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魂-龙图腾
在中国文化中,龙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上下数千年,龙已渗透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龙成了中国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文化的象征。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龙的形象是一种符号、一种意绪、一种血肉相联的情感。龙图腾,是中国汉族的民族图腾。汉族的民族图腾是由一只龙与一只凤组成,意思代表阴阳,也就是男女,由于汉族人口众多,占据了中国历史发展大部分,所以延续了中国最古老的动物龙,作为自己民族的标志。中国的龙,具有图腾的基本特征,它是华夏崇奉的图腾神。
龍 (说文解字未收录“龙”字头,请参考“龍”字:)
『說文解字』
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从肉,飛之形,童省聲。凡龍之屬皆从龍。力鍾切〖注〗臣鉉等曰:象夗轉飛動之皃。
『說文解字注』
鱗蟲之長。能幽能朙。能細能巨。能短能長。四句一韵。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二句一韵。毛詩蓼蕭傳曰。龍、寵也。謂龍卽寵之叚借也。勺傳曰。龍、和也。長發同。謂龍爲邕和之叚借字也。从肉。與能从肉同。肉飛之形。肉二字依韵會補。無此則文理不完。六書故所見唐本作从肉从飛及童省。按从飛、謂。飛省也。从及、謂。反古文及也。此篆从飛、故下文受之以飛部。童省聲。謂䇂也。力鍾切。九部。凡龍之屬皆从龍。
龙作为中国的祥瑞神兽,和白虎、朱雀、玄武并成为四灵。在十二生肖里,只有龙是不存在的生物。帝孔甲于壬寅年即位,专好鬼神之事,不正宫庭,不务德政,天下诸侯多叛。表云片入奏,只当不知。众臣谏之不听。一日,天降二龙,一雌一雄,落在朝门之外。灵帝光和元年六月丁丑,有黑气堕北宫温明殿东庭中,黑如车盖,起奋迅,身五色,有头,体长十余丈,形貌似龙。《张果星经》云:'又有辅翼,则为真龙',认为有翼方是真龙。 如西周有大量身负羽翼龙纹器皿,乃至青龙在先秦纹饰中也有羽翼,一说青龙为祖龙。封建时代,龙是皇权的象征,皇宫使用器物也以龙为装饰,但与广为流传的'五爪金龙为天子象征'之说不同,古籍中记载有翼飞龙,方为天子之像。龙在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中排第五,在《礼记·礼运第九》中与凤、龟、麟一起并称'四灵'。六書故所見唐本作从肉从飛及童省。按从飛、謂。飛省也。从及、謂。反古文及也。此篆从飛、故下文受之以飛部。童省聲。謂䇂也。力鍾切。九部。凡龍之屬皆从龍。传说炎帝、黄帝、尧、舜和汉高祖刘邦的诞生及其形貌,都与龙有关,是龙种、龙子。龙的原始形态究竟是什么?龙,在早期的原型其实是蛇。在《乾》卦的爻辞中,出现最多的是“龙”字。按照闻一多先生的说法,龙,指的是“东方苍龙之星”,简称为龙星。爻辞所写的龙“在田”、“在天”,指的是苍龙之星在不同节气中,处于天空不同的位置。所谓苍龙之星,包括角、亢、房、心、尾诸宿,它们连缀起来才似一条龙,故命名为“苍龙”。这一来,“群龙”又指的是什么?难道角、亢、房、心、尾各为龙?否则何以称“群”?但这显然不是人们对苍龙星的认识。若说群龙即卷龙,指苍龙星(即角、亢、房、心、尾诸宿)卷成一团,这天象有谁见过呢?可见,以龙星释“龙”,虽可备一说,终难免有牵强之嫌。《乾》卦中所说的龙,就是古人经常说到的神秘“动物”。古籍记载,龙头似牛,嘴似驴,眼似虾,角似鹿,耳似象,鳞似鱼,须似人,腹似蛇,足似凤。总之,它什么都像,什么都不像。不过,在龙包罗万象的形象中,大家对它又有一致的认识,即:它的躯体本质是虫。《说文》说:“龙,鳞虫之长。”现在人们看到古画或古建筑中呈现的龙,它的身体无疑具有爬行动物的特征。而先民们从事畜牧或耕作,在原野上最常遇到也最畏惧的爬虫,就是蛇。
龙是一种神异动物,是由虾的眼、鹿的角、牛的嘴、狗的鼻、鲶的须、狮的鬃、蛇的尾、鱼的鳞、鹰的爪九种动物的器官合而为一之九不像之形象。龙的形象,其实是根据中华以前的部落们所供奉的每一个图腾中的一部分组合而成的。
古人把龙看成神物、灵物,而且变化无常,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既能深入水底,亦能腾云登天。关于龙的传说,在中国古代经典著作中几乎每一本书都有,而关于龙的传说和神话亦不胜枚举。经典如《易经》,便将龙作了一完整系统的论述,并赋以哲学的含义。八卦中整体用龙来说明的就是乾卦,也是《易经》的第一卦。最早论及龙的生态特征的文字当属《周易》。《周易》以卦为单位,全书共六十四卦。每卦有四个组成部分。即卦画、卦名、卦辞、爻辞。易卦的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最小的单位是爻,基本单位是经卦,每卦由二个经卦,或者说由六爻组成。经卦有八个,即乾,坤、坎、离、巽、震、艮、兑。它们分别代表八种类别的自然物质,如乾代表天文之事,坤代表地理之事,卦象是比较单纯的。八个经卦互相重迭构成六十四卦。经卦两两相重就产生了具有内部关系的复合卦象。根据八个经卦所代表事物的物理属性,从而形成了相制相克、相和相应的一系列矛盾,用以象征性地概括表示自然、社会的种种现象。卦辞、爻辞,以及《彖》、《象》,即是从不同角度对这些矛盾进行解说,从而判定物象人事的凶吉。八卦图最早出自伏羲所创的先天八卦(大概起始于七千多年前)其用阴爻和阳爻的组合来阐述天地中八种最原始的物质。后世道教将伏羲供奉为神。后天八卦出自周文王,其后天八卦只是和伏羲的先天八卦位置不同。其含义不变。八卦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以推测自然和社会的变化。八种自然现象相互交和组成六十四卦。《周易·乾卦》以龙所在的环境和形态来表示凶吉利害:乾卦中的潜龙在渊、或见龙在田、或跃于渊、或飞龙在天、或群龙无首、或亢龙有悔。乾卦中的这六种卦象,都已申明是自然之象。伏羲观察天上的“龙”也是为了定季节和年首。《周易》乾卦的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在田”、九四“或跃在渊“、九五“飞龙在天”、上九“亢龙有悔“、用九“群龙无首”,分别说明“龙”在地平线以下、刚升出地平线、在地平线上、在天空高处、过了极高处开始降低、已经降落到地平线以下。这“六龙”指的是在不同季节、时令的变化,黄昏时所看到的天象。如果以一年十二个月来对应龙的六种形态,十一月十二月,潜龙勿用 ;正月二月 ,见龙在田; 三月四月,终日乾乾; 五月六月, 或跃在渊; 七月八月,飞龙在天; 九月十月,亢龙有悔。
《韩非子?难势》引慎子的说法:“飞龙乘云,腾蛇游雾。”罗愿《尔雅翼》云∶龙者鳞虫之长。王符言其形有九似∶头似驼,角似鹿, 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是也。其背有八十一鳞,具 九九阳数。其声如戛铜盘。口旁有须髯,颔下有明珠,喉下有逆鳞。头上有博山,又名尺木 ,龙无尺木不能升天。呵气成云,既能变水,又能变火。陆佃《埤雅》云∶龙火得湿则焰 ,得水则燔,以人火逐之即息。故人之相火似之。龙,卵生思抱,雄鸣上风,雌鸣下风,因 风而化。《尔雅》的《释鱼》则谓:“媵,媵蛇。”郭璞注云:“龙类也,能兴云雾而游其中。”《荀子·赋》:'天下幽险,恐失世英。螭龙为蝘蜓,鸱枭为凤凰。'东汉王充《论衡》曰:'世俗画龙之象,马首蛇尾。'东汉班固《汉书》:'臣以为龙又无角,谓之为蛇又有足,跂跂脉脉善缘壁,是非守宫即蜥蜴。'《本草纲目·翼》云:'龙者鳞虫之长。王符言其形有九似: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是也。其背有八十一鳞,具九九阳数。其声如戛铜盘。口旁有须髯,颔下有明珠,喉下有逆鳞。头上有博山,又名尺木,龙无尺木不能升天。呵气成云,既能变水,又能变火。'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通过曹操之口,概述了龙的特点:'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南宋绍兴三十二年,太白湖边发现一条龙,巨鳞长须,腹白背青,背上有鳍,头上耸起高高的双角。
杨易程、伊万卡老师剪纸作品《中国龙》(该LOGO具有时代气息和行业特点,LOGO底色为金黄色,上部分是立体龙
龙图腾,是上古时代的原始信仰,源于天象崇拜。上古时代,人们以天象的空间变化来标示一年四季时间变化。《易·乾》爻辞中所言的'龙',实质是对苍龙七宿一年四时运行情况的阐发。古人观察到苍龙七宿这条巨龙,春季于东方抬头,夏季于南方腾升,秋季于西方退落,冬季于北方隐没。苍龙七宿的出没周期与一年周期相一致,标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周期规律。龙是上古时观象授时的重要星象,龙图腾源自于上古农耕文明时期的天象崇拜。
杨易程、伊万卡老师剪纸作品《中华魂-龙图腾 》
图腾崇拜是很多民族的特点,中华民族也不例外。中华民族是一个喜爱具象的民族,象形文字很能说明这一点,绝大部分的艺术表现也能证明。在漫长的文明进程中,我们创造了龙这样一个神的形象,介乎抽象与具象之间,并坚持不懈地寄托着一个民族的精神。氏族社会中,人们往往相信自己的祖先是一种特定的动物、植物或其它无生命的东西,这种物种就成为氏族祖先的象征和保护神。据古代文献记载,中国不少氏族曾以龙为图腾,如远古的黄帝、炎帝的氏族,共工氏、祝融氏、尧、舜、禹的氏族。据专家考证,这些所谓的龙图腾,实际上是与后来的龙形象相近的蛇、鳄、蜥蜴等动物。这些动物在氏族的祭祀中,不仅被赋予了神圣的意义,而在形态上也被神化。龙与虎分别隐喻阳与阴,以龙虎为主题则代表阴阳相济;龙有翻云覆雨之功,又常与祈雨相关联。龙往来于苍茫天地之间,自由随性,与仙人为邻、为仙人驾驭,被视为得道升仙的媒介与工具,故有黄帝驾龙升仙、萧史弄玉乘龙跨鹤而去、洛神乘龙车等众多典故传说。
华夏祖先选择了龙做图腾,龙图腾是中华魂的体现。在于神话传说中,始祖伏羲就是人首龙身。 据说伏羲是龙的儿子, 所以华夏族以龙为部落的图腾。 国人从此之后继承了这个说法,自称“龙的传人”。伏羲把自己的头像放在龙卷风“龙”的首级部位,用人首龙身做图腾标识,龙头老大象征统治者的权力。上至黄帝的时代,便有黄帝乘龙升天、应龙助黄帝战胜蚩尤的传说;夏禹治水,传说便有神龙以尾巴画地成河道,疏导洪水;汉高祖刘邦,传说便是其母梦见与赤龙交配而怀孕出生。从许多故事和传说中看到人们常把各种美德和优秀的品质都集中到龙的身上。历史学家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说:“黄炎夷的联盟,是由一百个(数字不必拘泥)氏族组合而成的。属于一百个族的人统称为百姓(后也称为百官、百工)。”尧舜禹也非后来意义上的帝王,而只是部落联盟的首领。据《史记·五帝本记》,当时的部落联盟高层就有黄炎夷各大部系的代表,如黄帝族高辛系的尧,高阳系的舜、鲧、禹;鸟夷的皋陶(“皋陶鸟喙”)、伯益;炎帝族系的共工。起于黄帝时候黄夷联盟与炎帝族系的斗争仍在持续,这就是当时北方联盟多次与炎帝后裔三苗的战争;黄夷内部也有新的斗争,最突出的是黄帝族高辛子姓部落灭鸟族有易的战争。这些部落与部落之间的战争同时又交汇着部族的大融合,而当时部落联盟的首领则在促进民族大融合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舜就是这样一个杰出的政治人物。舜摄政之后,立即启用高阳氏的“八恺”、高辛氏的“八元”,对分属两大族群集团的十六族领导人同时委以重任,有效地化解了黄帝族内部两大部族之间的矛盾;在与三苗的战争中,“舜修政偃兵,执干戚而舞之”,推进各大部族之间的和解和团结;子姓部落灭鸟族的有易后,舜帮助鸟族,这支鸟族南渡黄河西迁之后成为以后的有户。秦人即西迁鸟族的后裔。《史记·秦本记》说:秦祠白帝(即少昊),认伯益为先祖,舜对伯益“妻之以姚姓之玉女”(舜生姚墟,姚姓),并“赐姓嬴氏”。部落之间的相互斗争与相互融合是贯彻始终的。“鲧死三年不腐,剖之以吴刀,化为黄龙。”(《山海经·海内经》注引《开筮》),而“鲧腹生禹”,金甲文的“禹”即像“虬”形,是一条有角的龙。《尚书·禹贡》:分天下为九州,摧毁以姓氏血缘为纽带的社会组织形式,改行以地域为基础的社会组织形式和新的贡赋制度,为促进华夏民族形成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从而为新的奴隶制国家奠定了基础。图腾是神话了的祖先,夏人崇尚龙,以龙为图腾,当然有对死后化作“黄龙”的鲧和在治理洪水中立下了丰功伟绩的虬龙禹的崇拜,但同时也是万民的共同心声。禹的儿子启继续禹的社会变革,战胜鸟族的伯益,在甘亭大战中击败西迁鸟族有户的反抗,龙的文化集团最终战胜凤文化集团。夏王朝建立,表明以马、以牛、以鸟、以蛇、以鱼等各种图腾为标志的氏族制度解体,以龙为族徽的统一的华夏民族业已形成。神州大地上各个氏族部落斗争融合最终形成华夏民族的过程,同时也是作为民族标志的“龙”图腾的形成演变过程。二者是同步的。龙成为华夏民族的标志是历史的必然,不是某个个人的好恶决定的。综合众多氏族部落图腾特征形成的龙图腾,体现的是华夏民族构成和中华文化多元化的特征。多元化保证了华夏民族和民族文化永远充满活力,所以中华民族能够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能够创造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而奠定这种多元化的基础就是我们民族的包容和兼容品性。中国古代的部落战争,不是取了一个部族消灭另一个部族的形式,而是在斗争中实现融合,并相互吸收各自文化的长处,最后熔铸为一个整体。因此,华夏民族的族徽不是某个单一的动物图腾,而是融合众多部族图腾特征的复合图腾。龙图腾的创造充分显示了我们先人的智慧,它成为民族团结和凝聚力的象征,为民族全体成员所认同,更在以后四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丰富它的内容,浸透在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浸透在华夏儿女每一个人血液之中。历代统治者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才称自己是真龙天子。
龙的形象在中国道教史中延绵千年而不绝。早期的道学家已经意识到龙来自于蛇。《黄白篇》有云:“蛇之成龙,亦与自生者无异也。”然其根源之缘由,皆自然之感致。东汉顺帝时,张道陵倡导的五斗米道,奉老子为教主,以《老子五千文》为主要经典,逐小形成办有教理、教义、教规的一种人为宗教形式。道教自形成之初,便与龙崇拜有不解之缘。先秦时代的乘龙周洲四海、乘龙升天,以及以龙沟通天人的信仰,被道教全盘继承。道教创始人张道陵的子孙都继承其业,均称“天师”,并传说与龙有缘。传说第三代天师名鲁,传说他有十个儿子,号“张氏十龙”。另有一则传说称:张鲁的女儿在山下洗衣,忽有白雾绕身,因此未婚而孕。她感到羞耻,便自杀身亡。死前留下遗言,务必剖尸看腹中为何物。结果,腹中有两条双胞胎小龙,婢女把它们放进汉水。其后的许多道教代表人物都被说成与龙有神秘的关系,如南朝时的道教代表人物陶弘景,传说其母梦龙而生,他是一个龙种。龙在道教中最主要的作用是助道士上天入地,沟通鬼神。龙被认为是“三轿”之一。这里所指的“三轿”,一曰龙轿,二曰虎轿,三曰鹿轿。道教的三轿主要是作为其上天入地的乘骑工具。张光直先生认为:“濮阳第45号墓的墓主是个仰韶文化社会中的原始道士或是巫师,而用蚌壳摆塑的龙、虎、鹿乃是他能召唤使用的三轿的艺术形象。”他把蚌壳龙、虎、鹿与古代原始道教上三轿相联系,认为二者有渊源关系。《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记载,孔子问礼于老子后谓弟子曰:“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庄子天运》中也记载孔子见老子后言:“吾乃今于是乎见龙。”故有老子犹龙之说。《酉阳杂俎·怪术》中讲到:在一个名叫云安的地主,江边有十五里险滩,舟楫若不靠人拉纤,无法通过。唐代道士翟乾佑念商旅之劳,结坛作法,召来群龙,共14条,均化作老人。翟天师让它们夷平险滩,以利舟行。群龙领命而去,一夜之间,风雷震击,十四里险滩都变成平潭,惟独剩一里依旧如故。翟天师一看便知是一条龙昨日未到,于是再次登坛作法,严敕神吏召它前来。三日之后,方有一女子来到,原来是一条雌龙。
龙在佛教中是极富灵性之物,在佛典之中共分四类,那就是天龙、空龙、海龙、陆龙。天龙居于天界,是天界的守护神,是介于天人与畜类之间的众生,有天的福报,也同时受有畜类的业报。佛教的护法天龙,多是这一类。空龙居于空,陆龙居于陆,海龙居于海。佛典中的龙,都能变形,随心所欲,要变什么,就变什么,有的受了佛的感化,竟然变了人形来向僧团中求受比丘戒。由于龙的业报,有五时不能变形(出生时、睡眠时、行淫时、嗔恨时、死亡时),所以佛陀不许非人出家,非人的主要分子,便是龙。龙在佛陀时代是非常活跃的,多半是受了佛及佛的大弟子们的降伏而皈依了三宝,所以成了三宝的护法。龙能腾云驾雾、兴云布雨、善于变化,有神通法力,故佛教有“八部天龙”护法神之说。
龙图腾是华夏民族的标志。阎朝隐《奉和登骊山应制》:龙行踏绛气,天半语相闻。混沌疑初判,洪荒若始分。骨刻品人首龙身像(商),河南殷墟出土中国古代神话中伏羲、女娲、共工、黄帝、祝融、神农等都被描述成人面龙身或人首蛇身。这反映出上古的原始人在与自然斗争中,对战胜自然,为人类造福的理想人物的崇拜。在漫长的远古岁月中,动物图腾形象与其它原始宗教中动物崇拜形象融和在一起,形成了原始的龙形象。“龙”脱掉“原始”二字,即由原龙纹变成真正的龙纹,约在商代。周朝以前的商朝,以凤鸟为崇拜,西岐反朝歌后,武王为了争取更多诸侯的支持(当时西岐的力量还很小),所以吸取了更多的图腾进入其图腾文化,设计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龙图腾。龙的出现,缘于我们民族的情感。想象力超凡的祖先们将龙总结为九似,取各家动物之长,组合成这样一个上天入水,翻云覆雨,能幽能明,能大能小,无所不能的“神”,其精神层面对后世影响巨大。所谓九似乃九家之长:角似鹿,头似驼(牛),眼似虾(兔),颈似蛇,腹似蜃,鳞似鲤(鱼),爪似鹰(凤),掌似虎,耳似牛。虽九似说法不一,但九为阳数之尊,凡天上飞禽,水中游鱼,陆地走兽,有角无足结合为一体,使龙之形象千百年来让国人既熟又生,既亲又远,既凡又神。周人的原始宗教中,人文的色彩较为浓烈,这是因为周伐商并推翻商王朝的理由是商王朝无德害民,周人是代表天来对商进行惩罚。因周人有“德”,得以配天,夺取了天下。周人打败商人后,不但夺取了体现商人通天权力(实际上是统治权力)的鼎器,而且在新铸的礼器中,突出了自己的宗教观念。商代的龙主要铸造刻饰在青铜礼器上,线条错落凸突,深沉雄健,再加上青铜礼器那厚重沉稳的造型,使龙有一种巨大的威慑力,折射出一种无以言表的宗教理念。在周朝的皇家青铜器上,都能找到夔龙纹。夔龙纹是传统装饰纹样,常见于古钟鼎器物上。夔纹始流行于商、西周青铜器及玉器上,商代的白陶因造型和纹饰均模仿当时的青铜器,因此也有印夔纹装饰的。青铜作为自然界的珍贵材质,制作器物雕琢纹饰,以做祭祀天地四方和象征王家威仪诚信的礼器,龙纹是殷商青铜礼器上的常见纹饰,殷商龙纹体态多变,造型丰富,朴拙有神 ,总有一种威严凌厉的气势和严肃冷峻的氛围,让人由然而心生恭敬。龙纹钺是古代商朝王室专用,作为一种王权的象征。《周易》载: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九五爻乃君位受,能居君位,则利济天下。《说文解字》:“夔,神魅也,如龙、一足。”《韩非子》:“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一足,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
龙图腾形成的原因,一种说法认为源自黄帝的釜山合符。《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在打败炎帝和蚩尤后,巡阅四方,“合符釜山”。这次“合符”,不仅统一了各部军令的符信,确立了政治上的结盟,还从原来各部落的图腾身上各取一部分元素组合起来,创造了新的动物形象-龙。从此,中原大地上各个部族有了共同的龙图腾,统一中华文明的历史就此开启,因而中国人都是“龙的传人”。周代八百年的历史,最伟大的成就是礼制的建立,继而形成了有秩序的封建国家。这种政治伦理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石,直接影响后世三千年。中华民族各种文化的源头,大多可以追溯到周朝,包括今天社会津津乐道的儒学及道法。龙的形象在这一时期逐渐完善,除去政治层面的需求,还有美学层面的需求。龙纹在这一时期造型愈发优美,愈发具有兽之不及的“神“性,以至孔子见老子后说:“吾乃今于是乎见龙。龙,合而成体散而成章,云气而养乎于阴阳。”龙是我国伟大的图腾,是王的信仰。当我们徜徉于九龙壁前,漫步于紫禁城中,或仁立在太和殿内时,威武神奇、神态各异的龙的形象,使人有一种栩栩如生的感觉,真像它们就要喷云吐雾、腾空而去。龙在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中排第五,在《礼记·礼运第九》中与凤、龟、麟一起并称'四灵'。《张果星经》云:'又有辅翼,则为真龙',认为有翼方是真龙。 如西周有大量身负羽翼龙纹器皿,乃至青龙在先秦纹饰中也有羽翼,一说应龙、青龙为祖龙。
从距今四千年前红山文化出土的玉龙,以及商代青铜器上爬行龙纹分析,最早的“龙”字,乃象征着蟒蛇的舌信,中间乃蛇的大口,口内毒牙清晰可辨,弯曲而下的则是蛇身。《集韵》在“龙”字下收录了“竜”这个异体字。该字的上方和“龙”字左上方一样,即甲骨文“辛”的隶定形式。“竜”的形义正是对雷电的征服状。此字形有力地证实了龙的原型是雷电。从龙字的发音上看,“lóng”正是记录了雷的隆隆之声。殷商时期的“龙”字,源自对蟒蛇的饲养。这一时期的“龙”,表现出的是一种枷锁下的暴怒,更多地体现了龙的现实主义色彩,贪吃而被称之为“饕餮”。其中的意象凝聚了更多部族和酋邦战争的残暴。“龙”字从大篆向小篆的发展,体现了雄浑的气势与谐调的美感。这种“龙”字的右半部分躯体变得更长,甚至需要用弯折来表现;左半部的形态也更显怪异,力求字形对称而显出一种稳重感。多了一些贵族气,少了平民性,渐渐演变为秦汉帝国皇权、帝王的象征。汉魏六朝时期的龙形,四肢细长,伸曲有力,潇洒恣肆、饱含活力。其特征与隶书和草书的出现相得益彰。如果用傲骨嶙峋、飘逸潇酒来形容草书“龙”字的话,那么隶书中的“龙”字,则具有雍容华贵、矫若流云的风格、“龙”型到了唐宋以后,已完全成熟,出现了从贵族化、宗教化向世俗化、艺术化的发展趋势。这一时期,楷书和行书强调的是俊雅脱俗,多了轻灵矫健,潇洒而不恣肆,奇伟而不怪诞,给人以无穷的美感。这一时期器物上龙的造型,制作上力求精美;或飞腾于烟云之中或遨游于波涛之间,或穿戏于花丛之隙。明清时期的“龙”形,多了一些雕琢,日渐增多的张牙舞爪与皇权专制的残暴相互映照。
发端于伏羲“始作八卦”的《周易》,以乾坤二卦为统领。乾卦全篇都在讲“龙”,因晦涩难懂,所以众说纷纭,然若联系前文直读,便可发现从“潜龙勿用”开始,历经“见龙在田”、“终日乾乾”、“或跃在渊”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的全盛——这些都是直接对伏羲创立的“龙”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状态的描述及规律的剖析,揭示其间“变化无常,隐现不测”的特点。通过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互感应,阐述民族认同、组织起来与“大人”之间、群龙之间的辩证关系。乾卦“用九”有一句令常人费解的说法谓“见群龙无首,吉”,对照“亢龙有悔”的“盈不可久也”,对照坤卦相呼应的对应位置更进一步指出的“龙战于野,其血玄黄”“天德不可为首也”。 推演伏羲八卦编撰《周易》的文王悟出了其中奥妙,“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推行“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罗愿《尔雅翼》云∶龙者鳞虫之长。王符言其形有九似∶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是也。其背有八十一鳞,具 九九阳数。其声如戛铜盘。口旁有须髯,颔下有明珠,喉下有逆鳞。头上有博山,又名尺木 ,龙无尺木不能升天。呵气成云,既能变水,又能变火。陆佃《埤雅》云∶龙火得湿则焰 ,得水则燔,以人火逐之即息。故人之相火似之。龙,卵生思抱,雄鸣上风,雌鸣下风,因风而化。管子说:“龙生于水,被五色而游,故神。欲小则化如蚕躅,欲大则藏于天下,欲上则凌于云气,欲下则入于深泉;变化无日,上下无时,谓之神。”龙的别称比较丰富,比如:虺、虬、蟠螭、蛟、角龙、应龙、火龙、蟠龙、青龙、鱼化龙、云螭等。传说龙生九子,子子不同。九个儿子都不成不了龙,各有各的天赋和喜好。那么龙的九个儿子,都各有什么样的不同呢?它们各自又都有什么样的天赋呢?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往往以九来表示极多,而且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九是个虚数,又是个贵数,所以用来描述龙子。龙生九子,子子不同.九子分别叫囚牛,睚眦,嘲风,蒲牢,狻猊,赑屃,狴犴,负屃,螭吻。
杨易程、伊万卡老师剪纸作品《中国龙图腾》
周朝龙图腾形象随着悠悠岁月的流转,其形象也在变化和发展,政治的兴衰、朝代的更替、人世的沧桑,历史的一流一脉都在龙的形象塑造上刻下了或深或浅的痕迹。自秦始皇号称“祖龙”始,龙与帝王身世发生联系。秦汉时期龙足伸长变成腿,有鳞甲,飘逸灵动,辟邪降福。建安至魏晋(十六国时期)的龙体较细长,似虎形,身尾分明。头角略似鹿角。羽翼分有无两种,有翼的龙形状仍旧为鸟翅形。南北朝至隋时,龙体细长,似虎形,身尾分明,颈和背上出现焰环。龙翼依旧分有无两种,出现飘带形翼,鸟翅形尚存。四肢上飘,有长的兽毛。唐宋时期,体粗壮丰满,回复到蛇体,身尾不分,脊背至尾都有鳞,宋代时尾上则有一圈鳍。吸取了狮子形象的特点,圆而丰满,脑后有鬣。 唐代时出现分叉鹿角,前期略似鹿角尚存。 上唇很长,顶端成尖形,下唇短而不再下卷。 龙翼已经都为飘带形。 宋时出现四爪的足,后肢和尾常交叉盘旋。再比如曾侯乙墓出土的画着二十八星宿和青龙、白虎的漆箱盖。古人把天上的恒星为分“三垣”、“四象”七大星区,其中青龙就是代表太昊和东方七宿的神兽,龙是东方的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而这七宿的形状又极似龙形,从他们的字义上就可以看出来,角是龙的角,亢是颈项,氐是足,房是膀、是胁,心是心脏,尾是尾,箕是尾末。经元、明、清的强化,完全成为皇室象征,晚清外交黄龙旗则使龙进一步成为清朝的标志。秦汉时期,龙的形象基本定型,即长角、尖耳、兽足,蛇躯。
第一个自称“龙”的皇帝是汉高祖刘邦。刘邦乘天下大乱之机,拉起了一支队伍。由于刘邦出身低微,所以必须想办法提高自己的声望。刘邦于是经过精心策划,假称自己是“龙”。从此以后,龙成为了中国帝王的象征,甚至通过更加具体的龙的形象区别来判定地位关系。中原皇帝的龙袍——上面的龙都是五根脚趾,也就是我们现在常常提到的“五爪金龙”。封建时代,龙是皇权的象征,皇宫使用器物也以龙为装饰,但与广为流传的'五爪金龙为天子象征'之说不同,古籍中记载有翼飞龙,方为天子之像。现在多数专家认为龙是以蛇为主体的图腾综合物。晋王嘉《拾遗记·春皇庖牺》说:“昔者人皇蛇身九首,肇自开闢”——形象地描述了这种伏羲开创的九首集于一体社会的组织与各司其职的管理形式与格局,而“蛇身九首”最终抑或讹传为后来的“龙有九似”。皇帝被说成是真龙天子,所以龙就有了三重的含义:一是通天的神兽,二是君主的化身,三是吉祥瑞兽。隋唐时期,除了一般传统的龙形象外,又出现了一种龙首鱼身的形象,学者称其为“鱼龙变纹”。《新唐书·五行志三》载:“贞元末(805 年),资江得龙丈余,西川节度使韦皋匣而献之,老姓纵观。三日,为烟所熏而死”。北宋哲宗年间,朝廷开始不允许民众随便用龙,重臣可以,但只能是降龙,不能是升龙。题外话,在瓷界享有盛名的“雨过天青云破处”的汝窑就生产于哲宗到徽宗二十多年间。元代开始则彻底把龙变成了皇家用制,非皇家穿龙凤纹要判刑。元代的龙五爪二角,普遍显得凶猛些,霸气外露。宋代以后龙的形象更趋艺术的完善。宋人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不仅阐述了“三停九似”之法,所谓“三停九似”,即是说在画龙时,龙首至前肢、前肢至腰、腰至尾三部分长度相等,九似即角似鹿、头似驼、眼如兔、项似蛇、腹如蜃、鳞如鱼、爪似鹰、掌似虎、身如牛。而且强调画龙要“穷游泳婉蜒之妙,得回蟠升降之宜”,在画龙的鬃、鳞和肘毛时,笔画要壮快、细致,要看上去是从肉中生出。他还说,龙飞上天后有层云隔阻,落入渊后又潜于水底,人不能见到,所以画龙难以说成是形似,但也不可随意,挥毫落笔、筋力精神应契合于唐吴道子画鬼神的理论。代也非常重视龙,在《清史稿》中就有八十二次谈到龙。虽为民间传说,朝廷之心可见一斑,对于龙纹也相应的更严格了,官方规定龙为五爪、蟒为四爪,清世宗就曾下令“禁止官民人等服用五爪龙纱缎”。
龙图腾以其起源的神秘及丰富多变的造型而极具神秘美,由与之相关的神话传说及与佛、道相关联而显示出神性之美,它被赋予的丰富精神内涵及众象兼容的外形,闯红兼具形式美、混沌美、朦胧美、飞动美、力象美和充实美。画龙的口诀充分说明了中国龙的形象:“一画鹿角二虾目、三画狗鼻四牛嘴、五画狮鬃六鱼鳞、七画蛇身八火炎,九画鸡脚画龙罢”。龙的前额饱满、宽阔,象征着聪明智慧,长长的鹿角象征着社稷长存,虎豹眼睛象征着威严、庄重,鹰爪象征着勇猛、顽强,牛鼻象征富贵,鱼尾象征着灵活,腿上的火焰象征着辟邪,獠牙象征着神圣不可侵犯,从而使龙的形象具体、鲜活、完美、丰盈:展现出幸福、吉祥的祈福,因此也成为权利、富贵及中华民族的象征。
闻一多先生说:龙是中华民族发祥和文化肇始的象征,也是我的民族精神精髓的所在。龙的特征是:蛇身、鱼鳞、麒麟、鹿角、鹰爪、兔眼、牛耳、狗鼻的组合。一个一个小的部落的图腾组成一个大的图腾。龙图腾的形成告诉我们:龙图腾代表着中华民族居住在一起。随着龙的图腾的出现,中国人的血缘和地缘的关系被打破,不是以一姓一族来区分,而是都融合在一起了,所以我们今天都说我们是炎黄子孙,是中华民族的子孙,不再以一姓一族为根为源,这个观念就是整个民族的观念,整个国家的观念。
龙图腾早已深入人心,形成了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情。如:有些父母为孩子取名时会用龙字,寓意孩子拥有龙一般强壮的身体,并期望得到上天保佑。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人民不仅名字中用龙,更有龙姓,可见龙图腾与他们内心思想有着高度密切的关系。有些年轻夫妻会选择龙年生属龙的宝宝。人们会在无意识中,深信属龙的孩子比其他生肖的小孩机智有灵性,渴望能顺利诞生龙子,虽然尚待科学证明,现实中龙年出生的婴儿数量比其他生肖年份要多,这印证了人们对龙的偏爱。
在中国历史上,龙图腾标志在原始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最早的社会组织标志和象征。它具有团结群体、密切血缘关系、维系社会组织和互相区别的职能。龙--这是中国人的独特文化创造、观念创造、符号创造。中华魂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国五千年伟大历史的象征,是崛起的伟大中国人们勤劳、勇敢、不屈不挠、大胆创造、诚信和谐的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从龙图腾形象产生和演变过程中蕴涵着中国人最为重视的四大观念,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仁者爱人的互主体观;阴阳交合的发展观;兼容并包的多元文化观;追求天人关系、人际关系、阴阳矛盾关系、多元文化关系的和谐;从龙的组成来看有多种图腾的特征组成,无形之中体现出多个部落和谐共处甚至融合,以体现出文化的不断扩散。以东方神秘主义的特有形式,通过复杂多变的艺术造型,体现出兼容并包的中国文化观。
参考文献
[1]袁珂.山海经校注[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
[2]南怀瑾.易经杂说[M].2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3]侯力丹,刘习宁,乔文黎.先秦楚地龙形玉器纹饰审美文化刍议[J].中华文化论坛,2016,(10).
[4]谢穑.从“蛇”图腾到国家的产生[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5).
[5]中华龙图腾浅说.段宝林.文化学刊.2012-05-15
[6]探秘中华龙文化之【龙的演变】https://www.sohu.com/a/212158244_682525.
[7]谭远发,孙炜红,周云.生肖偏好与命运差异——为何“龙年生吉子,羊年忌生子”?[J].人口学刊,2017,(3).
[8]我国龙图腾与民族文化心理.颜刚威.哈尔滨学院学报.2020-06-03
[9]论中国龙图腾之美 黄松涛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9-03-25
(本文部分资料参考自凤凰网,百度词条,360网词条,说文解字汉典及Chinese Etymology字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