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笔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今天看文章四友中杜审言的诗。

杜审言是晋朝将军杜预的后裔,大诗人杜甫的爷爷。杜审言祖籍襄阳,其父亲当巩县县令,全家搬到巩县(现在的巩义市)。杜审言很有才,也很狂。他参加吏部考试(相当于当下的公务员考试),苏味道当时是吏部侍朗,负责这件事。杜审言答了考卷,出来说:“苏味道必死”。别人问为什么?杜审言说:“他看了我的考卷,必定要羞死。”杜审言还对人说:“比起我的文章,屈原宋玉只能为我当衙官,比起我的书法来,王羲之只能给我当学生。”大概由于这性格,他作吉州司户参军时,被同僚陷害,关到监狱里,眼看就没命了。他的儿子杜并当时只有十三岁,将陷害杜审言的一个官员杀了,自个也被当场杀死。古代社会把道德与法律酱在一起,杜并杀人本来是违法的事,却受到颂扬,结果,杜审言靠死去的儿子,免罪,且受到武则天接见,武则天看重杜审言文采,任命为著作佐郎。后来因为结交张易之,被贬官岭南,可没多长时间就又被朝廷召回,当学士,直到六十多岁去世。

在他生病快死的时候,狂劲还是一如往昔。宋之问等人去年望他,他说:“甚为造化小儿相苦,尚何言?然吾在,久压公等,今且死,固大慰,但恨不见替人。”意思是,我被造物主这个小家伙捉弄得很苦,还有什么好说的呢?不过有我在,压得诸位没法出头,现在快死了,(一辈子能这样)固然大可慰藉,只是遗憾没见到能接替我的人。

杜审言留存下诗歌只有四十多首,多数是五言律诗,也有少数几篇平仄尚未协调的七律。无论五律还是七律,都是气度高远、神情圆畅。

今天看他最著名的一首诗: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作者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注释

晋陵,地名,在今江苏常州。

宦游,因作官而离开家乡。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高适《初至封丘作》:“可怜薄暮宦游子,独卧虚斋思无已。”杜牧《寝夜》:“纷纷毫发事,多少宦游难!”

物候,是指生物长期适应温度条件的周期性变化,形成与此相适应的生长发育节律。现代科学中有物候学分支。古人所说物候,多指季节变化引起的动植物变化。骆宾王《早秋出塞寄东台详正学士》:“山川殊物候,风壤异凉暄。”岑参《陪使君早春东郊游眺得春字》:“太守拥朱轮,东郊物候新。”

海曙,海上黎明。喻坦之《发浙江》:“海曙霞浮日,江遥水合天。”

淑气,温和之气。陆机《悲哉行》:“蕙草饶淑气,时鸟多好音。”朱淑真《冬至》:“黄钟应律好风吹,阴伏阳升淑气回。”

黄鸟,暗用典故。《诗经》中有黄鸟一篇,全诗三章,第一章:“黄鸟黄鸟,无集于谷,无啄我粟。此邦之人,不我肯谷。言旋言归,复我邦族。”三章写的都是漂泊异乡的人生活艰难,思念故乡,想要和亲人相聚。

绿苹,浮萍。

古调,指陆丞写的诗,即题目中所说的《早春游望》。

试翻译如下

只有远离故乡外出做官之人,偏偏对物候变化特别敏感,往往心惊。看那云霞在黎明的海上升起,梅花开、柳丝绿次第渡过长江(给我家乡带去春色),和温之气催动黄鸟鸣叫(似在唱出我思乡的心声),晴日的阳光不知不觉已转而照在绿苹上面。忽然听到你唱出古调的歌曲,想回故乡的心情越发强烈,忍不住让泪水打湿了领巾(另一版本“巾”作“襟”,故这里也可以说是衣襟)。

赏析

今天咱们主要看杜审言如何在开阔的境界中表现微妙的感受和意趣。

看其意象之宏大,从概括的“物候新”,到“海曙”、“春”、“淑气”、“晴光”,都是宏大的景象或者总体把握的感受。而“宦游人”、“梅柳”、“黄鸟”、“绿苹”都是局部的细节,大与小连在一起,并赋予其间深切的联系,就让宏大气象中蕴含着幽微的情感。

首联中“独有”,强调其孤独怅惘,而“物候新”却是令人欣喜的大环境,两者之间矛盾对立,再加以一个“偏惊”,将之联系起来,就先勾画出一个心潮起伏的情绪状态。接着两联,写景物,在宏大境界之中加上自个细微观察,又紧扣着“偏惊”写开去,无论写什么都是思乡了。“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着重在春天已到家乡,家乡该多美,既含着对家乡美的遐想,又含着春天能回自个不能回的怅惘。“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像是击鼓催花,黄鸟叫着快回家,时间也过得非快,一会儿阳光就照上绿苹,春天就要过去了,该动身回去了。从家乡美、盼归家、时光促三个方面一渲染,最后一联“归思欲沾巾”就是自然的情绪了。

八句诗,句句简洁,表现出的却是宏丽的气象、深微的情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