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道、太极、阴阳、五行、五运六气起源的奥秘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请长按“”给我一个“太棒了”,非常感谢您的支持!
五运六气的推演必须首先建立一个始点,始点的正确与否决定了推演的成败。目前学术界主要有3种观点:大寒说、立春说和正月朔日说。因此初运和初气起始时间如何界定,成为不可回避的关键问题,亟待解决。文章从文献沿革、原理评价、现代气象数据验证3个角度,讨论为何初运和初气起于立春。立春日与正月朔日是同一天的不同说法,下言立春说。从文献沿革上讲,内经原义主张立春说,大寒说多见于经注;从原理评价上讲,立春说比大寒说更加说理通畅,透彻圆融;从现代实际气象数据验证上讲,立春说证据较多且能符合中原地区气候变化。暂论证认为,初运和初气起始时间应为立春。
在进行五运六气禀赋与疾病具有相关性的数据验证时,构建合理的统计模型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其中,初运和初气起始时间的正确与否决定了推演的成败,是一处不可回避的关键问题,必须首先明确。历史上有关初运和初气起始时间的问题,历代认识较为统一,绝大多数皆言起于大寒,直至近二十年,不断有学者质疑大寒说的科学性,提出初运和初气起于立春和正月朔日贴合内经原旨,说理通畅,且较为符合中原地区气候变化。多种运气起始时间并存,使得模型推算结果多样性,所得结论不具有可比性。起始时间如何界定尚未达成明确共识,成为当代五运六气研究领域的几大争论之一,具体可归纳为3种观点:大寒说、立春说和正月朔日说。本研究支持立春说,下文将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从文献沿革、原理评价、现代气象数据验证3个角度,讨论支持初运和初气起于立春的原因。
1 文献沿革1.1 大寒说多见于经注
唐代王冰作为补入和首个注解运气七篇大论的人,后人将其注解看的分量很重。《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的不同篇章中多次注解道:“凡气之至,皆谓立春前十五日,乃候之初也。”“初之气,起于立春前十五日,余二、三、四、五终气次至,而分治六十日余八十七刻半。”“木位春分前六十一日,初之气也。君火之位,春分之后六十一日,二之气也……”“初气、四气,始于立春、立秋前各一十五日为纪法;三气、六气,始于立夏、立冬后各一十五日为纪法。”虽然大寒说发端于此,但其有关初之气的起点中,从未提及“大寒”字眼,而是讲初之气起于“立春前十五日”或“春分前六十一日”。
王冰次注中也有多处体现了立春说的观点,《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在注解“求其至也,皆归始春”一段时写道“始春,谓立春之日也。春为四时之长,故候气皆归于立春前之日也”,在注解“谨候其时,气可与期”时写道“候其年,则始于立春之日;候其气,则始于四气定期;候其日,则随于候日,故曰谨候其时,气可与期也”,很明显体现出了立春说的观点。《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王冰在注解“岁半以前,天气主之……岁半之后,地气主之”一段时写道“岁半,谓立秋之日也”,以立秋日推算,则立春为岁首。
因此王冰在注解四季时,认为春为四季之长,是一年的开始;在注解初之气厥阴风木时,认为始于立春前十五日,并且这种说法在其后刘温舒、张介宾等人的著作中也多有体现。虽然王冰注解中既包含大寒说也包含立春说,可能因其主张大寒说的语句更加确切而详细,后人多依循大寒说,并在传抄过程中逐渐将“立春前十五日”衍化为“大寒日”,如宋代刘温舒在《素问入式运气论奥·论纪运》写到:“每年交初气于年前大寒日”“木为初之运,大寒日交。”可见刘温舒将王冰“立春前十五日”进行了简单的推算,得到大寒这一时间点。值得注意的是,刘温舒笔下不仅初气起于大寒,初运也起于大寒了。《素问·入式运气论奥》通俗晓畅,流传甚广,对于后世影响较大。后世众多论及五运六气的医籍多以刘温舒著作为蓝本,将大寒作为初气和初运的起始,广为推播。如宋代的《圣济总录》、金代的张子和《儒门事亲》、明代的汪机《运气易览》、张介宾《类经图翼》、张三锡《运气略》、徐亦穉《运气商》,清代的吴谦《医宗金鉴·运气要诀》、雷丰《时病论》、刘奎《松峰说疫》、马印麟《瘟疫发源》,民国的朱雨琴《五运六气真诀》、李兆珍《时疫情温病气运徵验论》、韦经《内经气化论》等。其中不乏图文并茂、图标并用者,甚至还有口诀歌谣,可见大寒说是五运六气学说中的学术主流,认可人数极多。
1.2 《黄帝内经》原文为“始春”“正月朔日”
五运六气领域的研究,应当朔本求源,回归内经本位上来研究和理解运气模式。《黄帝内经》原文中同时出现了立春说和正月朔日说两种说法,《素问·六节藏象论》中在讨论五季五行生克时写到:“求其至也,皆归始春,未至而至,此为太过,则薄所不胜,而乘所胜也。”显然“始春”就是指立春日;《素问·五运行大论》言“五气主岁,首甲定运”,因此可知五运与六气均是在一个太阳回归年内的划分,不存在初气起始于上一年的情况;《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明确规定观察气运先后的时间点:“夫六气者,行有次,止有位,故常以正月朔日平旦视之,睹其位而知其所在矣。运有余其至先,运不及其至后,此天之道,气之常也。”可见内经认为“正月朔日”是一年的开始。
值得指出的是,立春日与正月朔日是同一天的不同说法。古人以十二地支命名十二个月份,并规定四季之春始于寅月正月,正如宋代刘温舒在《素问入式运气论奥》中记载:“十一月建在子……十二月建在丑……正月建在寅……二月建在卯……四季之春始于寅者,春必起于寅。是以寅卯辰为春,巳午未为夏,申酉戌为秋,亥子丑为冬,而各分其孟仲季焉。”清代张志聪在《黄帝内经素问集注》记载“寅者正月,卯者二月,辰者三月,巳者四月,午者五月,未者六月……”当代学者通过考证历法,认同这种说法,“颛顼历以立春为正月朔日,故以正二月为初之气,推演与记忆较为简便。”
同时必须引起学者注意的细节是,在古人笔下的“岁”与“年”是不同的概念,在《五运六气研究》中这样解释:岁,即回归年,即地球绕太阳一周365.25 d,《黄帝内经》以太阳连续两次过冬至点的时间间隔为1岁。年,一般指从正月朔日(初一)至下一年正月朔日的时间间隔,多以立春为正月朔日,《黄帝内经》以太阳连续两次过立春的时间间隔为一年,故《素问·六节藏象论》云“求其至也,皆归始春”。现代“岁”与“年”的含义相差不大,但在古籍文献中应当对此进行区分。
1.3 历史上基于《黄帝内经》的立春说支持者
在此之前,早有治学严谨者读内经原文,独立思考后提出应以立春为起始。
清代张志聪解析内经原文“显明”之义,主张立春说,并通过说明初气为正月二月,指出立春为正月之始,立春与正月朔日为同一天。其在《黄帝内经素问集注·六微旨大论》“显明之右,君火之位也”注解:“显明者,寅正,立春节候,乃初之气也;显明之右,乃少阴君火之位,主二之气也。”在《黄帝内经素问集注·六元正纪大论》“命其位而方月可知也”一段时注解:“厥阴位于正月二月,少阴位于三月四月,各命其位而方之月,则可知六气之所在矣。”“寅者正月,卯者二月,辰者三月,巳者四月,午者五月,未者六月……”
清代高士宗驳斥前人“因讹传讹”以大寒为六气之首,主张立春说,即正月朔日说。《黄帝内经素问直解·卷之六》在注解“常以正月朔日平旦视之,睹其位而知其所在”时这样写道:“六气主时,以正月朔日平旦为始,一气主六十日,初之气,厥阴风木……其气当以立春为始,大寒为终,此三阴三阳之气,从阴而阳,由一而三,环转运行,天气如是,人气亦如是。前人图式,讹以地理相应之位为六气主时之位,又扯大寒之气为六气之首,未免节气有乖,三气少阳,四气太阴,不无阴阳倒置。且于五常政、至真要大论诸篇次序不合,前人因讹传讹,亟当改正。”
清代陆懋修也认识到前人之误,疏解内经之义,考证内经原文,提出应起于立春,即正月朔日,并明确指出立春日和正月朔日是二十四气和一年十二个月对同一天的不同叫法。《世补斋医书·客气加临主气年表》云:“向之言初、终六气者,每以大寒为始,从二分、二至前后析之。惟是疏解《内经》之义,当即证以《内经》之文。考《六元正纪》本篇,帝问六气主时,客气加临之应,而岐伯对以'行有次、止有位,常以正月朔日平旦视之,睹其位而知其所在’,则客主之气皆当以正月之朔为始,而以一年十二月分之为最合。钱塘高士宗世栻尝言之,是可从也。或以为司天之交替与六气之初终,即以二十四气论之,亦当始于立春,必不始于大寒,则揆诸《六节藏象》篇所云'及其至也,皆归始春’之旨,说亦可从。至有谓当从历元,始于冬至子之半者,则其言似太迂矣。”
1.4 小结
纵览历史文献,梳理源流脉络,大寒说多见于医家经注,而《黄帝内经》原文言始于立春。对于这样的矛盾说法,有学者认为相比于后世注解,《黄帝内经》原文的参考价值更大,并指出大寒说所言的“立春前十五日”,是源于王冰对《素问·六微旨大论》中“显明”的错误解读和对“脉气亦至”的错误理解,后世不断传抄,最终致使包含起始时间在内的运气推算方法,与《黄帝内经》原本的推算方法日渐甚远,最终大相径庭。
2 原理评价
有学者抛开医家注解,抛开内经原文,仅从原理上来审视大寒说与立春说是否圆融。
2.1 大寒说支持者的理由
王利锋等以“大寒立春与标本中气密切相关”为立论依据,支持大寒说,认为冬至太阳直射点由南返北,一阳生,为本;立春万物复苏,人体阳气也开始显现于外,为标。“在标与本之间还有一个气,也就是天地之间的交感合和之气,这种气才是万物生存的真正根本,也就是中气。中气的阳气开始在冬至与立春之间,近天气者近冬至日,近地气者近立春日。人的生活空间为地之上,为近地气者,故应以大寒之日为始。”这个观点有待探讨,因为标本中气主要阐明了人体脏腑经络、三阴三阳与天之六气的对应与制约关系,以此解释“近地故为大寒”超出了适应范围。即使中气按王利锋所言位于大寒与立春之间,人近地气,那其中的度量如何规定,有何理论支撑。因此这种解释难以使人信服。
孟庆岩等支持大寒说,认为冬至为天道之始,白昼渐长,以真地平坐标系斗建为准;大寒为地道之始,气温渐高,以黄道坐标系日躔为准,“大寒为寒之逆极,是一年之中气温最低的时刻,气温自大寒回温”,五运六气反应的是地面上的气候物象变化,应遵从地道,故运气开端为大寒。此条理由也难以为信,气温的转折点与六气的界定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不能混淆视听。依据此理论,既然大寒为初之气厥阴风木的起点,那么大暑就是三之气阳明燥金的起点了。大寒的确“为寒之逆极”,是地道最寒冷时,既然是一年中最寒冷时,如何能代表厥阴风木或木运“阴舒阳布”、舒展条达、发散温煦的起始,显然从大寒起的数九寒天,只能属于太阳寒水或水运,不可能是初之气的开始。
2.2 立春说支持者的理由
杨威从年岁范畴讲明为何支持立春说,并指出立春即正月朔日:“《黄帝内经》经旨以太阳两次连续过冬至点的时间间隔为一岁,以太阳两次连续过立春的时间间隔为一年。故《素问·六节藏象论》云:'求其至也,皆归始春。’传统的阴阳合历可用记录日、月、地为主运动轨迹的角度来理解,颛顼历以立春为正月朔日,故以正二月为初之气,推演与记忆较为简便。”同时合理分析了冬至、大寒与立春的阴阳变化,指出立春才是厥阴春的开始,她提到:“冬至是天道最寒冷的时刻,日照时间最短,大寒是地道最寒冷的时刻,气温最低,虽云一阳来复,但阳气仍潜藏不出,至立春前后,阳气浮出地表,故冬至45 d后'阳气微上’。《素问·阴阳离合论》说:'天覆地载,万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阴处,名曰阴中之阴;则出地者,命曰阴中之阳。’厥阴为阴中之少阳,应于阴尽而阳生,又为一阴之独使,故以厥阴肝藏应春为长,敷和为平。”
田合禄从六气划分范围和春季的定义上讲明为何支持立春,同时也指出立春日和正月朔日为同一天,他提到:“六气必须是在一年之中的六气,故其始点必须符合既是年首又是春季之首的条件……六气必须是在一年之中的……不可能跨越年度到大寒节……由经文可知,判断五运的太过、不及、平气的关键在于'始春’……《内经》对春天的解释只有两种,一是从立春到立夏为春天,如王冰注'始春’,谓春始于立春日。这是以太阳运动规律所划分的节气,使用的是太阳历。二是以农历正月2月3月为春天,称为'春三月’,此始于正月朔日,这是以朔望月运动规律所划分的月份,使用的是阴阳合历。在传世农历的历元年,这两种春天的始点皆在立春日,即正月初一合于立春日,没有大寒说。”
2.3 小结
从原理评价的角度出发,大寒说与立春说产生分歧的根本原因在于对四时阴阳的理解,相比之下,主张立春说者说理更加透彻圆融。
3 现代实际气象数据验证
有关起始时间的争论自古有之,各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有学者提出不应遵循现有的理论形成思维定式,真理规律来源于实际观测,主张通过实际气候变化验证五运六气的起始时间。高春庭计算得出大寒起始比立春起始的变异系数小,王利锋通过计数得出气温最低值贴近大寒日的比立春日的多,二者支持大寒说。笔者认为王利锋只是通过数据验证了大寒日是一年中气温最低点,然其理论内核实际上与上文孟庆岩支持大寒说的理由相同,上文已阐述笔者反对的原因,不再重述。张喆计算认为大寒与立春的六气符合率相差不大,但立春稍好于大寒;刘玉庆计算后认为“初运始于立春运气模式较初运始于大寒运气模式的六气气象要素更能体现运气六步变化规律”,并依据此文,贺娟后续指导学生的十余篇探讨气象与运气、气象与疾病的文章均以立春为始点。
从现代实际气象数据验证的角度出发,支持大寒说与立春说者仍各执一词,互相难以证伪。相比而言,目前支持立春说的气象证据比大寒说多,且能符合中原地区气候变化。期待在今后的研究中有更加合理的统计方法,以客观气象数据或长期临床实践为基础,界定五运六气的起始时间。
4 结语
五运六气起始时间,对于指导建立各类科研模型和临床诊疗,是关乎正确与谬误的关键问题,它指向的是对于五运六气理论中深层根基的根本探讨,可以看做是叩开五运六气大门的第一步。气运不立,候时不准,后续升降出入都是妄谈。大寒与立春虽只间隔区区15 d,但已经足以谬以千里。本文从文献沿革、原理评价、现代气象数据验证3个角度,论证了初运和初气起于立春,具体如下:第一,从文献沿革上讲,《黄帝内经》原义主张立春说,即正月朔日说,大寒说多见于后世注解;第二,从原理评价上讲,立春说比大寒说更加说理通畅,透彻圆融;第三,从现代实际气象数据验证上讲,立春说证据较多且能符合中原地区气候变化。因此暂论证认为,初运和初气起始时间应为立春。在今后的研究中笔者将以立春为起始建立“五运六气-出生日期-后天罹患疾病”模型,并在临床实践中探索天地变化。
天地人的属性是体质的基础
在我们中医的体系上来讲,五运六气、天地对人的影响,首先体现在体质上。体质是怎么一回事?我们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是怎么来的?
胎儿在母体孕育当中,是父精母血,精卵结合,再结合他自己的灵,这叫“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灵魂体一冲进去,阴阳一搅动,然后就形成了一个生命体,慢慢在母体当中孕育,这里面就包含了天地人三才的要素。
出生的那一刻,把嘴巴里的脏东西抠出来,哇一声大哭,就从先天进入到后天状态了。胎息没有呼吸,用脐带跟母体连在一起,由母体来供给能量,脐带一剪断,鼻孔接通了天气,肺泡就扩张了。这时候在哪里出生的,哪一天、哪一个时辰出生,天地的信息一瞬间就进入到生命状态里,从先天的状态进入到有形、有相、有空间、有时间的后天状态,就带有了天地人三者的属性,所以这三者的属性就是体质的基础。
我们看人的八字时,八字是一个命盘,是它的原局,是基本属性。在后天慢慢成长的过程中,一直在某个地方生活成长,那这个地方的天地属性也会不断地去叠加,不断地去渗透。地方的天地之气要素也会进入到他的身体特性里面去,要么是叠加,要么是抑制,就变成了一个比较杂的状态,这是在成长的部分。这个部分相当于八字里的流年或大运,每一年的天地能量体系,包括吃进来的地味、呼吸的天气,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地区,身上的能量状态是不同的。
我们学《黄帝内经》知道“异法方宜论”,北方生长的人、南方生长的人、西方生长的人,体质特点不同,所以治病的方向把握也不同,这是属于流年之气,这也是身体体质组成的一个部分。但根本还是出生那个时刻,天地注入的基本属性。总结一下,人的体质基本属性之一是遗传,之二就是出生时刻的天地能量,之三就是生活地方相对的天地属性。
当下的气运对人体的影响最直观
天地之气对我们的体质影响又有三类,一是伏气,人在慢慢成长的过程中,这些隐含在身体内在的机制,埋伏在里面叫伏气。还有一个常气、时气,当前的、眼下的气,今年、今月的气,这是当下的气运。另一个是未来的气运。
我们说当下的气就是时气,当下的气运对于我们的影响是最直观的。比如天上我们肉眼看得见的,穿梭往来的,木、火、土、金、水五星,位置不停的在变动,银河系里那么多庞杂的星星,跟我们的位置相对来说没有怎么变,但是离我们最近的这几个行星影响我们最大。
除了五星,影响我们更大的一个太阳,一个月亮。我们的术数体系也都来自于太阴、太阳,太阴就是月亮,太阳就是太阳。这两个星体离我们最近,能量场最大,万事万物受太阳光、磁场影响;月球虽然它小,但离我们太近,对我们的引力影响非常大,大到导致地球运转的时候产生了一个偏轴,因为有偏轴,所以产生了四季的变化。
天上的五星、太阳、月亮的变化对我们时时刻刻都有很大的影响。每一年这些星球距离我们的位置,或者我们在不同的季节,对于地球上万事万物的影响都是直接的,而且是在动态的变化,不是一成不变的。既然是在动态的变化,就一定会产生对我们有的人是好的,有的人是不好的。
比如这个人体质偏寒,那么太阳对你具有补的作用,如果跑到更冷的地方去生活,跑到北回归线以上去生活,就受苦啦。所以,所有的一切都没有绝对的好坏,都是相对的,都是要针对具体某件事而言。就好像新冠病毒,我们中医来治新冠并不难治,很好治,但不同的人、不同地区的人得了新冠病毒,并不一定都是用清肺排毒汤来治,一人一方都可以治,这都是要有相对的针对性。
虽然天上有那么多星星离我们太远,对我们影响没有那么直观,但太阳和月亮离我们很近,影响很直接。我们出生时的五运六气对我们体质影响很大。当前的气离我们最近,对我们疾病的影响是最直接的。所以我们在判断健康也好,疾病也好,要结合起来判断,并不仅仅是看眼下是什么季节,导致了什么病,感冒了是因为变天了,受寒了?不同体质的人感冒产生的症状是不同的,就好像感染上了新冠病毒的人,基础疾病多的人容易转危重症,一样的意思,所以根据体质就非常重要了。
另外一个是未来的气运,就是指趋势。今年是辛丑年,明年又不一样了,明年是壬寅年。不同的年份产生不同的气运,下一步气运或者明年的气运又有什么变化,我们也要了解,我们了解之后对未来的趋势就能有所把握、有所判断,这就叫做审时度势。
一部伤寒论,就包含了整个中医发展的历史,在《伤寒论》之前,没有像样的临床典籍,只有方书,伤寒论之后,再无伤寒论,所以伤寒论是一部承上启下的著作,也是一部无法超越的著作。
有人说,张仲景写伤寒论是看了黄帝内经才写出来的,也有人说张仲景是没有看黄帝内经直接写出来的,不管这两个观点的对与错,张仲景的《伤寒论》都是在汉代写出来的,汉代的书籍自然就会有汉代的观念,所以我们需要关注的是汉代的观念,只有汉代的观念,才能理解《伤寒论》。
汉代,是一个风云的年代,那个年代之中,思想家横空出世,特别是西汉时期,那个时候的朝廷非常重视哲学,所以大一统的思想成为了整个朝代的主流思想,而在主流之中的主流,就是《易》学思想,易学思想的产生,就奠定了汉代的学术的基础。而汉代的易学,跟中国的四季,跟二十四节气是严丝合缝的链接着的,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张仲景在伤寒例之中,处处都在提及节气,不同的节气的治疗方法都是不一样的。
汉代人,注重道统,所谓的道统,就是谁的思想揭示天地之道,谁就是最权威的,那么对于道的理解,就需要落实在四时春秋之中,就应该落实在二十四节气之中,就必须落实在风寒署湿燥火之中,所以《伤寒论》的根,在中国汉代的文化之中,在中国古代的易学文化之中。
寻余所集,则思过半矣。
在《伤寒例》序里面有一句话,叫做“寻余所集,则思过半矣”,这个话的样式其实是来自易传的,也是汉代很多人的口头禅,从这一点上来看,《伤寒论》的表则是医,里则是汉代文化。
那么,什么东西是汉代文化的代表呢?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中指出,汉代的那些哲学家们根据阴阳五行规律还有八卦二十四节气规律,建立了两个比较完美的宇宙论,一个是八卦为基础的,相对比较具体的,庞杂的体系,这里面就有八卦、十二消息卦、六十四卦、二十四节气、还有365天,非常的庞大;还有一个则是阴阳五行,还有四季,还有五方,甚至包括十天干,十二地支,还有年月日时等规律,这两个体系是整个汉代人的宇宙观,所以我们应该从这两个宇宙体系中来体悟仲景的《伤寒论》。
五运六气,是汉代宇宙框架下的学说
有人说,五运六气就是中国音律文化的传承,所以要理解五运六气就应该从《汉书》的历律志入手,要从九宫八风入手,要从二十四节气入手。汉代的易学,是一统天下的易学,那个时候的丞相基本上都是三家易的传人,所以汉代的易学思想就是官方的思想,而易学思想主要就是以观察天地之道,观察二十四节气为主的世界观。
五运六气,最根本的要素就是观察天地之道,总结天地之间变化的规律,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这个数术,知晓天地之间的气候的变化,知道疾病的规律,以此而论,要真正了解《伤寒论》,就必须知道汉代的易学,就必须知道汉代的观念,也就是要了解五运六气到底讲的是什么。
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我们如果仔细读伤寒论和《内经》,会发现两个相互之间存在矛盾的句子,那就是冬伤于寒,春必病温,这个属于伤寒家看到的现象,当我们看到冬季来临,温度很低的时候,其实第二年的春天也会容易出现温病,这个是因为冬季收藏的太过了,所以第二年会病温,还是另有他故?
如果按照《内经》的标准,则冬季温暖,冬季不藏精,会导致第二年的春季病温,那么冬季太寒冷,则第二年应该不会出现温病呀。为什么?实际上,这就是汉代的太少相生原理下的季节变换才能解释的。
冬伤于寒,比如2002年的冬季,下雪非常厉害,寒冷太过,最终导致了2003年的sars,而2019年的冬季,是一个非常 暖的暖冬,所以有了2020年年初的瘟疫,这两个观念都是没错的。但是,我们在解释的时候,以《内经》解释《伤寒》,则伤寒不对,以《伤寒》解释《内经》,则内经不对,所以《内经》与《伤寒》之间的矛盾是无法避免的,这也是很多人认为仲景没有看《内经》的原因之一吧。
所以,学习五运六气,就是了解天地之道,就是了解汉代的观念,可以很好的帮助我们理解《伤寒论》的基础;而不是简单的,把五运六气的三阴三阳与《伤寒论》的三阴三阳之间进行对应,这样解释伤寒,会使本来就比较晦涩伤寒变得更加难懂。
理解了五运六气,才能理解《伤寒论》的温病
中医界一直在争吵的一个话题就是,伤寒到底有没有包含治疗温病的思路,如果包含了,在哪里,如果没有包含,为什么?
其实我们理解伤寒之中的温病,是相对较难的,里面的温病的定义是比较模糊的,甚至都没有正面的定义。但是,我们如果从瘟疫的角度来分析,温病就更好理解了。瘟病是因为火气太旺,或者水气不足,才会导致大肆横行,是相对很难治愈的,最后变成了三焦疾病,所以发汗不对,泻下也不对,治疗起来相对很难。
当我们从五运六气的角度了解了瘟疫产生的原因,再回过头来看伤寒论之中的温病,就相对好理解了,为什么仲景不跟我们讲温病的治疗,因为温病本身是变化多端的,随着季节的变化,不同的时机出现不同的症状,治疗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没有一定的治疗法则。
为什么要辨证论治,不是辨因论治?
最后,我们要知道,五运六气的存在是我们知道了,气候其实随时都在改变,气候一改变,就会有不同的表现,人类的疾病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有条件下会寒化,有的条件下会热化,这个时候我们治疗时就不能按照原来的病因进行开方了。而张仲景的思路,就是根据当下的情形来开方,不管是伤寒中分,不管是哪个因素导致的,只要当下的情况是什么,就必须开对应的方。
这个不就是五运六气理论指导下的用药么?所以学好五运六气,其实是我们理解伤寒的一个捷径,有的时候还能很好的提升我们使用经方治疗疾病的疗效。
历来的文明都注重天文,因为在工业文明形成之前,都是农业文明,所有的农业文明都是看天吃饭,所以不管是中华文明还是印度文明,都是非常重视天文现象的。天文学是人类最开始的基础学科,对于中国人来说,天就是整个人类的起源,所以天道成了万事万物的开端。
天道是至高无上的,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我们的行为必须符合天道,这是古人的观念,荀子那句话“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纣亡”,表达的就是客观理性的规律性,没有人能够逃出天道啊。
天道是绝对的真理,所以不符合真理的行为就被称为“不道”,所谓的大逆不道就是来自中国人的天道观。
天道是天运行的规律,而天又包涵了日月五星,于是就有了整个天道的落实处。由于天道的绝对性,没有对比,没有对照,无法认识,所以需要找到突破口,这个突破口就是等而下之的,不是形而上的。
“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可不通乎?” 五运,阴阳就是天地之道,而事实上,我们所讲的五运,阴阳还只是天道,还没有包括地道。所以五运六气在预测的时候,还有很多地道的内容是没有的,比如为什么美国在2019年年初会出现那么罕见的倒春寒。
阴阳来自天道,也取象自日月,所以说“日月运行,一寒一暑”,而“一阴一阳之谓道”,道是什么?道无法定义,但是一阴一阳可以称呼道,这个关系是无限接近,但是不能等同。
一阴一阳之谓道,道不是阴阳,但是阴阳可以表达道的规律,阳是太阳的规律,阴则是太阴的规律。太阴太阳分别代表了一天的白天与夜晚,这就是天道的最初的含义。
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天地君亲师,天地为大,但是又说“天地四时”,所以四时为大。有些习俗认为,天、地、春夏秋冬都是大的概念,所以有些小孩取名字取的有点大,就会养不大。个人观念中,名字中有天、一、地等字眼的人,如果没有另外一个字作为平衡,就容易出事,比如某天一。
一阴一阳不仅仅是到层面的,还是一种平衡,所以中国人最讲究的就是阴阳之间的平衡,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阴平阳秘”是健康的最高标准,但往往又很难达到,阴阳之间的平衡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止的。阴阳之间存在着动态的相生,相克关系。阴阳有不一样,其实就是阴阳有多少,而太阳、太阴刚好就是这种阴阳关系的表现方式。
太阳的阴晴圆缺,代表的是阳气的多少,所以一天之内,一年之内有少阴少阳,太阴太阳。春为少阳,夏为太阳,秋为少阴,冬为太阴,阴阳之间存在的关系是春夏秋冬的时序与太少之间的相生。
在《周易》占法中,有占有卜有筮,占是观察的意思,占卜就是观察龟甲中的裂痕,从而指导实践;蓍则是用蓍草算术,所谓的四营之数,通过将55大衍之数进行分割,最终除以四,看余数是多少。不管如何,最后的余数必定是7、8、9、6之中的一个数,奇数为阳,偶数为阴。太阳为阳,少阳亦为阳,但是对应的数是不一样的,9为老阳,7为少阳,8为少阴,6为老阴。
9、7都是阳爻,但是7为少阳,阳爻不具有变化,但是9这个阳爻具有变化的特性,而9变化之后就变成了阴,这就是太阳生少阴,同理太阴生少阳。
因此,不管是春夏秋冬的太少阴阳之间相互转化,还是《周易》占卜中的阴阳变化都有一个规律,那就是太少相生。太少相生是整个阴阳规律的一个最基本的总结,也是五行之间关系的最好概括。是阴阳,五行之间的链接点。
大道分阴阳,阴阳分太少,但依然不能满足对大道的概述,所以在太少阴阳之间还需要一个阳明厥阴,两个加入之后就是六气。阴阳的多少,可以表示天地之气,风寒署湿燥火对应的阴阳的多少,这是中医赋予阴阳的重要意义。
由阴阳演变出来了六气体系,六气体系中太少阴阳和厥阴阳明,都是表达阳气状态的词语。与汉代的四时与太少阴阳之间的关系又有区别。
厥阴风木主要存在时间是春天,代表的是风气,风气是一种神奇的存在,可以作为百病之长,也可以作为万物生长的奇迹,所以厥阴风木的到来,可以催生天地间的生气,但是也会影响脾胃。
天地间充满了生长之气,其实最受伤的就是土地,因为木必须从土地中吸取营养,才能生长的很快,所以很多时候,春天已来,脾胃不好之人,就会出现肠胃不适。
另外,巳亥之年,因为有厥阴风木司天,所以这一年的气候都表现为厥阴风木特点,厥阴风木可以影响脾胃,主要是因为其属性为木,同时也会表现为气候变化。所以脾胃不好之人,气候一旦变化,就会出现身体不舒服。
少阴君火,主要存在时间是夏天,夏天少阴君火,是继厥阴风木之后的一种气,这种气因为已经是火,比较激烈,也是热气,会导致火克金,所以少阴君火主要表现为上火,失眠等问题,同时因为火气代表热,所以寒性疾病会降低风险。
少阴君火在存在与子午之岁,这两年是少阴君火司天,所以这两年的夏天会异常热,如果刚好碰见了主客气也有火太过,夏天就很容易中暑,也很容易出鼻血,出现温病扥疾病。
太阴湿土一直以来都认为是长夏的气候,但是笔者认为应该是少阴君火之后的节气,所以第三个气应该是太阴湿土,湿土主要气候特点就是湿气重,湿气重会导致一个人的各种问题,首先是湿气重,湿气重主要表现在伤肾,所以腰酸背痛在所难免。
太阴湿土还在丑未之岁,这两年一般都有太阴湿土的司天,所以丑未之年 一般一年到头的水湿比较严重,同时太阴湿土气候在夏天以外的季节,都表示气温相对较低。
少阳相火是比少阴君火更加强悍的火气,一般少阴君火可以通过除湿等方式泻火,但是少阳相火很多时候就需要用黄芩等泻火了,虽然有区别,但是君火、相火还是很相似。
寅申之年,也会有少阳相火司天,这一年普遍也会表现温肺气问题,虽然子午之岁也有火,但是那一年主要是心病导致肺病,而少阳相火则是比较纯粹的肺病。
阳明燥金属于燥气,所以很多时候会导致干旱,会导致津液不足,所以伤肝,现代虽然没有研究表明肝炎的发病在秋季,但是古代其实将肝炎类疾病叫做“秋呆子”,就是因为燥气伤人肝血,所以阳明燥金会导致燥热内伤,也会导致肝血亏虚。
阳明燥金在秋天出现,也会出现在卯酉之岁,这两年是阳明燥金司天,而刚好司天之年,阳明燥金又是三之气,三之气又是少阴君火,燥火在一起,夏天容易犯火灾,比如丁酉年就多处报道各种火灾。
太阳寒水,是寒的,还是水,所以寒冷会导致各种伤寒疾病,五脏皆有伤寒,伤寒则气血凝滞,会出现痛症。寒伤阳气,所以心脏问题也会凸显,太阳寒水之年,大多数问题都是寒湿导致的各种问题。
太阳寒水在冬季,也存在于辰戌之年,辰戌之年是太阳寒水司天,同时冬天的最后一个运气也是客气为太阴湿土,所以辰戌之年的冬天会很难受。
六气的主气,每一年都一样,厥阴风木在春天,少阴君火在夏天,太阴湿土在长夏,少阳相火在秋,阳明燥金在秋季,太阳寒水在冬季。
但是,客气就根据不同的年份,有不同的排列方式,一般司天之气就是客气的第三个气,比如2019年是厥阴风木司天,所以三之气就是厥阴风木。然后六气根据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太阴湿土-少阳相火-阳明燥金-太阳寒水的规律排开。
大多数讲五行的人,喜欢将五行的源头指向《尚书洪范》,这固然很重要,但我们知道的五行,有生克制化的五行,有时空观念的五行,绝不是《尚书》五行所能概括的。
五行是对五星运行规律的总结和写照,这种规律产生了相克关系,有生克制化之间的转换。因为五行来自五运,而五运之间的关系有需要通过五行的生克制化表现出来,所以五运与五行之间貌似不可分割。
五行因为是比较复杂的关系,所以可以表示立体的关系,变化。五行因此不比六气,具有很强的时空意义。
五行表时间,所以春夏秋冬分别对应木火土金水等元素;五行表空间,所以东西南北中都可以以五行作为坐标。而五行之所以表时空,所以之间可以转换,可以转移,挪移。
五行表时间,但是每一年都有不同的五运,比如甲己化土,那么逢甲年就会出现土太过的情况,这是中运,还有主运和客运。
主运则对于每一年来说都是木火土金水,没有哪一年不一样的,但是每一年因为具备不同的中运,所以会有不同的主客运的太过不及。
甲己化土,逢甲年,就会有土太过,逢己年就会有土不及,土太过与土不及都是这一年的中运,然后以中运推断其他主运客运。
土太过往前推,则有火不及,木太过,这就是太少相生的规律性;往后推,就有金不及,有水太过,所以土太过中运之年,主运的分布就是:木太过,火不及,土太过,金不及,水太过。而中运又是客运的开始,所以客运则是土太过,金不及,水太过,木太过,火不及,主客运之间的再结合在一起,就可以推断出每个运的气候特点及疾病特点。
现在流行的五运六气,都没有五运的五步运势推断,所以很多时候会不准。正是因为五运的缺失,六气之间的相互作用也被省略了,不能很好地加以综合利用。
五运所谓的太过不及,其实就是特色明显与否,比如木太过主要表现在春天的特点比较突出,而木不及则代表着春天的气息不浓重。火太过,则表明夏天的热气很明显,而火不及则表现为夏天不热。以此类推,不管是太过,不及,都会有各种各样的疾病产生,这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原因所在。
六气从阴阳而来,之间的关系必须经过五行的相互作用,才能达到;五运来自五星,但是他们的转化还是需要有一个阴阳的太少相生。所以,不管是五运系统,还是六气系统,他们的内核都包括了阴阳与五行。
不管是五运还是六气,都包括了阴阳五行。五行有含有阴阳,阴阳也含有五行,这就是中国的思想精髓。“无极而太极,太极而无极”。
无极而太极,一个没有极限的事物中,可以找到一个太极点,所以说“物物一太极”,中医的核心就是这样,脉象可以知道五脏六腑的不适,手诊也能判断五脏六腑的不适与问题。每个海里都有无数个波涛,但是每个波涛之中又有很多个海。
“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太极动而生阳,并不是说太极可以生出阳来,而是太极这个世界的终极,从这个绝对的主宰而下,把事物分成两类,一类是阳性的,主要是因为动的属性,还有一类是阴性的,主要是静的属性,动静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互相之间存在一个很好的转换关系,但是不管如何,都有一个阴阳属性的分判,这就是两仪的变化。
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从哲学层次讲,阴阳的变化能够产生五行的变化;太阳的变化,有了白天黑夜,也有了春夏秋冬,即四时五行;事实上,太阳与月亮的变化还包含了五星的变化,这也是金木水火土的变化。
以时间而论,春夏长夏秋冬是一年之气,是一年之四时,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以空间而论,则东西南北中,天地之间都是五行的分布。要用时间,也要用空间,时间如流,每个人都一样,具有同一性;空间有排异性,所以空间存在差异性。从时间上来说,五行,其实就是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从空间上来说,无极中有太极,太极又分阴阳,有了阴阳就有善恶,有善恶便有好恶,阴阳之变,五行生焉,五行之内,阴阳分焉。
时间能够统一差异性,空间区别同一性,时空之撰,便是宇宙之道,便是天道。
因为五行存在差异性,所以五脏有虚实寒热之别,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木有木性,火有火性,木火各有其用,各有其害。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成一气之周流,太虚聚散,人物生焉。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以此有这个妙曼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