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艺术手法,文章波澜起伏
【提要】记叙文写作是一项支撑学生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文似看山不喜平,行文平铺直叙,自然枯燥乏味,文章波澜起伏,才能引人入胜。让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的艺术手法,诸如安排抑扬、设置悬念、巧用误会、妙用巧合,可以有效地形成波澜,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关键词】记叙文 抑扬 悬念 误会 巧合
作文是对生活的反映,而生活本来就有许多曲折和变化,层次清楚的反映出事件本身的曲折性和复杂性,文章也就自然有波澜;采用倒叙,或情节逆转,也能使文章波澜起伏。在此基础上,掌握一些富有表现力的艺术手法,并根据表达的需要灵活运用,能使文章起伏跌宕,增强吸引力。
一、设置悬念
作者在展开故事情节、安排矛盾冲突时,故意在某个紧要关头卖一关子,引起读者关注,却有意不立即告诉结果,使读者产生急切期待和欲知结局的心理,吸引读者去寻求谜底。这样巧妙设置悬念能使文章跌宕起伏,曲折动人,有效的增强文章的吸引力。
悬念的设置要力求巧妙、合理,如果故弄玄虚,破绽百出,则会弄巧成拙。
1.单一式悬念
悬念→释疑,即先设置一个悬念,后释疑。
肖群《走进桃花源》,写在桃花盛开的季节,桃花源请来了三位非常尊贵的客人: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一位名播三湘的画家,一位享誉世界的设计师。他们将用自己的智慧,各自为桃花源献上一份厚礼。他们都开始精心创作。就在人们都在期盼着三幅代表性作品面世的时候,三位尊贵的客人竟然不辞而别了。为什么会这样?就在大家议论纷纷时,工作人员收到了一个厚厚的包裹,打开一看,是他们没有完成的作品,还有一封信;画家说:“我曾尝试用几株桃花来描绘桃花源之美,却发现难以展示桃源人的热情;我曾尝试用整片桃花来展示桃林的热闹,又发现无法融入桃花源的清幽。”作家说:“登高临远,临流赋诗,本是一件幸事,无奈李白、王维、王昌龄等名家均有诗作在前,不敢动笔了。”设计师说:“走进桃花源后才明白,天然就是最美的设计。”原来,才华横溢的诗人与名播三湘的画家无法表现桃花源之美,享誉世界的设计师则惊叹于桃花源“天然就是最美的设计”,以此凸显桃花源的绝世之美妙不可言。
2.叠加式悬念
悬念①+悬念②……→释疑,即悬念丛生之时才一并揭开谜底。
林清玄《桃花心木》,写有人种下桃花心木树苗之后,总是隔几天才来浇水,奇怪的是,他来的天数并没有规则,有时三天,有时五天,有时十几天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时间也不一定。为什么这样呢?一连串的悬念,让“我”越来越奇怪,忍不住要打听。种树人的回答揭开谜底:他说他浇水只是模仿老天下雨,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水生长,树苗很自然就枯萎了。但是,只要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的树,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其实,“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比较经得起生命的考验”。文章悬念丛生,引人入胜,而又富有哲理,意味深长。
3.连环式悬念
悬念①→释疑→悬念②→释疑……即逐个设置悬念,一个连一个,“一波方平,一波又起”,环环相套,峰回路转,扑朔迷离,使读者的探究欲望越来越强烈。
李捷鑫《小白猪》,写妈妈不顾爸爸的反对,用存了很久的私房钱买了一只小白猪,决定养这头白猪来贴补家用。没想到养了几天,小白猪却失踪了,妈妈很气恼。小白猪后来找到了吗?这是一个悬念。过了几天,爸爸把小白猪找回来了,妈妈很高兴。不料,“我”却背着妈妈对爸爸说:“爸,可惜这只嫌小了点儿。”那“我”是怎么知道爸爸作假的呢?这又是一个悬念。原来,“昨天我看到你去找古叔幺的”。既然连“我”也知道底细,那么能不能骗过妈妈呢?又是一个悬念。原来妈妈也早就认出不是原来的那只小白猪了。爸爸弄虚作假表现出对妻子的爱,妈妈也深深地感受到了。文章温馨美好,感动人心。
4.包含式悬念
悬念①→悬念②→释疑②→释疑①……即在大的悬念中包含着小的悬念。
张丽钧《呈上你的自荐书》,写“我”所在的单位要招聘一名电脑操作员。高主任接过前来应聘的女孩们的自荐书,在上面用铅笔做了个标记。自荐书收完了,马上就挑选出第二天去单位参加面试的人选。“我”迫不及待地问高主任:“您到底是以什么为标准筛选的呀?”形成悬念。高主任并未马上揭开谜底,而是给“我”讲了一个故事:有个老妇人要招聘一个园丁,她让应聘者将自己日常劳动时穿的工装裤拿来让她过目。在几条工装裤面前,老妇人一下子就敲定了最佳人选。她是怎样挑选的呢?这又是悬念。她录用的是在工装裤的膝盖处打了补丁的人,因为这样的人才勤快,一天到晚或蹲或跪,自然就磨损了膝头部位。然后,高主任才揭开第一个悬念的谜底:收女孩们自荐书的时候,观察她们的指甲,从而断定是否适合电脑操作员这一职位。悬念中又有悬念,增加了文章的吸引力。
巧妙构思,一篇文章之中,综合运用多种悬念,文章会更加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栗良平《一碗阳春面》,写大年三十深夜十二点,母子三人来到北海亭面馆吃面。这么晚了才来,而且是合吃一碗,这一情节足以引起读者的好奇。接下来写一年后他们第二次来吃阳春面,作者仍然没有揭开谜底。再写一年后他们第三次来吃阳春面,时间、地点、人物依旧,阳春面变成了两碗,这又是为什么?读者的好奇心被作者撩拨得按捺不住时,小说恰倒好处地通过母子三人对话交代了他们所遭受的厄运。往下写母子三人十年没有来吃面,设下新的悬念:他们为什么没有来?他们的命运怎样了?直到篇末,读者紧悬的一颗心才放下,为主人公战胜厄运而欢欣。叠加式和连环式悬念综合运用,故事情节波澜起伏,扣人心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