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疗效确切 一一中医同病异治在临床中的体会
本公众号
王某某,男,78岁,住院号L12128。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20年,于2017年8月27日就诊于刘吉祥主任门诊,诉:咳嗽、咳痰、气短、气喘,痰为白色清稀痰,量多,静息下即感气短、气喘,寸步难行,手脚凉、怕冷、胸闷、腰部酸困。舌苔:舌淡苔白腻,脉象:紧涩。辩证为:肺肾阳虚,阳虚寒凝。治以温补肾阳,化气行水。处方:茯苓15g,炙五味子7g,炙麻黄8g,炙甘草5g,淫羊藿10g,细辛3g,姜半夏12g,黄芩12g,厚朴15g,干姜10g,车前子10g,菟丝子15g,枸杞子10g,枳壳15g,苍术15g。每日1剂煎服,煎300ml,分早晚2次服用。连用7剂。1周后患者复诊诉咳嗽、咳痰、气短、气喘较前明显减轻,夜间可平卧,可下地行走约200米。
王某某,男,57岁,住院号K57073,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5年,于2018年3月10日就诊于刘吉祥主任门诊,诉:咳嗽、咳痰、气短、气喘,痰为黄色粘痰,量少,不易咳出,口干、失眠、皮肤瘙痒。舌苔:舌红少苔,脉象:脉弦细。辩证为:阴虚内热。治以养阴清热。处方:黄芩12g,沙参15g,麦冬10g,冬桑叶15g,鱼腥草15g,地龙10g,泽泻15g,赤白芍各12g,杏仁泥10g,浙贝母15g,女贞子25g,芦根15g。每日1剂煎服,煎300ml,分早晚2次服用。连用7剂。1周后患者复诊诉咳嗽、咳痰、气短、气喘较前明显减轻。
中医学有两大特点:一、整体观念。二、辨证论治。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体征,通过分析、综合,判断为某种证。论治,就是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中医治病着眼于证,同一疾病的不同证候,治疗方法就不同,而不同疾病,只要证候相同,方法就相同,这就是所谓的“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以上两个病人生动地向我们展示了中医学的精妙之处,值得我们深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