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颗原子弹基地的唯一私照:四位来自上海的姑娘,后来发展怎样?
美苏冷战时期,尚在襁褓中的中国一直处于大国的核威胁之下。自中国决定研制核武器开始,无数的科研工作者深入荒漠、戈壁,隐姓埋名。
随着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试爆炸成功,任人欺凌的历史已然一去不复返。当年那些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大国脊梁,又过着怎样的生活?
奔赴宝鸡,艰苦创业
20世纪50、60年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如火如荼进行,国家大力倡导知识分子投身于国家建设。广大青年知识分子纷纷响应号召,参军报国,扎根基层。
在清一色的男生队伍中,四名清秀的姑娘却格外吸引人,她们分别是王兰娣、范德娟、罗惠英和俞锡君,是单调的科研生活中不一样的色彩。
王兰娣
1958年,王兰娣坐上了前往宝鸡的火车,那年18岁的她尚在读书的年龄,因国家需要提前毕业。王兰娣成绩好,被选调到陕西宝鸡的国防学校学习,报效祖国。
也正是在那辆火车上,王兰娣遇到了自己在上海十女中的同学俞锡君、罗惠英、范德娟。4人携手踏上旅程,那时的她们没有预料到,未来的自己,开创了一个怎样的辉煌时代。
起初前往一个完全陌生的地区,王兰娣的家人也曾经惴惴不安。王兰娣将消息告诉父母亲,母亲当场哭了出来。王家经济状况窘迫,王兰娣离开后,家中又有何人照看?
为了留下女儿,王兰娣的父母曾经多次找家中老师沟通。
各个家庭最坚定的,便是当事人自己。得知自己即将被远派,王兰娣、俞锡君、罗惠英、范德娟曾坚定地说:“国家需要我们上哪就上哪去。”
四个姑娘说服家人,历经重重艰难,这才到达了宝鸡。
宝鸡国营782厂,就是“陕长岭”的前身
两天后,她们进入宝鸡国营782厂,国家一五计划重点实施工程。王兰娣、俞锡君和范德娟被分到了雷达结构班,罗惠英被分到了无线电班。4人在学习之余也需要工作,生活十分辛苦。
新中国刚刚成立,经济状况始终没有得到缓解,782厂也不例外。俞锡君曾经回忆:“我们吃的开始是玉米糊糊,再后来就得自己外出找野菜、挖蕨根。当时没工具,大伙只能用砖头砸挖来的蕨根,最后做出来的蕨根粉还带着砖屑,大家也将就咽下去了。”
4个勤奋努力,艰难生活,这才在1963年完成了所有课程。7月初,她们再次被召集在一起,登上了前往西宁的火车,执行“秘密任务”。
巾帼不让须眉
新中国成立后,苏联与我国同处于社会主义阵营,双方关系十分亲密。为了反对西方的核垄断,中国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自此,苏联开始为中国提供资金、技术、人才支持。在苏联的帮助下,中国核武器的研究进程也大大加快。
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持续恶化,苏联撤走了在华所有专家,几乎一夜之间,中国的核武器研究事业再次变回一张白纸。
为此,学生们不得不缩短学习时间,开始自我研究。学生们一夜之间陷入迷茫,中国未来的核武器研究之路,又该何去何从?
幸运的是,早在中苏关系发生变化初期,中国就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青海省晏县境内,有一个名叫金银滩的地方。金银滩曾经是中国最偏僻的地区之一,这里交通闭塞,经济落后,人迹罕至。也正因如此,金银滩成为了研究核武器的理想之地。
金银滩西临宝山与青海湖,东部、北部均有高山阻隔,是一个封闭之地。在这里,从来没有热闹的人群,有的只是草原上奔跑着的牛羊群。
令人们意外的是,自1958年开始,金银滩从中国的地图上“消失了”。这座原本的无人城市,也随之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
与此同时,全国各地有理想、有志向的人奔赴而来,这座原本普普通通的小城,被赋予了更加神圣的使命:核武器研究基地。
1958年初,中国开始筹建第一个核武器研究院。为了隐蔽,中央将其命名为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院。也正是从那时起,九院成为众多科学家心照不宣的秘密。
后来,为了配合全国核武器研究工作,中央决定将研究院落户于金银滩。按照规定,金银滩的1700多户牧民带着大量的牲口离开。
不久后,技术人员来到这里,挖地道,搭帐篷,建房子。九院的设备、研究人员相继搬迁到青海,他们也拥有了一个新的名字:221厂。
221工厂位于整个金银滩草原的中心地带,最初占地面积大约为70公里,然而在金银滩,无关人员并不知道221厂的存在。
221厂东部与西宁相距103公里,西部距离青海湖38公里,平均海拔3100千米,高原大陆性气候,平均温度处于零下。这里气候干燥,自然条件恶劣。
尽管221厂人迹罕至,却曾经是吐蕃古道与丝绸之路的专用道,这里交通基础较好,兼具保密性,因此成为研究核武器的最佳选择。
221工厂需要员工,组织的负责人对俞锡君等人说:“希望你们去重点工程”。当人们问重点工程是什么,在哪里,工作人员却不再搭话。
同学们只知道,重点工程的生活更加艰苦,比现在所处的环境还苦,众人听了纷纷面露难色,一些有家室的人也犹疑不定。
俞锡君却是众人眼中的“异类”,她主动向上级打报告,说自己愿意到那个重点工程去。同班同学听闻疑惑不已,俞锡君却不以为意:“与其领导来劝,不如自己主动去闯一闯”。
巧合的是,王兰娣、罗惠英、范德娟3人都与俞锡君有着相同的想法,4人再次结伴同行。火车颠簸几日,终于来到了西宁。踏上西宁的土地,4人还是被眼前的景象所深深震撼。
这里一望无际,荒无人烟,似乎真的比宝鸡还要苦。私人乘坐敞篷大卡车,一路风尘仆仆,来到了金银滩。那时四位姑娘并不知道,自己即将从事的是什么工作。
221厂的工作环境有多恶劣?海拔4000米天气不定,晴天、阴天更是毫无预兆。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突然狂风大作,冰雹、沙尘暴时常降临,科研人员早已习以为常。
海拔高气候稀薄,科研人员只能忍受着强烈的高原反应。饭不能煮熟,水不能烧开,植物无法存活。
一年四季,白萝卜、白菜已经是工作人员所有的吃食。拉肚子、头晕、缺氧,这样恶劣的高原环境,“糙汉子”们都难以适应,女性工作者更不用说了。
来到221厂,机关为她们分配了工作:余锡君管理基建材料,罗惠英负责科研器材,王兰娣从事化学试剂相关,范德娟管理生产器材。
“我念的是无线电,怎么不让我去实验部?”罗惠英好奇地问道。负责人并未过多言语,只是带她们前往相关部门报道。
221厂的工作十分繁忙,负责基建材料工作的余锡君负责登记,材料设备清单过多,她奋笔疾书,没过几天手上就结了老茧。
资料汇总后,余锡君便跟着同事外出采购。整整一年的时间,余锡君一半在221厂工作,另一半则在出差的路上,自己的时间少之又少。
刚刚来到221厂,4个姑娘极其不适应。金银滩只有不熟的青稞馒头,吃起来坚硬无比,唯一的菜色就是茄子干,几乎不见油星。
这里尘土遍地,寒风刺骨,姑娘们身体和心理都承受着巨大的折磨,却愣是咬着牙坚持下来。
绝密研究
221厂刚刚筹建,中央就将其打造成集工作、生活于一体的地区。221厂共有18个厂区,一厂主要负责核装置系统的研制和试验;二厂负责总体的装备与高能炸药的研究;三厂承担仓储工作。
四厂、五厂直至十六厂,承担废品处理、爆炸试验的各项工作,分工明确而周密。众多工厂各司其职,核武器研究的效率也大大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十七厂是粮食与生活用品仓库,十八厂为领导机构,下设医院、商店、邮政、生活区,甚至是影剧院,研究人员的吃穿用度以及娱乐活动均照顾地面面俱到。
然而核武器研究工作紧张,大多数的科研人员闲暇时间少之又少,影剧院等场所也门可罗雀。为了方便实验以及出于保密考虑,人们将18个厂区的地下全部挖空,修建了地道。
20世纪50、60年代,大批的科研人员与技术工人从北京、东北等地的科研机构出发,前往221厂。那时所有奔波于路上的人并不知道自己日后的工作以及生活,甚至不知道此去何处,唯一支撑着他们的,便是对核武器强国的渴望。
“不该问的不要问,知道的也不说”,这似乎成为了所有科研人员的工作准则。221厂有一个人人必须遵守的规定,俗称“一问三不知”,即为:问你在干什么?问你在哪里?问你通信地址?一律回答不知道。
所有涉及研究工作的机密,均不能外传,就连自己最亲密的人都无从知晓。
进入221厂的每个人都严格遵守着保密规定,亲人、朋友,无人知道他们的联系方式、工作单位、工作性质。“保密工作”“保密单位”,这是所有221厂成员共同的代号。
邓稼先、钱三强都曾经是221厂的成员,德高望重如他们,也带头遵守保密制度。1958年,钱三强向邓稼先介绍这项保密工作时,邓稼先未有丝毫的犹豫。
邓稼先
邓稼先的妻子许鹿希曾经回忆:丈夫前往基地整整28年的时间,期间夫妻二人聚少离多。每当他回家,嘱咐妻子最多的,还是不要向任何人透露研究身份。
许鹿希就职于北京医科大,她的同事只知晓邓稼先这号人物的存在,却从来都是只闻其声未见其人。
许鹿希的领导在邓稼先的追悼会上才第一次知晓,她严格保密的丈夫,竟然是著名的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
邓稼先夫妇
“草原人”是所有221厂科研人员的代号,工厂内部的刊物也被命名为《草原工人报》。原子弹、氢弹研究期间,221厂未走漏一丝一毫的消息。
四姐妹也遵循着221厂的规定,从不多问,从不越界。唯一一次与他人不同的,还是姑娘们请人照了一张合照。
1963年,俞锡君在清点货物时,发现一个货物产生破损。工作人员拿来了相机,照下了破损的地方,准备向商家索赔。余锡君盯着工作人员手中的照相机,陷入了沉思。
不一会儿,俞锡君招呼在不远处的王兰娣、罗惠英和范德娟,对工作人员说道:“给我们也拍一张吧。”
221厂子有着严格的保密规定,俞锡君最先问出口时也十分忐忑,令她意外的是,保卫处的人满口答应,为4个姑娘照下了第一张,同时也是唯一一张合照。
厂子拍合照需要经过政治许可,向外邮寄更是明令禁止的行为。因此即使俞锡君已经拿到了那张两寸的照片,却从未向外人透露。
在此后的很长时间,四个人都不知道自己从事的工作究竟是什么。她们只知道,对外宣称是02单位,自己经常被“开绿灯”,负责人一看余锡君递交的材料清单便加紧生产,丝毫不敢怠慢。
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4姐妹第一次知道,自己所在的工作单位,就是制造原子弹的国家重点工程。回想起自己进厂后就被培训保密的原则,余锡君这才恍然大悟。
各奔东西与再聚首
四人拍完照片没多久便各奔东西,范德娟调到苏州热工艺研究所,王兰娣调到西安导航技术研究所,罗惠英前往甘肃靖远4502厂,俞锡君参加了902工程。自此,4个人的联系也逐渐减少。
原子弹、氢弹研究工作相继结束,王兰娣回归化工领域,表现优异。1988年,王兰娣获得了评定高级工程师的资格,在评定会上讲述了当年那段参与制造原子弹的经历。但原子弹研究严格保密,没有人愿意相信王兰娣。
后来,王兰娣在评定高级工程师后落败,对当年的原子弹制造经历再也未曾提及。那段筚路蓝缕的创业岁月,成为了她自己的财富。
王兰娣
罗惠英的孙女曾经问:“如果当初留在上海,不去宝鸡,或者留在宝鸡,不去青海,现在您一定是一个资深医生了。”
罗惠英只是笑笑说道,“没什么遗憾。”罗惠英对自己当年中途夭折的医生梦想依旧痴迷,却未曾后悔选择成为原子弹的制造者之一。
因为身体原因,范德娟早早地与世长辞,留下诸多遗憾……
俞锡君也恢复了平凡人的生活,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1993年,四川绵阳技术馆向职工们征集从前的旧物件,俞锡君便从箱子中找出了那张拍摄于30年前的老照片。
当年的221厂已经不复存在,照片上的4个姑娘,也早已有了各自的生活。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50周年大会合影
2014年,地方举办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50周年大会,3个姐妹接受了邀请,故地重游。从年轻靓丽到两鬓斑白,俞锡君等人颇为感慨。
她们用两天的时间参观了221厂遗址,第一次发出惊叹:“原来我们工作的地方这么大”。俞锡君将合照的复制照片给了王兰娣,王兰娣把它小心翼翼地夹在相册里,视作珍宝。
几十年过去,有人离去,生者依旧怀念。“好汉不提当年勇”,当年那段隐姓埋名的故事,如今依旧是4姐妹尘封心底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