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玉猪龙~鸡骨白
X
古玉挂瓷:有一层“油润的玻璃光壳层”包浆,常被资深藏家认为是开门到代的重要特征。
这个玉猪龙是一个朋友的,开店经营高古玉,索价甚昂,无力撑到。属于鸡骨白玉,有蛀孔。和国家博物馆的一枚玉猪龙沁色甚像,比较开门。
古玉“钙化”是玉器发生的失透质变现象。地质学术语解释,就是在上千年的埋藏中,玉器矿物质的局部受到了“蚀变”。
经微观测定,受沁处依然仅是透闪石晶体,而没有钙的成分,证明鸡骨白与玉质钙化说无法谈及,依然属于沁色范畴。
蚀变的玉表面呈现白色或黄色,比较软、光泽灰暗,远不如未蚀变部分光亮(蚀变和未蚀变部分对比)。
第一、是整体钙化的古玉特点。
1、整体钙化的古玉一般都有一层比较均匀、厚实的包浆。感觉其表面仿佛刮了一层腻子,或者像是上了一层薄亮透明的瓷釉。有一种情况特别,就是钙化之处特别松软,都开始掉粉末了,不过这样的玉器相信对我们也没有吸引力,无需过多研究。
一般情况下,整体钙化古玉,清洗后马上就会沁浆;不清洗的生坑钙化玉器,放上一段时间也会自然包浆。
2、整体钙化的古玉大多伴随有绺裂、蚀孔、土斑、氧化凸起等情况,有时这些形变之处会被沁浆所覆盖,但仔细观察还是能发现。这一点比好理解,即使钙化不是因为绺裂、蚀斑等导致的,钙化之后也更容易出现绺裂、土蚀等现象。
3、钙化严重的玉器可能不透光,但也有透光的。是否透光取决于钙化的厚度。更简单地说,如果把水沁理解为一种轻度钙化,那肯定可以透光。所以透光的问题并不是一些朋友认为的钙化了就不应该透光。
第二、带有开窗的钙化古玉特点。
1、钙化古玉开窗边沿自然而不规则;
2、钙化古玉开窗之处往往有小的点状或者丝状钙化;
3、倾斜一定角度观察,或打灯观察,可见有的钙化点有一定的深度,而不是浮于玉表。
阜新查海遗址出土兴隆洼文化玉玦
参考资料 一
玉猪龙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
全器鸡骨白,缺口是片切割工艺
高7.2厘米,宽5.1厘米 辽宁朝阳牛河梁遗址出土
参考资料 二
辽宁省博物馆藏红山文化玉猪龙.辽宁省建平县征集
玉猪龙猪首龙身,通体呈鸡骨白色,局部有黄色的土沁。龙体蜷曲,首尾相连,器体厚重,造型粗犷。猪首形象刻划逼真,肥首大耳,大眼阔嘴,吻部前突,口微张,露出獠牙,面部以阴刻线表现眼圈、皱纹。中央的环孔光滑,背部有一可穿绳系挂的小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