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内疚式教育”:不要利用孩子对父母的内疚,绑架孩子的成长!

有一档名叫《不要小看我》的综艺,首播后收获好评如潮,它主要内容事记录2-6岁萌宝的成长记录。

11个孩子们在成长助力官李诚儒、梅婷和实习教官王弢的带领下,开启成长营的集体生活,直面人生第一堂课——建立规则感。
起床穿衣、排队出操、下地种菜、吃自助餐……各种任务挑战中,萌娃状况百出。
作为一项儿童教育科学观察纪实节目,《不要小看我》的看点不仅仅是成长营孩子们的表现,成长助力官和家长们的反应也可圈可点,让人对亲子教育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
正如专业观察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王晨所说:“这也是对家长教育观念的磨炼。”
四岁半的小桃刚一出场,就获得了所有家长、老师的赞赏:

她秩序感强,东西用过会放回原位,无论是自己的画笔,还是小伙伴们乱丢的书本。

她善良开朗,主动问候新来的小朋友,带动她一起融入大家。

在一众家长的艳羡声中,桃子妈妈一边谦虚否认:

“在我面前不是这样的”

“我以为她是个不会收拾的孩子”;

一边在单独采访中说:

“她远比我想象中的优秀很多”

“平时教的可能还是比较到位的”。

据这位妈妈描述,她在辅导四岁孩子作业时孩子怎么背都背不会,一直耗到晚上十二点一点多,几近崩溃。
而这位妈妈又有一点强迫症,非得让孩子很完美的背下来。
但是孩子背了很多遍,还是不能连贯的背下来。
于是这位妈妈就自己抽自己巴掌,孩子说错一次就抽自己一巴掌,把孩子吓得满脸惊恐、不知所措。
虽然这位妈妈也意识到自己这样做是不对的,但表示自己还是忍不住会对孩子发火。
这种就是典型的“内疚式教育”。
网上曾经有一个非常火的视频,孩子犯错,父亲认为“子不教父之过”,命令孩子打自己,孩子不敢,父亲就拿棍子当着孩子的面使劲打自己。
最可怕的是下面竟然满满的赞美“这才是父亲”,“父爱深深啊”,“如果小时候我父亲也用这种方式教育我就好了”……
这样的教育,表面上看通过父母惩罚自己,而让孩子感到内疚,会产生变好的驱动力,
却没有意识到父母的这种惩罚,实际上对孩子的情感绑架。
心理学家苏珊.富沃德说过:恐惧感,责任感和罪恶感,是被操纵者心中最常见的感受,而自虐者也常是通过传递这三种感受,来控制对方的情绪和行为。
父母不断和孩子强调自己的辛苦,通过伤害自己来表现自己的不容易和伟大的爱,实际就在用“自虐”换取对孩子的精神控制。
父母就是利用自己的牺牲和付出,变相要挟孩子变得顺从。
孩子会因为父母为了自己牺牲了健康,事业甚至是自我,不断加深内疚感和罪恶感,被迫努力偿还父母的恩情。
蒙台梭利认为:让孩子服从成人的意志,这是成人犯下的最大,最可耻的错误。
而这种牺牲自己让孩子服从的做法更是错上加错,导致孩子出现沉重的负罪感。
有一期《奇葩说》,黄执中讲了一个故事:

有个妈妈,一辈子都想吃鱼头,把鱼肚子肉留给儿女。儿子小的时候问:妈妈,你怎么老师吃鱼头呢?

妈妈就笑着说:傻孩子,妈妈就爱吃鱼头。于是孩子就心安理得地吃鱼肚,每次还吃鱼,特地把鱼头留给妈妈。

结果母亲临终前,拉着儿子的手说:孩子,妈妈从来都不喜欢吃鱼头。然后那个儿子就懵了。

黄执中说:“中国的关系很奇怪,我们要歌颂一段感情叫'你要牺牲,他要报恩’”,实际上妈妈用鱼头绑架了孩子一辈子,让他永远都活在内疚之中。
孩子还小,不懂得分辨真相还是谎言,面对“内疚式教育”,他的第一个反应是“都是我的错”,孩子会认为自己是父母的累赘,是家庭悲惨的根源,如果没有自己,父母会生活的更好。
在这种心理状态下成长的孩子,会产生强烈的自我怀疑,敏感多疑,他们自卑胆小,甚至会轻视自己活着的价值。
在青春期的时候,一部分孩子会因为这种强烈的内疚而出现情绪和心理上的问题。
即使在他们成人后,内心也背负着内疚的包袱。
《小欢喜》中,宋倩总是和女儿强调“你从小到大都是妈妈一个人带你,我白天要上课,晚上要备课,还要起早贪黑给你买菜做饭,照顾你的起居,我容易吗,我压力不大呀?”
这些话让英子产生了极大的负罪感,她不得不小心翼翼地接受妈妈的爱,违背自己的心愿去迎合妈妈。
最终英子不堪重负选择自杀,自杀前,她对妈妈说:“我就是想要逃离你。我知道你不容易,我配不上您给我的爱。我不知道我是怎么了……对不起,是我没有做好你们的女儿,是我没有变成你们心里想要的样子。”
当孩子还小的时候,他不得不被动性地去接受这种负面的“内疚式教育”。
一旦孩子进入青春期,开始自我觉醒的时候,一部分孩子开始对这种“内疚式教育”出现了逆反情绪,父母再说类似的话,很可能引起的是孩子的厌恶感,他们开始反抗,挣脱,希望重塑自我。
这时,亲子关系就会出现紧张,破碎。
一旦当父母用付出或者牺牲作为筹码,来换取孩子的顺从,就意味着家庭教育已经开始走偏走错了,如果继续下去,换回来的只有悲剧。
“内疚式教育”,并非现代教育所出现的,也并非当下才突出。其实,历史上这种内疚式教育也有先例。
其中,孟母三迁,或许是史上最出名的“内疚式教育”。“子不学,断机杼”,确实激励了孟子极大的上进心,从而成为一代大孺。
孟母三迁,也成为历史佳话为教育成功范例被推崇。但是,这种教育,究竟可以“翻拍”复制多少,确实需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现实当中,我们也曾看到或听说,家长推行“内疚式教育”过程中,孩子内心过于敏感或脆弱,内疚式教育的推行,会不断加重孩子的自责,对学习产生更大的负担,产生抵制、恐惧心理的也并不在少数。
尤其是处于青春期或者单亲家庭状况下,“内疚式教育”或更加剧孩子过于敏感的内心,而对学习向健康方向发展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内疚式教育,是家长通过制造一种自虐式伤痛,来反向刺激孩子学习的一种办法。是苦肉计,也是无奈之举。
但是,并非是上好之策。
遇到孩子逆反心理发作,家长孩子对抗加剧,有的孩子也学着家长的样子,以自虐的形式反抗家长的内疚式逼迫,几个回合下来,不仅不利于解决教育中出现的现实问题,反而激化了亲子关系,扭曲了孩子健康人格,症结越虐越大,问题越争越多,恶性循环下去,着实让人担忧。
不谈教育,母慈子孝,一谈教育,鸡飞狗跳。这或许是不少家庭面临的现实问题。
内疚式教育,也是这种环境下出现的畸形教育方式。
孩子没有机会选择是否愿意来到这个世界上,但是我们依旧创造了孩子,如果孩子有一天会醒悟,觉得一点都不快乐,反过来埋怨我们当初为什么生下他,同样是内疚感,如果我们都不能承受,为什么要去让孩子承受呢?
作为父母,要有这样一个认知:对子女的付出,是无需条件的,这不是一笔恩情债。生育抚养后代,是生命的自然延续。就像小鸟会飞上一整天只为给自己的孩子找寻一只小虫作为食物,而不会记得自己的孩子欠自己一条虫子,未来要还给它。
别用内疚感绑架了孩子的感恩之心,他们爱你的能力,与生俱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