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认知:我的垃圾治理认知过程

面对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形势,又或是面对一个需要扬新弃旧、百端待举的领域,甚至面对我们的日常工作与生活,知识就是力量。那么,需要哪些知识,又如何获得知识呢?这就突显“认知”的重要性,认知是获得自己想要知识的过程。
【想要哪些知识】
自己想要那些知识,首先要清楚自己想做什么事,包括找到问题和解决问题。找到问题和解决问题是人生乐趣,更是一个人能否成功“安身立命”的能力,“人的一生只有两个问题,第一问题,是找到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是把他解决掉”(齐纳)。有人根据自己的人生规划去寻找与解决问题,但更多的人是从所处环境的需要找到自己乐心的事,随遇起舞,无预于己;只要有颗举措为民的事业心,总能找到适合自己且值得去做好的事。
古迪纳夫获得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的事业选择故事是对“随遇起舞,无预于己”的最好诠释。54岁的古迪纳夫(1976年)遭遇物理学实验项目经费被砍,被迫但愉快地转入无机化学实验,开始锂电池及更先进的充电电池研究,并在97岁高龄时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成为“锂电池之父”。古迪纳夫的成功是他长期执着于自己的事业心、研究和能力并乐在其中的水到渠成。
选择自己想做的事时,要考虑自己的兴趣、性格、学识和禀赋,但最重要的是要树立举措为民的事业心、服从所处环境的需要和相信自己通过不懈努力能够解决问题并乐在其中。
【如何对待知识】

确定自己需要哪些知识后,便是如何获得这些知识。在知识爆炸的时代,第一步而且非常重要的一步是要掌握已有的有关知识。先检索收集相关知识,再分析相关知识,根据已有知识建立事情的纲目和关键词,将已有知识结构化,辨别已有知识的本末、里外、因果等关系,列出已有知识的不足和相互矛盾之处,确定有待研究的新课题和有待获得的新知识。

收集分析已有知识时,要科学对待知识。(1)已有知识是客观存在的,必须全面、系统地收集分析,不可挂一漏万。(2)已有知识客观与否是相对的,所有知识都是一定时空场景下有关事物的知识。事物及其所处环境随时空场景变化,时空场景变化都会导致有关事物的知识发生相应变化;判断知识是否客观指的就是知识是否客观描述了一定时空场景下的事物的面目;这意味着,关于同一件事情或其某一方面的知识是多样的,这些知识相左甚至相互否定,但都是客观的,不可用非此即彼和厚此薄彼观念来判断已有知识是否客观。(3)已有知识存在深浅之分,深刻的知识揭示事物内在的运动变化规律及其对外在的影响,入木三分,让人根据知识可以判断发展趋势,而且,让人乐于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探索新知识;肤浅的知识以表面现象代替事物的客观规律,似是而非,让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让人在新事物面前看不到已有知识的应用价值。

【如何获得新知识】

收集分析已有知识并找出新课题后,便要通过一定的研究方法解决问题和获得新知识。常用的研究方法是规范法和实证法。
规范法通过归纳、演绎方法给出“应该”“应当”建议。无论是从特殊到一般归纳还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演绎,都是研究者从自己掌握的已有知识推论出新知识,而且,受研究者的价值观影响较大。持不同知识和价值标准的研究者会对同一事物得出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知识,主观性较强,其结论一般难以进行检验。

实证法通过实验给出事务的内在规律,即事务本原“是什么”。实证研究先提出一些前提或假定,然后通过实验来证明,进而用数据去修订有关的具体原则、准则和程序。实证法给出的结论主要取决于实验安排(实验条件),能够经受住重复实验的检验。实验安排受研究者的已有知识、价值观和实验的客观条件限制,分析实验数据时也受到研究者的已有知识和价值观影响,这说明实证法虽不像规范法那样主观,但仍然受研究者的已有知识和价值观影响。

实验观察事物变化有2种途径,直接观察事物变化和通过参照物观察事物变化。通过参照物观察事物变化,即通过观察事物变化对参照物的影响来判断事物变化,是一条比较容易安排的实验途径,但要求参照物变化与事物变化一一对应且互为敏感,否则,实验就成隔靴搔痒,不仅抓不到关键且可能给出似是而非的知识。
【我的垃圾治理认知过程】
从2000年开始接触垃圾,最早是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2002年后主要是生活垃圾;整个过程就是对垃圾治理的认知过程,大致分成三个阶段:(1)2010年前是收集分析和实践学习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收集、分析韩国、日本、欧洲、巴西等国家和台湾地区的垃圾产生与处理资料,从事垃圾管理与处理实践并在实践中积累垃圾治理经验;发表十余篇总结性论文,标志成果是出版《生活垃圾处理产业与产业化》;(2)2000年至2018年是观察思考垃圾治理阶段,所用方法主要是规范法和通过参照物观察垃圾治理,撰写大量关于垃圾治理主要方面的理论文章,标志性成果是出版《固体废弃物治理理论与实践研究》《城乡垃圾及人居环境治理》;(3)2019年后是垃圾治理提炼阶段,所用方法主要是通过思维和想象,意图提出垃圾治理之道。
(0)

相关推荐

  • 最困难的事情是认识自己,通过《墨经》中思辨与论辩建立认知基础

    一个伟大的历史使命是由抵御侵略的英雄.全心全意为民族奉献的人肩负重大的任务和责任.那么对于个人来说也是有个人使命,我们需要集中精力来梳理它. 个人的使命是生命经验的总结,也是辩证思考的过程.有情感的使 ...

  • 6个贼实用的文案手法,可套用

    木木老贼4小时前 如题. 文案这行,一直都是知易行难. 别说伟大文案的诞生了,哪怕一小段文案都能把你磨到怀疑人生.个中苦楚,文案人都得自己兜着. 我们经常说要学会洞察.要懂策略.要深入理解用户.要有清 ...

  •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事物原本没有好坏对错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事物原本没有好坏对错,是我们树立起不同的参照与对比,才有了好坏对错的评价与感受. 以真实的自我作为参照物,而不是以外在的人事物作为自我的参照物,就能够更确定与笃定自己真正想要的了.从而 ...

  • NN | 解决新异问题的大脑拼图

    NN | 解决新异问题的大脑拼图

  • 垃圾治理行业一体化融合发展

    垃圾治理行业一体化融合发展

  • 加强垃圾治理普适知识的研究

    垃圾治理通过一件件具体的事来实现.垃圾治理的每一件具体事都具有自己的特殊性,但每一件具体事又都具有共性:共性是普适知识的体现,普适知识形成垃圾治理本体:正是这些共性让每一件具体事归属垃圾治理本体,从而 ...

  • 推动垃圾治理行业绿色再造

    2021年4月20日至22日,第22届中国环博会在上海举行.此届环博会固废展贯彻党中央"30碳达峰,60碳中和"减碳目标,力推垃圾治理行业绿色再造.参展企业围绕垃圾"减量 ...

  • 垃圾治理拉开绿色再造大幕

    有幸参观第22届中国环博会(2021.4.20-22,上海),重点参观了固废展厅,特别留意垃圾治理新概念和垃圾处理新理念.新工艺和新设备,惊喜发现行业厂商自觉地把"30碳达峰,60碳中和&q ...

  • 两水镇开展全域无垃圾治理活动

    2021年第48期 总第354期 2月25日 星期四 点击视频,观看实况 2月22日,甘肃武都区两水镇组织村干部和群众开展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活动.所辖龙王山.马尾巴.前村等18个村先后行动起来,大家不 ...

  • 垃圾治理的四重结构

    垃圾治理存在人物.事务.体系和表象4重结构:人物结构是垃圾治理的主体客体,事务结构是垃圾治理的实践活动,体系结构是垃圾治理人.物.事之间的联系和规范,表象结构是垃圾治理的整体形象和意境. 对应4重结构 ...

  • 垃圾治理的社会责任

    垃圾治理是政府与社会协商共治垃圾,面对的客体虽是垃圾,却又回避不了产生.排放.处理垃圾的人和人类社会:垃圾治理不得不与生产.生活.社会治理.生态环境保护等人类活动一起协同共进,且反作用于这些人类活动. ...

  • 垃圾治理的政府主导方面

    垃圾和垃圾治理具有外部性.公共性和跨界性.垃圾的排放具有外部不经济性,损人利己:排放后的垃圾是一种"公共资源",具有竞用性但不具有排他性,且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一定危害,损害社 ...

  • 关于垃圾治理减碳的几点认识

    "30碳达峰,60碳中和"是中央目标,务必实现.路径无非就是减少二氧化碳产生量和排放量,抑制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速,尽快出现二氧化碳增速拐点:加大植树造林力度,提高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