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飘摇”的山西古建 究竟有多重要?
近日,山西暴雨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河水暴涨堤坝决口、住房地基塌陷、牲畜死伤惨重……
据了解,山西近期严重洪涝灾害已致全省11个市76个县(市、区)175.71万人受灾,12.01万人紧急转移安置,284.96万亩农作物受灾,1.7万余间房屋倒塌。
在众多消息中,国保晋祠多处建筑屋面漏水,奉圣寺大殿西南角挡土墙坍塌;国保运城盐池禁墙东禁门瓮城大面积坍塌,城台顶面严重塌陷,城墙出现多处裂缝;世遗平遥古城积水严重墙体坍塌等消息,尤显揪心!
据国家文物局消息,截止目前,山西省共有一千多处文物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屋顶漏雨、墙体开裂坍塌、地基塌陷等险情,极少数博物馆纪念馆(古建筑博物馆)也出现小面积漏雨等情况。
坐拥五千年文明的山西,正在经历一场浩劫。
作者|李琦 策划|许玥
01. 墙体坍塌的平遥古城
国庆期间,短时间、高强度的降雨,打破了平遥古城的平静。因雨势冲刷,古城内出现多处积水,平遥古城部分内墙发生局部坍塌,坍塌长度足有10米之高、25米之长。
不仅如此,由于长时间的积水浸泡,古城内的多处房屋、墙体也出现坍塌、倾斜的险情,房屋漏雨的情况随处可见。山西暴雨多地成灾,为何平遥古城尤其牵引人心?
“平遥,一半在史书中,一半正在上映。”这句颇为盛行的语句,或许是答案。
位于山西晋中的平遥古城,始建于周宣王时期,有着2700多年的城建史。这座千年古城,不仅是我国汉族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城市,而且是中国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的城市之一。
现存的平遥古城,扩建于明朝洪武年间。此时明朝初建,残余的蒙古贵族逃亡塞外之后,屡屡南下进犯。为保边疆安宁,明太祖大举修筑长城,“西通秦陇,北达燕京,洵乎腹地”的平遥,成为防御重镇。
因承载着边塞重镇的功能,明时扩建的平遥古城,城墙高耸、垛口林立,既有增强城池防御能力的瓮城,亦不乏登高瞭望的谯楼、角楼。这些颇具威仪的建筑,正是今日平遥古城庄严厚重的印象来源。
战时的防御之地,在和平年代,往往是边民互市的贸易之所。中原一带的盐、粮食和物品,少数民族的牛羊在此地聚集交换,从而促进了一个“称雄商界五百年”的群体的诞生——晋商。
作为“中国最会做生意的商帮”,汇通天下的晋商,发展至在清代,已成为国内实力最雄厚的商帮,被称为中国商帮之首。因晋商多经营盐业、票号,汇聚晋商的平遥古城被誉为“中国的华尔街”。
富裕的晋商在平遥购地置家,留下马家大院、王家大院之类的建筑遗产,为平遥古城增添了一抹别样的市井风貌。毫不夸张地说,平遥古城是5D明清版的“清明上河图”,完整地保留了中国古代城市的一个切面。1997年12月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除了写在一砖一瓦中的古城历史,平遥还有着另一个身份——平遥国际电影展的举办地。2017年3月,山西籍电影导演贾樟柯发起创立平遥国际电影展。五年以来,平遥国际电影展业已成为新一代电影人的发声平台,在一帧一画中,上映全新的平遥故事、中国故事,乃至全球故事。
目前,城墙抢险修缮程序已对接启动。而第五届平遥国际电影展,也即将在明日启幕。
02. 受灾的又何止平遥古城?
在中国的大地上,很少有哪个地方如山西一般,随手一指便是国宝级文物。作为“中国古建筑宝库”,山西在这场持续了近90个小时的降雨中,受灾的又何止平遥古城?
据山西晚报·文博山西消息,太原的国宝晋祠多处建筑屋面漏水,奉圣寺大殿西南角挡土墙坍塌;国宝天龙山石窟部分石窟漏水,山体塌方损坏景区部分路面;国保蒙山开化寺遗址及连理塔的南厢房,出现较大险情……
“不到晋祠,枉到太原。”对于山西省外的游客而言,晋祠的名气远远不如平遥古城、云冈石窟等古建文物,但对于山西人来说,晋祠是三晋大地的肇始,留存着最初的山西精神。换句话讲,晋祠之于山西,一如故宫之于北京,兵马俑之于陕西。
作为现存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皇家园林,晋祠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及母后邑姜后而建,唐太宗李世民在此挥毫泼墨、宋代历任皇帝亦在此大兴土木,留下多处建筑瑰宝。然而这场强降雨,导致这座“历代建筑博物馆”多处建筑屋面漏水,深陷暴雨的威胁之中。
“中国人的老家”临汾的古建也出现了险情。作为旧石器时期人类活动遗址,临汾的丁村遗址距今已有十万余年,除此之外,丁村还有保留完好的大批明清古民居,1988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然而自然灾情是无情且随机的,作为国保的临汾丁村民居1号房正房垂脊倒塌,28号院东西厢房倒塌,几乎每处房都有险情。
运城、吕梁的多处国宝亦多有损坏。地处晋陕豫三省交界的运城,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水源缺乏、地表破碎的它,形成了著名的运城盐池。千年的盐业史,为这片土地留下“盐运之城”的大名。同时,运城还是武圣关羽的家乡,这里的关帝庙是我国现存始建最早、规模最大、级别最高、保存最全的关帝庙宇。
此次暴雨,不仅令国保级文物运城盐池禁墙东禁门瓮城大面积坍塌,城台顶面严重塌陷,城墙出现多处裂缝;同为国宝的运城解州关帝庙崇圣寺亦门楼漏雨,春秋楼二楼大面积漏雨威胁到“夜读春秋”塑像。而同为国保的吕梁千佛洞石窟万佛殿屋顶遭遇塌落漏水,大雄宝殿后墙鼓裂,有继续坍塌的风险……
03. 我们为何要关注山西古建?
这场令人揪心的暴雨,令人尤为感触。一如某位网友所言:“除了同胞遭难的揪心,还有一种黄钟毁弃的文明之痛。”
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以及山西省文物局网站的相关信息显示,到去年7月山西有不可移动文物53875处,古建筑有28027处,约占52%。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足有531处之多,占据全国首位。
“中国最好的建筑在山西。”饶是才高识远的人来到此地,也不免感叹于山西古建筑的雄奇丰伟。品类众多、形制齐全的古建筑,宛若一粒粒明珠,点缀在这片名城厚土。随便拎出一处,都是碾压全国的存在:
世界上现存最高、最古老的木塔应县木塔,位于山西朔州;
中国唯一遗存五代彩塑的寺庙镇国寺万佛殿,位于山西平遥;
“中华第一木楼”万荣飞云楼,位于山西运城;
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南禅寺,位于山西五台县……
从南北朝、魏、齐,到唐宋元明清,皆有古建筑在此建造。 时代序列完整、形制齐全的山西古建,无愧其“中国古代建筑宝库”的盛名。
甚至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知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和林徽因,在山西发现佛光寺东大殿,打破了日本人“中国境内无唐代木建筑”的傲慢论断。
正是这样璀璨夺目的古建,令人愈发挂肠悬胆。面对受损的山西古建,全国人大代表、电影导演贾樟柯表示,山西是文物大省,“村村有古庙,处处有古建”,“一个不起眼的乡村小庙里可能就藏着国宝级的壁画。”“希望大家出力相助”。
10月11日上午,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主持召开办公会,专题研究支持山西省因灾受损文物抢险和保护修缮工作。国家文物局立即派出专家组实地勘查掌握文物受影响情况,指导文物救灾工作,紧急拨付文物应急抢险资金,支持山西开展因灾受损文物应急、抢险、修复等,确保文物第一时间得到应急保护,并将在后续文物保护项目和经费上给予重点倾斜安排。
携手共“晋”,为山西古建撑把“风雨无畏”的伞。待风雨过后,到三晋大地走一走,近距离看看山西古建的线条与色彩,或许便能理解它们那穿越历史、跨越光阴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