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校园惩戒
今天在中央广播电台听到南方某学校宣布自主对违纪学生进行部分惩戒措施,内容不详细,顿时感到一股恶气在心头。这是校园欺凌之外的第二股恶势力,而且是一种学校写在太阳光下面的规矩。
这让我想起了初四的某一天,作为班长的我语文作业没有写,被语文老师罚做100个俯卧撑,其实这就是一种典型的惩戒行为。时至今日,我真的要感谢这位语文老师,因为她为我强身健体奠定了基础,使得我一晚上做800个俯卧撑成为可能。同时,我还要感谢我初中三年级的数学老师,因为一次上课开小差,作为班长的我,被他揪着头发提了起来,我现在理发的频率特别快,长势特别旺盛,真的是要感谢他,他促进了地方服务业----理发店的生意红火。
老师的初衷是好的,但问题在于,一人的大补,另一人的毒药。天底下没有度量衡般的信条使用,对于心理素质好的学生,这无关痛痒,对于心理素质一般的学生,可能是一种梦魇。我同位,心理素质超级好,老师怎么批评都是呵呵呵,数学恩师谢立春曾经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你们大部分人以后都发展不过他,因为你们没有他脸皮厚。后来我的同位考取了浙江大学,反观我却扑街了,因为我脸皮薄。自从混社会后,我唯一学会的技能就是脸皮越来越厚,正所谓: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自己脸皮厚。
说到这里,校园惩戒究竟有多大作用?学校毕竟不是黑社会,校方想找出速效手段,就是杀一儆百,杀鸡给猴看,但是这种方法是否合适?现在独生子女多,以成年人的思维才处理孩子的一些小过错,未必合适。
其实比校园惩戒更重要的,是鼓励、激励。自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我蝉联了7年的班长,源于三年级班主任的柳洪涛的信任和鼓励,我一路向前,严格要求自己,自律自强。试想,如果这七年我没有做班长,很有可能滑落成为一个小混混。很多事情属于蝴蝶效应,一次鼓励引发一连串的鼓励,一次斥责换来接二连三的斥责。如果不是小学语文老师很偶然的表扬,不可能激发出我对写作文的兴趣,从小学开始誊抄作文选集,观看各种文学作品,并把描写自然风光的句子公整地誊写到本子上。再到后来,我越写越来劲,接连得到语文老师的表扬,再到高中每次考完试,我的作文都要作为范本被老师朗读,而数学老师从来不表扬我,所以我对数学的兴趣越来越少,最后滑落到数学渣滓的行列。
回到校园惩戒的观点,如果学校在校规里明确了惩戒的条款,绝对能抑制某些校园暴力,但是一定要注意把握尺寸,不要把一些好动的学生逼到坏学生、小混混的行列,其实那道好坏学生的分水岭很模糊,很多多动症的学生天赋甚高,多给他们机会,让他们担任生活委员、体育委员,发挥出多余的力比多。给班级贡献,在得到全班同学肯定的同时,自尊、自爱之心日益丰盈。
写到这里,也许我从根本上对于校园惩戒的定义没有掌握,但是我不想删除上面的文字,作为一种思考,和众多家长、老师探讨。
正如半个世界前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做的那个著名实验一样,随机挑选一批学生冠以神通的称号,老师高看一眼,二十年后发展普遍优于其他学生。中美教育最大的区别就是,美国以鼓励为主,而中国以否定为主。希望这种情况能扭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