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匾额楹联 赏诗画园林
苏州古典园林被誉为“文人写意山水园”,最具人文气息的当属匾额楹联。
文辞隽永的联对,配以精妙的书法,往往直击人心,令人一唱三叹,徘徊不已。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拙政园,以匾额楹联为文化向导,领略苏州园林的人文之美。
明正德初年(16世纪初),因官场失意而还乡的御史王献臣,以大弘寺址拓建为园。园名“拙政”,取自晋代潘岳《闲居赋》中“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政也”。园主自嘲不善在官场中周旋,只能效法五柳先生陶渊明“守拙归田园”,在院中浇花种菜,以此安身立命,保心境宁谧。
兰雪堂
兰雪堂是拙政园东部的主厅,为入园游赏的第一景。堂坐北朝南三开间,“兰雪堂”匾额高挂 ,堂正中有屏门相隔,屏门南面为一幅漆雕《拙政园全景图》,屏门北面为《翠竹图》。堂内除了花几,琴桌等家具外,还有四块大理石屏,显出江南文人园林主要厅堂的庄重和典雅。
“兰雪”取自李白“独立天地间,清风洒兰雪”诗句,言似兰之幽香、如雪之洁白,也寓指园主道德品行之超凡脱俗。
此地是归田故址,当日朋俦高会、诗酒留连,犹余一树琼瑶,想见旧时月色
斯园乃吴下名区,于今花木扶疏、楼台掩映,试看万方裙屐,尽占盛世春光
此联系新撰书的楹联。出句即景发思古之幽情,写堂屋兴衰之史,曾经的“归田园居”高朋满座,文人们以诗酒会友,南宋词人姜夔曾在《暗香》中写:“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想见“旧时明月”,也是想念曾经的诗意生活,意境优美。联语对句咏故园新貌。解放前,故园曾一度荒芜,解放后经逐年整修,面貌一新,引来游侣如云,在盛世中饱览春光无限。全联怀古咏今,切合故园本事,又富有新的时代气息。
秫香馆
秫香馆为东部的主体建筑,室内宽敞明亮,长窗裙板上的黄杨木雕,共有 48幅,雕镂精细,层次丰富,栩栩如生。落地长窗加上精致的裙板木雕,把秫香馆妆点得古朴雅致,别有情趣。
“秫”,本指高粱之黏者,此指稻谷。“柴门临水稻花香”,此处以前墙外皆为农田,丰收季节,秋风送来一阵阵稻谷的清香,令人心醉,馆亦因此得名。
此地秫花多说部,曹雪芹记“稻香村”,虚构岂能夺席
四时园景好诗家,范成大有《杂兴》作,高吟如导先声
上联先用曹雪芹《红楼梦》中描写的“稻香村”之景作映衬,一畦春韭 、十里稻花的“稻香村”虽美,但总有 “人力穿凿扭捏而成”的遗憾。下联写秫香馆四季之美景,用范成大“尘居何似山居乐,秫米新来紫入城”诗句作比况,优美意境引人入胜,给人以无限美的联想。
远香堂
“远香”取自北宋周敦颐的《爱莲说》“香远益清”。周敦颐称莲为花中君子,“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用香远益清借喻君子品格高尚,声名远扬。远香堂北面平台宽敞,下有池水。夏日池中荷叶田田,荷风扑面,清香远送,在堂中赏荷,正是“花常留待赏,香是远来清”。
远香堂四面皆佳景,是文人墨客游园的必到之处,因此题对楹联等文化景致很是集中,原先厅堂四面均悬有联,除了檐柱(外柱),步柱(内柱)也有联,如南步柱的联文为:“建业报襄,临淮总榷,数年间大江屡渡,沧海曾经,更持节南来,息劳劳宦辙,探胜寻幽,良会几忘新拙政;蛇门遥接,鹤市旁连,此地有佳木千章,崇峰百叠,当凭轩北望,与衮衮群公,开尊合坐,名园且作故乡看”。
此联是拙政园最长的楹联,共80字,题于清光绪年间。作者在出句中叙述了自己仕途劳碌,虽几渡长江,然只能在奉命南下中才有机会探胜寻幽,以致流连忘返,几乎忘了仕途拙政,联语中写园中胜景,佳木叠峰,与往来群公一起饮酒取乐,把名园作故乡,大有“只和江南老”之意。
得真亭
得真亭在小沧浪水院西北。这里原有四棵桧柏为幄,《荀子》曰:“至于松柏,经隆冬而不凋,蒙霜雪而不变,可谓得其真矣。”晋左思亦有诗云“竹柏得其真”,当年园主借松柏以自喻清高。亭正中,悬有一面大镜,四周山水花木悉映入镜中,颇有“镜里云山若画屏”的境界,自然之真趣于镜中得之。
该联由康有为所书,意在歌了歌颂松柏之坚贞。上联取意汉刘桢《赠从弟》诗:“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对句中的“金石”常用来形容友谊深厚、如金石之坚固的朋友。阮籍《咏怀诗》:“如何金石之交,一旦更离伤。”作者以此联启迪人们应当像松柏那样,始终保持坚贞的本性,决不因遭受打击迫害而改变。
留听阁
留听阁是一个单层阁,体型轻巧,四周开窗,阁前置平台,是赏秋荷听雨的绝佳处。陆游《枕上闻急雨》诗云:“枕上雨声如许寄,残荷丛竹更催诗。”在园林中,将自然界最富自然意境的声音纳入观赏范围,自有一种天然妙趣。
红楼梦中林黛玉曾说最不喜李义山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其实李商隐的原句是“秋阴不散霞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曹雪芹却把“枯荷”改成了“残荷”,较之枯荷的毫无生机,残荷还残留着一丝生命之力,恰如体弱多病的林黛玉,却比谁都执着于对爱情的渴望和向往,在深秋寂静的雨夜,听那些即将枯去的残荷奏响生命最后的乐章。
与谁同坐轩
轩依水而建,平面形状为扇形,屋面、轩门、窗洞、石桌、石凳及 轩顶、灯罩、墙上匾额、半栏均成扇面状,故又称作“扇亭”。人在轩中,无论是倚门而望,凭栏远眺,还是依窗近观,小坐歇息,均可感到前后左右美景不断。
轩名取意自苏轼《点绛唇闲倚胡床》词:“闲倚胡床,庾公楼外峰千朵,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 “与谁同坐”,一句反问,拨动了游客的心琴。谁能与我同伴,相聚岁岁年年。与我一道聆听山水共响,一道眺望入画美景的知音何在,是身边的你,还是清风明月呢?真是令人惆怅。
江山如有待
花柳更无私
此联节自杜甫《后游》,“寺忆新游处,桥怜再渡时。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野润烟光薄,沙喧日色迟。客愁全为减,舍此复何之?”作者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江山、花柳等自然景物以人的思想情感,极富人情味。联语唤起人们热爱大自然的情趣,召唤人们去尽情地捕捉自然美,欣赏自然美,从中获得美的享受和陶冶。
荷风四面亭
荷风四面亭座落在园中部池上的小岛,因荷而得名。夏日里,四周皆荷,在此赏夏日之景最为可人,真如清李鸿裔诗:“柳浪接双桥,荷风来四面。可似澄怀园,近光楼下看。”美不胜收。
亭单檐六角,四面通透,亭中有抱柱联:“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全联句式仿济南大明湖历下亭刘凤诰所撰名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出句改“面”为 “壁”,对句则化用唐李洞《山居喜故人见访》诗“看待诗人无别物,半潭秋水一房山”。该联用一、二、三、四串起春夏秋冬景致,精妙无比。“一房山”指树叶凋零、山形倒影于池中之冬景;“半潭秋水”自是秋天;“三面柳”即春色,“四壁荷花”乃夏景,在此亭中,恰可领略园林四季之美。
雪香云蔚亭
亭在野水回环的小岛西北角土山上,野趣盎然。亭旁植梅,绿萼花白,素雅宜人,四周土山之上,枫、柳、松、竹,交辉掩映;禽鸟飞鸣,溪涧盘行,散发着温馨新鲜的山野气息。
雪香云蔚匾额
“雪香”,指白梅,色白而香;“云蔚”出自《水经注》有“交柯云蔚”句,指山间树木茂密。每当冬末春初,梅花凌寒开放,倾吐清雅的馨香,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在亭中赏花颇有“花外见晴雪,花里闻香风”的风韵美。
雪香云蔚亭南柱楹联
蝉噪林愈静
鸟鸣山更幽
联句取自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运用“寂处有声”的艺术手法,营造出一个幽静、深邃、富有情趣的自然景色,颇富禅意,为后人传诵不已,称之为“文外独绝”。后王维的“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杜甫的“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都是用声响来衬托一种静的境界,而这种表现手法正是王籍的首创。
嘉实亭
嘉实亭周围遍植枇杷树,取黄庭坚“江梅有嘉实”诗意而名之。小亭“藉以粉墙为绘也”,利用其南面界墙的一段作为背景,墙前栽翠竹,点松皮石笋,恰似一幅精巧的画作。为了使游人在亭中细赏这幅竹石小景,造园家在亭南壁墙上开了一个很大的空窗,正好框住后面的青竹美石,使这幅立体风景画以最完美的构图呈现在游人眼前。
“嘉实亭”三字题额为隶书,两侧挂有一联:“春秋多佳日,山水有清音”,乃是集古人诗句而成。上联取陶渊明《移居》诗其二“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下联取自晋代左思《招隐》二首之一“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何事待啸歌?灌木自悲吟。”春秋良辰美景,登高望远,赋写新诗,不必奏乐吟唱,自有山水之音,何其风雅,两句诗写尽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和对山林隐逸生活的无限向往。
读到这里,我们已经游遍了大半个拙政园,您是否和我们一样,已经心醉神驰,完全沉浸到这山温水软,杏花春雨的江南了呢。下次携友同游“师造化夺天工”的苏州园林时,别忘了停下脚步,好好品一品匾额题刻,去感受归去来兮的真意,领略山林城市的意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