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therine Bradford
Katherine Bradford ( b.1942, American, based in New York )
Katherine Bradford直到42岁时才接受专业艺术训练,她先后毕业于Bryn Mawr College和 SUNY Purchase。母亲是她最早的启蒙老师,Katherine的母亲喜欢在家里的厨房墙壁上贴马蒂斯的彩色印刷品和其他类型的艺术剪报。Katherine回忆说,母亲是一个非常重视“视觉感受”的人,也许这源自于她是一个建筑师的女儿,而自己自然也受到了妈妈的影响。虽然母亲会常带着Katherine到博物馆和美术馆参观,但她并不希望女儿日后成为一位艺术家,在她看来,这会影响正常的家庭生活和对子女的关爱,然而Katherine却用自己的行动向母亲证明,艺术与家庭可以兼顾,她与丈夫生育了一对双胞胎姐弟,他们分别毕业于名校,儿子如今更是在美国小有名气的作家和电影工作者。
Katherine回忆说,最让她难忘的一次是她和母亲一起去古根海姆美术馆参观莫兰迪的画展,母亲在看过几分钟后突然转向自己焦躁不安地问:“这个人是不是没有妻子和孩子?” 在Katherine眼中,母亲是一个非常矛盾的人,一方面她会把家里装饰的非常艺术化,但却对波西米亚式的生活方式充满质疑。Katherine记得每次带学艺术的朋友回家吃饭或做客时,因为母亲对艺术的态度,家里的氛围总是紧张而尴尬的。
初看Katherine的作品,不少人会抱着“这样的画”我也能画的态度,认为艺术家是在愚弄和挑战观众的审美,但实则不然。Katherine作品有意在营造一种虚假的纯真,如同毕加索曾说,我十二岁时便能像拉斐尔画的一样好,但却花费余生去学习怎样去像孩子般作画;而直到保罗克利,他提出孩子其实更有智慧,他们给予我们的艺术范例更具有指导意义。我们迫不及待的希望自己能够拥有孩童般纯真的眼睛与心灵去描绘世界,但当你成年真正拿起画笔来才发现这些美好的品质几乎消失的无影无踪,因为你看待世界的角度和态度已经全然改变,但内心却隐约还留存对美好的期待与向往,这也是为何一些单纯素朴的艺术作品动人的原因所在。
Katherine希望回归到最原始最初级的直觉,他既是在模仿也是在倡导和践行儿童单纯绘画的初衷,让画笔尽量不受任何后天文化对人的构建的困扰和束缚。表面上看,“虚假天真”是一种粗糙笨拙的表达方式,但背后却是艺术家企图回归创造力毫无约束的本真。像Tal R和Jules de Balincourt这样的艺术家们都在不断尝试以儿童般的风格来解决现代主义对真实性的追求。除此之外,Katherine的作品也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隐喻和神秘主义;色彩方面,Katherine也力图主要采用纯色间的搭配来触发情感的起伏波动。
请大家欣赏Katherine的丙烯作品,
看你是否还能感受到童年信手涂鸦的那种自由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