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亿人“头顶大事”?!大脱发时代,你的头发还有救吗……

“头顶大事”再上热搜!

据央视8月25日报道,近年来我国脱发人群呈直线上升趋势。根据卫健委发布的脱发人群调查显示,我国脱发的人群已经超过2.5亿,平均每6个人中就有1人出现脱发的情况,20岁~40岁之间的人占据着较大比例。

这无疑是给当代年轻人补了一刀——本该是脱贫、脱单的年纪,结果大家都败给了脱发。

那到底是什么是脱发?面对脱发危机,你又该如何是好呢?今天,必须咱们就把这件“头顶大事”说清楚了。

头发掉得厉害,这是要秃的节奏吗?

许多小伙伴们经常会有这样的困扰,睡醒枕头上、梳洗后梳子上、洗完澡的排水口塞子上,总是有很多头发丝,不禁忧虑起来:是不是要秃了?

先别着急下结论,关于脱发脱发有生理性及病理性之分,生理性脱发指头发正常地脱落,病理性脱发是指头发异常或过度地脱落。

一般来说,人有10万根左右的头发,每天脱落50~100根头发都属于正常现象。但如果在某段时间内,每天掉落的头发都大大超过这个数量,并且新长出来的头发供不应求或者自己能明显感觉这段时间内发量减少时,就不能置之不理了。

那么,问题来了,生理性脱发or病理性脱发要如何判断呢?真的要一根一根数?也不是不行,就是累了点……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简单的办法:

拇指和食指用轻力拉起含有五六十根毛发的一束头发,计算拔下的毛发数量,如果能捋掉6根及以上,说明有可能有脱发问题,需要看医生。

需要注意的是,拉发试验需要5天不洗头哦~

如果是病理性脱发你要怎么办呢?

虽然嘴上傲娇地说着“我不在乎”“大不了光头呗”……但只要是听谁说什么方法能治疗脱发,病理性脱发党们马上就变成了行动派,当晚就对自己的脑袋下手了!

不过药娃想说:抛开脱发类型谈治疗的方法都是耍流氓!

今天药娃就对几种常见的病理性脱发类型和其对应的治疗方法做一个科普。

01

雄激素性脱发

也称脂溢性脱发,也是人群中最常见的病理性脱发类型。雄激素性脱发的病因和雄激素的代谢有一定关系,雄激素性脱发的患者头皮,尤其是额顶部头皮中双氢睾酮水平比正常人高,头皮额顶部的毛囊在双氢睾酮的长期作用下,逐渐萎缩,头发便逐渐变细、变短、颜色变淡,最后变得和汗毛相似,不能有效覆盖头皮,形成脱发。此外,饮食不当、睡眠不足、精神压力大、工作和学习的紧张,会造成人体的内分泌失调,使男性激素分泌变得不正常,也会出现脱发的情况。

雄激素性脱发这个名称很容易造成“女性不会患雄激素性脱发”的误解,事实上雄激素性脱发在男性、女性身上均可发生,只是症状表现上稍有不同:

  • 男性:表现为额顶部和顶部头发对称、渐近性便薄(请自行脑补“地中海”画面),发际线后移(M型);

  • 女性:表现为头顶部弥漫型稀疏,也就是分缝慢慢变宽,发际线一般不后退。

雄激素性脱发的治疗方案主要有以下两种:

口服药物

  • 男性脱发者可以口服非那雄胺进行治疗,一般在服用该药数周内就会起效,多数患者在治疗四个月后头发会慢慢增多、变浓密。非那雄胺副作用轻微,但少数患者可出现性功能减退,停药后即可恢复。

  • 女性脱发伴高雄激素血症,可采用口服螺内酯或避孕药。

外用药物

米诺地尔是一种非特异性的治疗脱发的药物,药物用法用量为每日两次,每次1毫升左右,用药时间推荐为半年至一年以上。

注意:口服和外用药物治疗可以减慢或停止绝大多数的脱发,但必须坚持用药,一旦停止用药,头发很容易再次脱落。

02

斑秃

俗称“鬼剃头”,表现为头上突然出现片状的秃发斑。它的发病率还是比较高的,男性女性都可以出现,一般没有明显的诱因。目前认为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即毛囊遭受到了自身免疫系统的攻击,导致脱发的出现。

大部分的斑秃可以自愈,患者无需经过任何治疗,数周内头发便会自行生长出来。正因为斑秃的这个特点,很多生发产品喜欢以对斑秃的治疗效果进行宣传展示。

但是对于少部分多发性的、大面积的,甚至头发全部脱掉的类型,就需要进行积极的治疗,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有:

  • 外用糖皮质激素:比如梅花针叩击头皮,然后外擦糖皮质激素等;

  • 外用刺激剂:如地蒽酚;

  • 外用免疫治疗:如二苯环丙基酮;

  • 口服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

药娃温馨提示:

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患者可以选择植发手术,但并非所有人都适合,植发需要患者自身符合植发的条件,如果强行种植,达不到效果不说,还会面临一定的风险。

小号文章均为药娃原创或特邀作者独家授权发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