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你一起读过的第 1837篇文章
人常说,字如其人,文如其性,识文断字多少能了然人心,洞察人性。当然,这妙笔生花,也必然少不了伏案疾书,纸笔间的摩挲,绘制出的流线,记录下的便是一个人的“秘密花园”。这不,大树便邀请了一群朋友,在冬日暖阳的陪伴中,共品书话,聊聊书斋的那些事儿。
来自苏州的作家王道老师借新作《流动的味道:汪曾祺食谱》与诸君分享了文人墨事。他曾多次去往高邮,并获得多项关于汪曾祺的珍贵一手资料,也见识过汪老的书房。于王道先生而言,书房,乃是一文人独特性灵的外显,每每走访汪老先生的书房,都会有一种落叶归根的感觉,恍若隔世,汪老先生又回到了这里,开始了创作;就像先生家人说的那样,每每创作先生创作,都是“下蛋”,虽是小小玩笑,却有淡淡深情。
汪曾祺先生食人间五味,品人生百态,最钟情的是中国植物,一些古老的蔬菜,它们总是与土地和这土地上生存的人们相连,那微不足道的、乃至常见的菜品也都成了生动、细腻的“伴儿”。汪老先生生前很乐意同好友相约论道,也很喜欢借书拓展视野,如《植物名图考》《野菜谱》等,诸如此类,看着倒是有点像“不务正业”了。但民以食为天,写美食,也是看美食,品美食,更是知人性,说故事。就说这野菜,有了文人的加持,到灾荒年时,便成了救命稻草,什么该吃,什么不该吃,就一目了然了。王道先生与在场的大家分享了汪曾祺先生的一则“茨菇汤”趣事,从一开始的“吃够了”到最后的“很怀念”,这其中就饱含了岁月与个人的复杂情感故事。人们经常这样,嘴上说着不爱,心中却念念不忘。所以说,我们看文人写吃,并非只是贪图口腹之乐,更是一种寄托,如苏东坡、袁枚,乃至汪曾祺,在寻常中,找到“人气”,就是一种智慧。
汪曾祺先生的书房有很多书,也有很多文玩,他曾跟随沈从文写作,也喜古玩市场,找寻地方风物,获取灵感。说到写风物,王道先生提到了《受戒》一文,其中写“荸荠”一物,与小女儿姿态糅合,一不小心就有了“风情”,小和尚的心也就乱了。这样的书写,流动自然,雅俗共赏。所以说,一个作家的文字能够反映他的审美取向,而一间书房也能暴露作家创作的全部秘密。苏州自古多文士,有很多的明清建筑,那些古建筑背后的主人,都是很有修养的。苏州有很多书房,走近便是简洁、古典和大气,各有趣味,审美情调也多有差别。现如今,大家对书房的理解有些狭隘,总认为那是一个存放书本的地方,或是办公议事的场所,实则不然,书房在人格与性情之外,乃是一个人独有的“小世界”,是专属的“秘密花园”。
说到书房,书评人绿茶老师也有一番见解,因为他爱画书房。这次读书会之前,他刚在修武进行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文人书房画展览,他说,借童心稚手,观察书房,换一种视角,倒是有了不一样的发现。对于绿茶老师而言,“每次画画都是新的开始”。他未系统学习过绘画,只是因孩子的兴趣而触碰画笔,这些年画书房,用绘画打开了新视野,反而感受到了独特的灵魂魅力和气质。每个人对自己的书房都十分了解,我们也知道书的来处与背后的故事,但这些东西对人的影响和作用呢?当然能够在这个私人空间里发现,微妙的、生动的、有特点的,这些东西杂糅在一起,就在这样一个小空间里发生了碰撞,触动了真实,显现了不同。故而,书与画与人与房,都是一种对话的方式,也是一方灵魂的栖居。
大树张娇在现场提议,让“南北书房”来场对话,书房里有了书、画和人,怎能没有纸和笔呢?故而,中原代表队刘运来设计师就出场了,借《笺谱日历》来说道说道。刘运来先生说,他在设计《笺谱日历》的时候,就发现文人写东西是很讲究的,他们写信也十分重视细节。故而,他常想,印刷体是替代不了“书写”的,纸笔传递的温度与情绪是印刷不能带来的。一个人的感受、心事都能在字里行间找到注脚,人与字,其中隐藏的关系,是任何机械无法替代的。之所以坚持做笺谱系列,想来也是因为以上的缘故,所以,刘设计师才会寻寻觅觅,想为文人的精神找一个“小家”。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媒体信息大量涌进现实生活,想要从中“脱离”和“解放”出来,就不得不适时回望,在书中和小范围里找到自由,也许,回到书房,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作家玉梅老师这些年一直在画植物,各种山野花卉都出现在她的笔下,其中蜀葵是她的最爱,她说:蜀葵触动了我,它有着激励人的精神,过去写文章,现在画画,都来自于生活、来自于乡村。她的书房不仅有书还有画,是属于她自己的文人精神。
朱熹写《观书有感》时,留下“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之句,想来,文人墨客的灵犀一动也是少不了书的,更甚者是离不开书斋的,在喧嚣的生活与繁杂的俗事之外,有一方天地,可略作小憩,又何尝不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