己一个人跑去摁电梯上五楼,敲人家家门。

基于安全和界限的考虑,我不让他一个人跑去别人家。但前期说了好几次,各种方法,他也保证不去了,过后还是去。

所以我想还是打一打,让他明白这件事情的严肃性。

我告诉他为什么要打他,就拿着衣架照着屁股打了五下。后来看到屁股都红了。他哭的很伤心,确实,他第一次被这样打。我也很心疼。

我问他:你知道妈妈为什么打你吗?

他点头:不能自己去做电梯,不能去别人家。

我:好,那你以后还去吗?

他:不去了!

我:好。你再去我会继续这样打你,打十下。

他很害怕地点了点头。然后就扑向了我,大哭着。我抱着他,说:哭一哭吧,妈妈知道很痛。

我继续问他:是不是一个人在家里,没有小朋友一起玩,所以忍不住去找小朋友玩?

他哭得更委屈了,点头说:是的。总是我一个人玩,真的很无聊。

我摸着他的后背,说:妈妈知道你一定是真的很无聊才这样,不然你之前答应过妈妈,一般是不会再去了。妈妈也很抱歉,没有一直在家里陪你。

他继续哭,哭得跟之前被打时很不一样。好像被理解后的释怀又伤心。他抱着我,抽泣着。我继续抱紧他,说:妈妈很爱你。就算妈妈打你,妈妈也是爱你。我打你是因为你一个人坐电梯真的很危险,这个是绝对不行的!你也不能没有经过别人邀请跑别人家里去,这样的行为妈妈也不是很喜欢。

他嗯嗯点头,把我抱得更紧了。我都感觉打完后我和他关系更好了。后来他让我拍了他屁股红印的照片给他看看,还笑话自己屁股上的红印。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会碰到类似这样的情况。其实父母只是对孩子的行为有要求,绝非不爱孩子,但孩子很容易在这种一味的指责和打骂下,自己形成一些认知:我就是要怎么样,爸爸妈妈才会爱我。

久而久之,甚至会不断强化爸爸妈妈不爱我的部分。

因此,父母真的可以多做一点,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存在和自己行为的不同。

为“存在性认同”这个部分,我们可以做的:

1、更多看看自己对自己是否认同,是否接纳,如果本身对自己就很憎恨,去面对这个部分,好好释放。真实,坦诚,而不是压抑,逼着自己爱自己。

2、教育孩子,可以感觉一下,有情绪的时候,是因为孩子还是因为自己。如果因为孩子,那么愤怒是我们的工具,我们不会陷在愤怒中;但如果是自己的投射,我们就会被过度愤怒的情绪吞没。

比如你绝不允许自己随便去别人家,怕被别人嫌弃,所以也绝不允许孩子去。那么,这种情绪就有过度的部分,你对孩子的管教也会比较夸张,严厉。

3、将孩子的行为和孩子本身分开来看。在每次教育孩子的时候,讲清楚为什么,而且这种沟通要双向,也要得到孩子的回应。不是自己一味说教和泄愤。很认真对待每一次教训孩子的行为,孩子会记住是因为什么,也会感受到你对他的在意。

4、做不到好好教育孩子时,也宽恕自己。宽恕自己,就是对自己目前存在状态的认同。就从当下这一点开始,从自己的”存在性认同“开始。

(图源:Pixabay,作者:作者:Pexels)

刘芳芳 

我们是抉择者

向上滑动阅览

 擅长领域

亲密关系,亲子关系,身心失调,抑郁、焦虑倾向等情绪困扰,人际关系困扰,个人成长等。

 受训背景

>  应用心理学本科;

>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  怀众心理内容总监;

>  王敬伟深度疗愈课程福建省组织者。于09年开始组织王敬伟老师课程并跟随学习与成长至今,于2013年开始参加王敬伟宽恕疗愈导师班并接受深度训练和疗愈至今。

>  系统受训于辛思洁人际反馈模式的团体带领者训练课程,对关系、沟通有一个全新视角的认识和训练。

>  跟随李淑充老师学习身心整合系列课程。

>  15年专注心理学的钻研与探索,致力于实践“如何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以及“如何拥有更有品质的关系”。目前主要通过写作和心理咨询的方式,普及和实践心理学。

>  受训时数:2500小时

>  个人体验:约500小时

>  督导:700小时

 成长感言

随着年岁渐长,随着自己成为一个妈妈,关于一个人“怎样才可以活得好”这个问题,似乎有了更多的思考。在人生这条漫长的路上,我们真的会遇到太多的问题,面临太多的关卡。怎么走过去?怎么才可以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我真的一步一步在往前走,也真的一点一滴在解决这个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时候真的很困难,一度在想是不是跨越不了了。但一次又一次,在同伴或者老师的帮助下,在自己的愿心下,真的跨越了过去,竟柳暗花明,走到了一个更广阔的天地。

所以,我理解你在这个路程中的艰辛,以及你在这个阶段要去面对和承担的一切;我也因为自己的经历,有更多的信心:我能走过去,你也一样!

这一程,我们一起走。

 对咨询的看法

每次我作为来访者去接受咨询,我就成为一个纯粹的求助者。那意味着,我不再逼迫自己,不再想办法拯救自己,不再焦虑该怎么办。因为,我把这些部分都交给了眼前的咨询师,而我要做的,就只是信任她而已。

那是一种真正的放松和滋养。关乎自己的各种难题,也有了一个固定的时间和空间可以安放。如果说爱自己,我觉得这是真正爱自己的方式。因为,有一个人,会如此关注我,并且投注了他/她很宝贵的时间在我的问题上。除了解决问题,仅仅这份关注,就特别有疗愈力。

因此,我也邀请你,在人生的某一些阶段,将自己以及自己的所有问题,来这里安放。你值得被认真对待。我也因为被认真对待过,所以,知道如何认真对待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