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乡记(八)
从大姑家拜年回来,儿子和小侄儿还主动去给何姥姥(嫂子的母亲)拜了年,纵使不见,未曾相忘,作为长辈我们略觉欣慰。
初二大哥家请客,初三拜访二婶。都是本家,说起来却也是有很多故事的,犹使我感到惊喜的是二堂妹,我们已经有几年没见了,印象中衣着朴素的她竟然大变样,脸上有了光彩,不再干巴巴了,头发烫了,高高束起,还穿了件橘红色鲜亮的毛衣,人也比以前年轻了,我对她竖起拇指,转而夸赞她老公:“妹夫,我妹妹越来越滋润了,全赖你的功劳哈!”二妹不好意思地笑了,表情中带着满足。
他俩是我们当中最肯吃苦又最会过日子的模范夫妻档,在十里八村都数得上,以前恨不能一分钱瓣两半花,大棚种菜、牛场喂牛,猪场养猪……这些又脏又累的活从来没怵过。这也得益于从小贫苦的出身,尤其是妹妹,我堂叔(她父亲)去世早,她们姐弟四人,当时大姐才9岁,她7岁,最小的弟弟还在襁褓里,那年婶子(她母亲)才29岁,不幸的是她手术中落下半身不遂,一个病身,带着4个蒜瓣大的孩子,一眼望不到头的黑暗,70年代本就困苦的生活,加上他们的遭遇,无疑是雪上加霜,然而在爷爷奶奶的笼络下,孩子们艰难地成长起来,那万般苦难象顶在他们身上的巨石、大山,一朝破土后,他们会比其他人更加坚韧不拔。
如今四个孩子都成家立业,日子过得一点不比别人差。曾经漂泊不定的胖弟(其实已经很瘦了,小时候绰号),微信里晒出媳妇为他准备的丰盛的年午饭,满满的幸福感。这不,饭桌上也不要忘秀恩爱,媳妇是个敞亮人儿,当众也敢有爱大声说出来,而胖弟眯着眼睛听媳妇表白,笑成一尊佛;最小的小五弟和弟妹要含蓄些了,小五弟比较调皮,最爱见缝插针地逗趣,而媳妇会很应场地配合捧腹大笑,可谓默契,他们俩培养了个优秀的苗子,学习成绩在区里名列前茅,那青春期的少年,言语不多,正在一双眼睛看这大千世界,相信父母种下的爱的种子正在他内心发芽。
看,孩子们从大到小齐刷刷排着队来敬酒了,他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意,最小的两个还略有不安,红着脸庞呢!
曾记得母亲生前爱说一句话:“穷不扎根、富不长苗。”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可千万不要长着一双望天的眼睛,看不起谁。
因为从前父母和哥嫂经常帮衬婶子一家,孩子们便一直心怀感恩,相处得好似亲兄弟,如今,但凡有出力的活,两个弟弟都是首当其冲,绝不会退缩,在他们的带动下,妹夫、弟媳和我们走动的都很近,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场面让我们舍不得说再见。
酒席散后,我们不散,都聚在一起,或坐、或卧、或言、或闻、或依床、或席地,相谈甚欢,真想时光为我们此刻停留,永不逝去。
许我一寸光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