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她考上了包头铁路工程学校 / 作者:茶言闲语
☀本刊栏目:一代中师生|教师文学|教育教学
《教师文苑》真是个高质量的完美平台,昨天推出 《哦,渐行渐远的:中专生们!》(点击标题可阅读原文),接触教师文苑一年多来,经常看到“致敬芳华已逝的一代中师中专生”,“二十年前的中师生,相当于现在什么学历”,“中专生,错过北大清华的学霸”等等这样的语句或文章。
看到的文章里大多是农村孩子,为的所谓的“商品粮”,为了给家庭减免负担,在最美好的年华里踏上一条不甘心的求学路。说实话,每每看到,心里都不是滋味,涌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悲哀。
我认识一位中专生,1991年考上包头铁路工程学校,五年制,1996年毕业,后来又经历不断地上学充电,但第一文凭就像烙印一样永远刻在她的履历档案里了。好在家庭完美事业发达,这是后话。
与农村孩子有所不同的是,她是1976年含着“金钥匙”出生的,落地就是商品粮,父母都是六十年代的大学生,在当时俩人工资加起来70多块钱的当口,就花8块请个保姆带她和她的相差25分钟出生的双胞胎妹妹,奶水不够就订牛奶,吃面包喝牛奶至两岁。(那年代的人真是淳朴善良,即将临盆请保姆时还不知道是双胞胎,搞兑好的管吃管住8块钱,生下来是两个,有好事的邻居怂恿保姆涨价,可是保姆不接这茬,还是尽心尽力的照看。)
当年她考上时也是大不甘心,但因为她父亲身体不好,56岁就已经拄拐了,她母亲竭力说服她考中专,还拿别人举例:你看XXX,初中也名列前茅,高中就吃力了。
其实母亲和她心里都明白,即便她上了高中也还是名列前茅。她还有大潜力没挖出来,说白了,就是聪明极顶。她是一位非常“不用功”的学生,在那以读课外书为异类的年代,老师说她太“不务正业”,让她再拿出点精力放在课本学习上,成绩会更优秀。每当期中期末考试前,她都是把书快速地翻一遍完事儿,她母亲看到曾说她:你那样子走马观花的起作用吗。她答道:唉,你不用管我。看到她每次的分数,她母亲也就不言声了。
包头铁路工程学校当年收我们这里生源一名,她对母亲赌气道:我就报这一个志愿,我考上了我就上,考不上我不上。通知书到手时她摊开地图,哭了...现在想到这一幕还是不太好受。
第一学期春节放假归来,在那交通还不算发达,市委大院也只是寥寥无几的几辆车,更别提私家车的年代,她坐火车从包头到北京转站,又坐北京到漯河的火车,再从漯河坐中巴回来,她母亲和二哥去车站接她,见到母亲,她号淘起来,毕竟只有15岁啊。
毕业直接分到了工程单位,和一般行政部门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得有扎实的技术和过硬的文凭,不像小县城的,在电大或党校,交上学费混上几节课,开卷考完拿个毕业证,再有机会聘个干,最好再学会些“灰色技能”,就能平步青云并且鸡犬升天的大有人在。她若上高中考大学也是清华北大复旦的料,会比现在的她各方面更优秀更完美,会在当事业上有强大竞争对手时有这高文凭的抗衡武器。
我在早年曾听过她当面抱怨过她的母亲:那时你要让我上高中考大学多好,我就不用再这么费劲白赖地拼了。她母亲就哭了:我哪知道你爸能活到75啊,我要能算计到,我让你们一个个都想上啥上啥,有本事上啥我就供啥。你爸身体那个样儿,你们一个个的,要只我一个人了,指我咋供啊,所以当时你能考出去就上去吧,我也知道你上中专太亏了的。见到如此,她又宽慰起母亲来了:我不是抱怨你的,我是说说而已,你身体多棒,我们现在过的多好。
毕业之后,她先是在平顶山,接着信阳,最后结婚生子定居郑州,为了自己的理想和人生摸爬滚打,没有任何亲人能做铺垫帮她一把,全靠她白手起家打天下。
我想梦想大概就是这样,不做让自己后悔的事情,不抱怨命运,把选择权交给自己,把收获交给人生。
转载及商务合作请联系 微信ID:Yf131125
作者简介
茶言闲语,73年人,上班族一枚,喜欢阅读醉心文字。不会说教,不会写些词藻华丽,自己说不清楚别人也听不明白,不知所云的无病呻吟的文字,只会从具体事情中有所感触。童年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度过,84年至今居住河南。
教师福利
(点击二维码领 [教案+课件+试题+视频])
主编简介
醉卧蘭亭: 男,70后,1993年毕业于民权师范学校,做过三年乡村中学教师,现供职于南京某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