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肥管药,这种托管式农资服务你能接受吗?

许涛(左)和陈方明在查看“阳光玫瑰”质量

跟沈金跃一样,陈方明也是浙江嘉兴葡萄产业的元老级人物。他入行更早,19岁开始种植葡萄,从最初的1.8亩逐步发展到现在的108亩,从最早的“红富士”到现在清一色的“阳光玫瑰”,他似乎一直站在这个行业的风口浪尖。
“他们两人都是嘉兴葡萄的技术师傅,但也有区别的。”许涛(杰士农科江浙沪负责人)介绍道:“沈金跃爱钻研,天天蹲在园子里;他比较洒脱一点,吃饭喝酒,有时间会出去玩一玩(旅游)。”
“你的'阳光玫瑰’和沈金跃的有什么区别?”我第一趟来方明葡萄园,对他的人和产品都不了解,所以先要找参照物。
陈方明和他生产的大穗形“阳光玫瑰”
“沈金跃原来一直做小串型的,今年也在做市场需要的大串型;我原来都做大串型的,现在想想也不对,也应该做一部分小串型的。像雨露空间就嫌我们的串型稍微大一点,他们喜欢2斤以下,1.8斤左右的。”说着,陈方明端上几串葡萄,“你尝尝我们的葡萄,虽说穗形比较大,但皮薄,果子脆,有韧性。”
我尝了几粒,风味不错。与昨天在上海哈玛匠果园尝到的不施化肥的“阳光玫瑰”相比,我似乎更喜欢这里的口感,果粒大,皮薄肉脆,有爆汁感,而且不缺香味,难怪雨露空间会看中这家并不符合他们穗形标准的产品。
“为什么你的'阳光玫瑰’能做到大穗大粒又皮薄肉脆,还有香味?”我询问道。
葡萄枝条粉碎发酵场
“可能跟我们的用肥有一定关系,但道理我说不清楚。”陈方明指着许涛说:“我们除了底肥中的蚕粪、菜籽饼以及葡萄枝条粉碎发酵物之外,有机肥、水溶肥和叶面肥都用杰士的产品。什么道理让他来讲。”
许涛忙解释道:“首先是他一直重视有机肥的投入,他的土壤在嘉兴是比较难得的,有机质含量非常丰富。其次是他的用肥结构,这里已经很多年不用复合肥了,在需要NPK的特定时期就用水溶肥,效率会高一点,对土壤的破坏也会少一点。再加上他没有很夸张地去做那种大颗粒,基本保持了品种的品质特点……”
“用了你们什么产品?”我直截了当地问道。今年跟杰士农科接触比较多,知道他们有这种“点石为金”的特肥产品。
重施有机肥的土壤结构
“很多。”许涛一一罗列道:“像乌金绿、美加富、果滋润、挪威海藻素、钙必得、扶它旺、点秋香、护力钾……包括采收后的底肥也是用我们的根能养系列。”
“其中哪些产品能让'阳光玫瑰’达到这种皮薄肉香的口感?”我追问道。
“果皮的厚薄跟钙的含量和处理剂配方都有密切关系。从我们的产品角度,像扶它旺和点秋香这类的氨基酸产品是填充内容物为主,在果肉发育阶段可以让果肉快速成形,让果肉长得更丰厚、更紧实,它的皮相对就薄了。同时,点秋香还对芳香烃类物质的形成有促进作用,所以能很好地增加果实的香味。”
“你关注这些产品的作用机理吗?”我转身问陈方明。
大而厚实的功能叶
“不怎么关注,我只要效果好。”陈方明笑了笑,说:“对我们种植户来说,哪一种肥料用上去效果好,我们就经常用;效果不好,肯定不会用。像杰士的产品我们用了这么多年,效果一直很好,所以就全盘用他们的肥料。”
“那像用药也是巴斯夫独家的?”我桌子前面就摆着一本巴斯夫的宣传册,内容就是以陈方明为案例介绍葡萄园全年用药方案。
“对,基本上是用他们一家的。”陈方明点了点头。
我不禁想起同在嘉兴的菜鸟公社胡晓海当初回国创办农场的初衷。在美国,他看到农场的每一个环节几乎都有专业公司来上门服务,当农场主似乎是个惬意的职业。没想到在中国做农业会这么辛苦,啥都要懂,啥都要管,其中差异就是中国农业缺乏分工明确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使得规模化农业发展举步维艰。
许涛(左)和陈方明在查看叶片营养
而眼前杰士和陈方明的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胡晓海的梦想,也使得陈方明相对沈金跃来说,有更多的空余时间“浪费”在吃饭喝酒和旅游上。这其实是我比较欣赏的从业状态——在这个苦逼的行业中幸福地活着。
我尤感欣慰,问许涛:“在你们服务的客户中,像陈方明这种能全盘接受你们提供的营养方案的客户能占多少比例?”
“在嘉兴可能占30%左右。”许涛应道。
“有30%。”我将信将疑道。因为在我走访过的果园中,能真正实现这种托管方案的案例微乎其微。我问许涛:“站在种植者的角度,他们对接受全套营养方案有什么顾虑?或者你们是如何打开他们的心理阻隔?”
包装车间的简易流水线
“第一关是建立信任。”许涛说:“我和陈方明老早就认识了,刚开始接触的时候基本不会聊产品,而是通过交流发现他们的瓶颈,我们再慢慢地尝试切入,帮他们找到解决方案。最终还是要回归他刚刚说的那个点——效果。特别像他们这种大咖级的种植户,每天都有人上门来推销肥料,有些就直接送了。我们就没有这样做,我觉得意义不大。”
“别的厂家把肥料送给你试用,你会用吗?”我问陈方明。我在农业部门工作时,也遇到过不少肥料商上门来推销肥料,包括会送一些肥料让种植户试用,但结果往往是种植户不重视,肥料商不跟进,最后不了了之。
“很少用。”陈方明说:“像杰士的产品我们已经用得很好了,你再叫我去用其他产品,慢慢去做试验,没有这个精力的。”
陈方明自有的品牌和包装
“其实在做全套营养方案时,前面是有很多铺垫的。”许涛接着说:“开始是单一产品,知道了美加富,知道了乌金绿,他体验后发现效果很好;然后我们再针对不同生育期制定一系列的营养方案。这些方案有些是通用的,有些是根据不同地块、不同逆境做精准化的方案,类似于私人定制。这个对我们的要求就比较高了。”
“这里就涉及到精力的问题,像你们在这边团队一共七八个人,服务这么多基地,怎么能保证精准服务?”我提到难点。
“所以我们就要把重点放在像陈方明这样的技术师傅这里。”许涛说:“因为他们都有一帮徒弟,会对外辐射,而且本身的种植管理经验也丰富,能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的调整。像'阳光玫瑰’以前很少裂果,这两年到处都出现裂果;以前很少有红蜘蛛,今年红蜘蛛爆发。另外,有些砧木可能前几年表现好,后几年问题会比较多。所以它在不断地变化。”
“阳光玫瑰”的挂果状
“我觉得对你们来说,难度太大了。”我感叹道。许涛刚才讲的很多问题都已经超越了他们所擅长的营养与肥料领域。
“有挑战,就有乐趣。”许涛说:“因为当你发现一个新问题,并且解决了这个问题时,这个过程其实还是蛮有劲的。我们对接上这些大咖级的师傅之后,帮助他们解决新问题,做好样板,就是一个很好的传播途径。另外,我们在线上还有很多传播方式。”
“会不会跟人的性格有关?”我忽然发现另一种影响因素。譬如一起来参观果园的胡波和枚青,虽然都有山东人的那份爽直,但喜欢简单粗暴的胡波似乎更能接受这种全套服务,但有商人本性的枚青可能会朝三暮四、瞻前顾后。
陈方明(右2)和许涛(右1)的服务团队
“这个正常的。”许涛说:“比如我跟沈金跃聊,他会刨根问底,会钻研药理。最怕的是钻研到一半,不深不浅,这种就很麻烦了。所以我始终认为,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这样的效率是最高的。”
“你觉得这条农业社会化服务分工的道路在中国会成为必然吗?”我问道。许涛笑了笑,颇有信心地说:“在中国特色下,不会成为唯一,但会成为主流方向。”

2021年8月29日

相关阅读

再问一遍:日本的精致化模式会不会成为中国果业的发展方向?
玩品种,玩技术,10亩葡萄园玩出的一颗匠人心

老板,我来帮你打药,帮你修剪,帮你疏果,你就等着数钱,干吗?

农民的需求很简单,用什么肥,打什么药,你能满足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