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九蒸九晒的历史
茶园生态化建设模式,涵盖茶叶品种、栽培、土壤、生物、植保、肥料等领域。秉承以人类为中心的理性生态伦理学思想,为复兴茶产业而努力。
打开腾讯新闻,查看更多图片 >
“九蒸九晒”在古代医药文献中又称“九蒸九曝”、“九制”,是我国从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药材炮制方法。九蒸九晒法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具体是根据药材自身性质的需要所采取的一系列加工处理技术。中药材采用九蒸九晒法进行炮制的目的便是使中药材最大限度发挥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以便更好满足临床“增效减毒”的需求。查阅我国古代医药文献,发现有很多中药材采用了九蒸九晒法进行炮制。
九蒸九晒的历史发展
1南北朝时期
九蒸九晒这一炮制手法蕴含着我国几千年丰富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凝结着我国前人的智慧,是中医用药特点所在。
早在南北朝时期,《本草经集注》中就记录着胡麻采取九蒸九晒的炮制方法。其中提到“服食家当九蒸、九曝、熬、捣,饵之断谷,长生充饥。虽易得,世人学者犹不能恒服,而况馀药耶!蒸不熟,令人发落,其性与茯苓相宜”。强调了胡麻采用九蒸九晒的炮制方法,服用其九蒸九晒品后可起到保健的效用;如果直接服用生品则会令人发落。这是目前古代医药文献中最早出现关于九蒸九晒的记载。
2唐宋时期
唐宋时期,关于九蒸九晒品的记载日渐丰富,大概增加至13味。
比如黄精、地黄、豨莶、何首乌、大黄等。唐宋时期对药材的九蒸九晒,大都是单纯进行九蒸九晒。文献记载中强调,胡麻不仅要蒸,还要蒸熟,否则会导致发落。由此可见,胡麻的九蒸九晒制品可以纠正其偏性,减少不良反应,使其发挥更好的临床疗效。现代研究发现,黄精因其根状茎比较肥厚,故采用简单的生晒法很难使其干透,从而会造成腐烂且不利于储藏;唐宋时期,古人用药时便发现了生黄精的刺激性,临床上服用其生品时,常会刺激咽喉,造成患者口舌麻木;皮肤接触生黄精或者其汁液会瘙痒;久闻生品,会刺激眼睛,故采用九蒸九晒法不仅可消除生黄精的刺激性,还有利于其干燥,便于储存。
3明清时期
随着古代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明清时期,在对药材进行九蒸九晒的同时,衍生出许多九蒸九晒中加入的辅料,比如酒,砂仁,黑豆等等这些辅料。
明清时期九蒸九晒药材记载药材出处方法胡麻《本草原始》“胡麻取乌色者,九蒸九晒,熬捣饵之,断谷,长生,充饥……又制方,以水淘去浮者,晒干,以酒拌蒸熟,舂去皮用。”《本草述》“一味九蒸九曝,加茅山苍术、乳汁晒三次,作丸,能健脾燥湿益气。”《握灵本草》“古方胡麻一味九蒸九晒,枣膏为丸,服之白发返黑。”黄精《救荒本草》“山中人采根,九蒸九暴,食甚甘美。其蒸暴:……如此九蒸九暴,令极熟。若不熟,则刺人喉咽,久食长生辟谷。”《本草纲目》“补肝明目,黄精二斤,蔓菁子一斤淘,同和,九蒸九晒,为末。”
地黄《本草纲目》“熟地黄……拣取沉水肥大者,以好酒入缩砂仁末在内,拌匀,柳木甑于挖锅内蒸令气透,晾干。再以砂仁酒拌蒸晾。如此九蒸九晒乃止。盖地黄性泥,得砂仁之香而窜,合和五脏冲和之气,归宿丹田故也。今市中惟以酒煮熟售者,不可用。”《本草述》“中梓曰:熟地黄……地黄九蒸九晒方熟,每见世人一煮透便以为熟地,误矣。柄北纯阴之性而生,非太阳与烈火交炼则不熟也,所以固本膏虽经日煎熬,比生熟各半用之,即此可以知地黄非一煮遍熟者矣。”
豨莶《本草蒙筌》“枝叶花实俱用,惟去粗茎,蜜酒层层和洒,九蒸九曝,完全细末研成,蜜丸豆大。”《本草纲目》“生捣汁服则令人图吐,故云有小毒。九蒸九暴则补人去痹,故云无毒。生则性寒,熟则性温。”何首乌《本草纲目》“米泔水浸一宿,切片。用黑豆三斗,每次用三升三合三勺,以水泡过。砂锅内铺豆一层,首乌一层,重重铺尽,蒸之。豆熟,取出去豆,将何首乌晒干,再以豆蒸。如此九蒸九晒,乃用。”《本草汇言》“制非九次,勿寝其毒。非黑豆,勿杀其势。”《本草纲目拾遗》“黑豆……今人以制何首乌,取以引入肾经也……煮汁服,解乌、附、丹石药毒。”《药性考》“黑大豆甘,腰子样式,所以补肾……生研敷肿,吞止烦渴,解一切毒。”大黄《仁术便览》“酒蒸九次,极黑。”
与唐宋时期九蒸九晒的单蒸法相比,明清时期多采用加入各种辅料对药材进行九蒸九晒。《本草汇言》中指出何首乌“生用气寒性敛有毒,制熟气温无毒”。经现代研究表明,何首乌的九蒸九晒品与其生品在成分和含量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且生何首乌经九蒸九晒炮制后的肝毒性明显降低,故九蒸九晒何首乌与古代文献记载上关于其九蒸九晒后减毒的观点相一致。本草中记载,何首乌进行九蒸九晒时加入辅料黑豆的目的不仅可以引药入肾,还可除去何首乌带来的毒性,保障服药的安全性。大黄属泻下药,历代本草均对其有所记载,包括生大黄、九蒸九晒酒大黄、九蒸九晒大黄炭等。酒可发散,大黄在九蒸九晒的过程中加入酒,不仅可以降低大黄的寒性,也可缓解其峻下之力,故可用于体虚之人。
4其他药材
除上述介绍的几味药外,还有一些药材在古代本草中提到了使用九蒸九晒进行炮制.
《滇南本草》中记载天门冬在九蒸九晒的过程中加入酒,酒可发散,可去其寒滞之性;《本草述》中记载女贞子在九蒸九晒时提前用老酒浸泡,再加入黑豆拌蒸,也可去除其寒性;《古今录验养生必用方》中记载天南星九蒸九晒过程中加入牛胆可减除其燥烈之性等等。故在对药材进行九蒸九晒的过程中,加入各种辅料,可纠正药材本身的偏性,更好的应用于临床。
茶知识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