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五行”中的“土”(随笔)

在我们乡村盛传这样一句俗话:“金木水火土,全靠泥巴补。”意思就是说,在五行中“土”(泥巴)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直接一点说,就是任何事物的成长壮大都离不开“土”。在农村居住的人,把泥巴调稀糊墙,用泥巴打灶,用泥巴做器皿等等。“土”就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根。

中国是农耕国家,土地孕育一切生命,长养万物,是国人的立身之本。因此“土”在“五行”中高于其他四个的位置。《管子·四时》中说:“中央曰土,土德实辅四时入出,……春赢育,夏养长,秋聚收,冬闭藏。”四时之气皆由“土”的助益结果。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里说:“土者火之子也,五行莫贵玉土。忠臣之义,孝子之行,取之土。”“土”不仅可以像阳热一样在万物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土”的品性宽缓,温和,是儒家的某些核心范畴。如“忠孝仁义”等,凡此种种,五行中的“土”就在传统的国家文化中凸显出来。

@“土”在“五方”中重视“中”

早在殷商时代,人们对方位就初定为东、西、南、北四方,以后又出现“五方”的观念。据甲骨文记载,殷人把商朝的领域称为“中商”。当时的人看待东西南北四方,主要要看是否对中央的“商”有利。后来就由“中商”的说法导引出“中国”的称谓出现。在甲骨文里,“中”字的写法就是一杆旗帜,上下有流苏。旗帜是军队的标志,是权力的象征,以旗帜表示“中”,是主导地位。“中国”一词就是从商代出现的。“中国”含有“唯我独尊”的思想意识。

由于重视方位“中”,引发“中央”的意识突出。在《周易》中,便出现以“中”为上顺的思想。《篆传》中就多处有“中正”“刚中”的术语。还有“利见大人,尚中正也”“说而顺,刚中而立”“中正以观天下”等著名的句子。占卜如果得“中”一般都是吉兆。

道家学派的老子在《道德经》中叶提出“中正以为和”,强调中央之位是所有生命活动,生命之气产生的本位。《文子·道厚》中说:“古之三皇,得道之统,立于中央,神以化游,以抚四方。三皇五帝因立位中央,放得抚慰四方,认为立于“中””才是立于本。并推移到人体生命,说“中之得也,五脏宁。”

孔子儒家学派,还将“中”的思想深化,提出著名的“中庸之道”。在解决矛盾中“执两用中,过犹不及。”《礼记》中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以后的许多著述都强调“中”为天地之本,天下万物,致中和。

@“土”在“五色”中重视“黄“

自然界本是色彩斑斓,但自五行规范后,通常提到的色彩就是五种,青、赤、黄、白、黑五色。同样受五行思想的影响,黄色的地位一直高于其他颜色。

《汉书·五帝本纪》中有“色尚黄,用五数”的记载。在《吕氏春秋》中有“凡帝王之将兴也,天必先见祥乎下民。黄帝之时,天先见大蚓大蝼,”黄帝曰“土气胜,土气胜,故其色尚黄。”

在五行文化的影响下,在国人的眼中,颜色是有等级的。因为黄为土色,最为尊贵;其次是红色,因为火生土;红色是黄色的母亲,这叫母以子贵。所以皇帝的宫殿颜色大都是“红墙黄瓦”,黄色处于高的位置。黄色成为皇家的专用颜色,只有皇帝,太子,皇后可以使用。宋太祖当皇帝叫“黄袍加身”,明清时期地皇帝赏赐官员用“黄马褂。”一旦穿上黄马褂,就表示你是皇帝身边的人,因此文武百官都以得到“黄马褂”为荣。而一般百姓是不得随意使用黄色的。

国人都是黄皮肤,黄色为尊贵的相貌。就是食物中,虽然可以各种颜色都吃一点,但是黄色,红色。甘味地食物可以都是主食,尤其是文化发达地中原地区。吃的食物主要颜色都是黄色,农作物中如小麦、玉米、土豆、红薯、大豆、南瓜、黄瓜等等,肉类如黄鸡、黄鱼等。对于对人体有补益作用的药物,也多是黄色的,如人参,黄芪,黄柏,党参、大枣,山药,蜂糖,甘草等。

黄土地上长出黄色的粮食和蔬菜,黄土地养育着中国人。国人要珍爱黄土地,不要浪费黄土地,不要荒废黄土地,不要用药物伤害黄土地,更不能滥用钢筋水泥土损害黄土地,当然更是不能丢失一寸黄土地。祖国的领土不容侵犯,国人要严阵以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