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仁寺,无名山脚下的寺庙——福建7日(32)
★旅游地点:福建三明泰宁崇仁寺
本来只是剩了那么一丢丢的时间,偏偏泰宁的几大景区都离得特别远,别说这会儿没有公共交通工具前往,就算打个车到了地儿,还怕回不来县城,也就只能在附近转悠一下了。
从酒店出来,看着前方和左右两侧都有山,就随意找了一座,居然还真有能爬上去的小径,虽然看着好像是“人走得多了,自然成了路”的样子。此山无名,看着也只是个小土坡的样子。我们爬到半坡,竹林外是一片茶树,不过除了赏花,只有两间简易房,估计是种茶人的临时住所。
于是再前往附近的另一座山头,彼山依然无名,不过走到山脚居然看到一段黄色的墙体,这里有座庙宇,终于可以登山了,我们挺高兴。
墙体上有字:“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看来这里是个观音道场了吧?墙后倒有一块石头刻字:“崇仁寺”,听名字,似乎也是有些历史的样子。不过墙后的建筑看着很新,应该是新建的。从关闭的门缝里看进去,里面并没有放置什么佛像,大概还没有启用吧?看来,这座寺庙的规模有些小啊!
从一侧的水泥路前行,才发现人家的庙门其实在这儿呢,有一座挺气派的牌坊,写着“崇山圣境”,我们都不大理解这个意思。若说崇山峻岭之意吧,这座山其实也就是一个矮坡。要说崇山是这座山的名字,可是地图上居然没有显示山名。
至于“圣境”,我们仰头看了看山体,感觉似乎也差了点火候。不过,也可能因为有了这座古寺,这里也就成了圣境。我们在周围找了一遍,没有看到寺庙的介绍,因此也不知道此寺到底有多悠久的历史。
天王殿上有块匾额,上书“结欢喜缘”。欢喜缘,想来就是断了烦恼,心自平静,进而生起欢喜的意思吧?
弥勒佛、韦驮菩萨和四大天王也是最标准的供奉,不过韦驮是站像,因此显得很高大。
四大天王则在玻璃柜里,这待遇一般来说也不多的。其实看到弥勒佛的笑容,总会让人会生出欢喜之心来,或许在天王殿上的牌匾也有这个意思呢?
对面是大雄宝殿,这也是寺庙的主建筑,相较而言,也是比较雄伟的殿宇了。大殿内供奉着三尊如来佛像,都是塑金身的坐像,坐姿几乎保持一致。中间有两位菩萨侍立,双手合什,也塑着金身。
两侧照例是十八罗汉,他们或站或坐,全身彩塑,或笑或嗔,形态各异,显得十分生动形象。
大殿两侧是地藏殿和观音殿,地藏殿供奉着地藏菩萨,身披红色袈裟,手持法器,闭目端坐。
观音殿的规模要更大一些,中间供奉的千手观音,不过应该没有一千只手,只是这个表现形式。两侧的墙上有金身菩萨的浮雕,想来应该是观音菩萨的化身。
我又纳闷了,原来以为是观音菩萨的道场,似乎主殿应该是圆通宝殿?虽然观音殿相比地藏殿似乎要显得郑重一些,但似乎还是有些让人意外。
原来以为从寺后可以登山,可是入门之后却发现此路不通。在旁边兜兜转转了一圈,也没有发现登山的路径,大约此山尚未开发吧?
门柱上有一副对联:“崇入三摩地,仁登一乘门”,这是藏字联,嵌入了“崇仁”的寺名。不过对联的意思,我们却不懂了,似乎有些像偈语。
虽然崇仁寺的规模不大,不过建筑布局倒也称得上疏密有致。周围的山虽然不高,但好歹也是三面环山的,也称得上是一块风水宝地。
后来查了资料才知道,崇仁寺还真的是一座古寺,并非我认为的观音道场,而是作为佛教净土宗的道场,迄今虽然只有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可是人家的始建年代,却已经失考。坊间的说法是崇仁寺原来是一户肖姓人家的家庙,后来因为信众增加才对外开放。崇仁寺原来的常驻法师,既有比丘,也有比丘尼,后来清一色是女众了。
自由行:福建三明泰宁崇仁寺
12月初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