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深度思考能力?

我们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变得越来越熟练,但从来没有真正突破自己,我们并没有成为行业专家,只是成为了一个高级的执行工人。

作者:Lachel,来源: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经授权发布

01

经常有读者问我:深度思考能力究竟是什么?如何培养?

其实真的不复杂,我讲讲自己的心得吧。

前些天,有个媒体采访我。他们问我:“你平时写作是什么状态,写一篇文章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我告诉他们:“从我开始动笔算起,到文章完稿,大概也就三个小时左右,但是我花在思考上面的时间,比这多得多。”

这是真的,我写文章有两个阶段。

  • 第一个阶段,是确定选题和素材

这个阶段,我会筛选出一个有用的选题,并从自己的知识库中,搜集相关的材料,逐一溯源,构建出一个原始的素材池。

这项工作一般在碎片时间进行。阅读、聊天、散步时,只要某句话、某个刹那,能够触发灵感,将几块碎片拼在一起,我都会立刻停下来,将它分析整理清楚,记录下来。

  • 第二个阶段,是文章整体框架的构思

这个阶段,我会从素材池的材料出发,提出一个假设,然后反问自己:这个假设成立吗?能够解释现象吗?为什么?背后有什么样的原理?

然后,再通过对材料的深入探索和分析,一步步修正和完善自己的假设。如果有需要,就继续搜集新的资料。

通过这个步骤,逐步从头到尾推演下来,最终得到一个完整的逻辑链条。

这个逻辑链条要足够强大,以什么为标准呢?

能够经受得住我自己从各方面对它的质疑。

芒格说过一句话:我觉得我没资格拥有一种观点,除非我能比我的对手,更好地反驳我的立场。

这也是我在构思、写作时的一条铁律,这个阶段耗时多久呢?

可能需要四五个小时,甚至更多,所以,我的一篇文章,单论撰写,只耗费不到三个小时。

但这背后,从选题,到论据,到逻辑,整个时长可能是十几个小时。

这就是一种深度思考,它指的不是长时间的思考,而是去深入探求事物背后的原理和逻辑。

02

其实,几年前,我开始在知乎写作的时候,还没有建立起这样的意识。

那时候很高产,因为花了很多力气研究工作效率,效果很好,基本每天都能按时下班。于是白天工作,晚上写作,差不多两天一篇文章。

但那时,基本都是靠积累和天赋写作,文章篇幅不长,也没有现在这么追求深度。

我是什么时候开始有这种意识呢?

是去年,去年,负责公司的好几个项目,做出了一些成果,也经历了一次大转型和几次小调整。

也正是在那段时间,我开始思考:我一直以来做事的方式,是不是太快了?

所以,离职到现在半年多,比起工作的时候,我的产出其实是降低了,但我仍然觉得很有收获。因为我用来思考的时间更多了。

我开始把过去几年的案例拿出来复盘,思考每一步的逻辑。同时问自己:为什么我们会这样做?是否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有没有什么更好的做法?

如果你试着这样做,你会发现,很多问题都豁然开朗,但为什么很多人都是埋头苦干,看不到这些可能性呢?

原因很简单:对大多数人来说,深度的思考,是一种奢侈品。

我们要么没有时间去思考,要么有时间,但却在我们的消磨和打发之间,被我们抛弃。

03

我们大脑的本质是什么?

是一个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从而调整我们的认知和行为的机器。

它有一个本质的需求,就是持续不断地吸收外界的刺激。并通过激活奖赏回路,来使我们获得愉悦感。

想一想,最使我们难以忍受的是什么呢?

不是疲劳,而是无聊。因为无聊,意味着缺乏新鲜感,意味着应激和唤醒水平的下降。

所以,我们的大脑,本质上是排斥深度思考的。

一方面,深度思考要求投入大量的精力,这会耗费大量的认知资源,但却无法得到短期的反馈。

另一方面,思考是一种内部的行为。当我们进行思考时,我们跟外界的联系是被阻断的,我们接收不到外界的刺激。

所以,我们宁愿用各种方式,将空出来的闲暇时间填满,也不愿意去进行反思和思考。因为这些不断袭来的新鲜刺激,能够不断让大脑产生愉悦感。

不妨回想一下,在你终于抽出一部分闲暇时间的时候,你会怎么做?你是会用来思考,还是用来刷朋友圈、刷知乎、打王者荣耀,把它们打发掉?

很少有人会选择前者,因为前者是一种需要克服本能的行为。

然而,如果你长时间思考一个问题,最终抵达答案,那种瞬间的颤栗和喜悦,是难以言喻的。

那一刻,你会有一种感觉:一扇大门在眼前打开,一道光射了进来,一切都变得明亮。

这不是夸张。我刚工作的时候,做数字营销。那时候,我经常带着小组,反复多次地打磨一个案子,经过一次次的思考、分析、讨论和头脑风暴,最终得到一个好的创意。

那时,大家都会感觉,几天里所有的疲劳一扫而空,立刻又充满干劲地投入执行之中。

所以,那时连续做出了不错的业绩,整个小组年终评定,所有人都是最高。

但这不是最重要的。

我想说的是:对我们几个人来说,思考本身的乐趣,要甚于工作本身,更甚于各种消磨时间的方式。

我们不需要消磨时间,我们永远有事可做。

04

但这种状态,对很多人来说,可能难以实现,为什么呢?

因为,许多管理层和老板,都会要求员工工作饱和,甚至溢出。在他们的认知中,工作是不应该包含思考的,你要做的,就是干活。

但凡一项工作占用的时间稍稍长了一点,但凡被发现在思考,随着而来的,就是工作不饱和。

慢慢的,我们会开始感觉到,没有时间去深入思考,因为手上的事情太多,我们要做的,就是赶紧把它们都解决掉,这就是很多人的症结所在。

在这样的压力下,我们会按照最熟悉的路径去执行,用最熟练的方式解决问题,简而言之,就是路径依赖。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快速腾出手来,去做下一个项目,这会导致什么后果呢?

我们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变得越来越熟练,但从来没有真正突破自己,我们并没有成为行业专家,只是成为了一个高级的执行工人。

我跟很多互联网企业的经理、总监聊过,他们之中的许多人,视野其实很狭窄。

很多人还在用几年前的思路去执行,对行业的新变革、新工具,充耳不闻,这种情况是怎么造成的?

无非都是在工作的时候,一味追求快速、饱和,让自己像齿轮一样跑起来,让执行走在思维前面,并经过长时间的强化,所固化下来的结果。

他们的能力其实是不具备可迁移性的,一旦离开了熟悉的环境,便会手足无措。

但这种模式,本质上,是无法真正提升工作质量的。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只是在一直重复自己,在这种情况下,边际效用是非常低的

简而言之,我们是在不断缩减把事情做到80分的时间,提高性价比,但从来没有试图去把事情做到100分。

而后者,才是一个人,乃至一个公司,能够出类拔萃的标志。

05

那么,如何才能培养自己深度思考的能力,实现价值的提升呢?

  • 1、聚焦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

哈佛商学院的教授 Leslie Perlow,做过一个实验。

她说服波士顿咨询公司(全球三大咨询公司之一)的一个项目组,允许他们的成员,可以在每周的工作日中,挑选一天不用上班。他可以在家里工作,可以休息,可以思考,不用受到团队和客户的束缚。

起初,这个实验吓坏了所有人。包括公司高管和项目组在内,每个人都很紧张。因为这对这家公司来说,有可能造成数以百万计的损失。

但结果是什么呢?

不但客户的满意度提升了,对项目组成员的调查结果也显示,他们对工作的热情和灵感都有了一定的提升。

当然,这个实验未必能够推广,但它起码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很多时候,我们以为的忙,其实未必真的有效率。

明尼苏达大学的教授 Sophie Leroy,在一篇 2009 年的论文中,提出了认知残留的概念。

她认为:当我们被分配到多项工作时,这些工作会停留在我们的思维中,我们会在潜意识里想着如何把它们做好,从而抢占了我们的心智资源。

这导致什么呢?

我们花在每一项工作上面的注意力会降低,难以进入专注状态,更难以实现心流,真正把工作做好。

Sophie Leroy 认为,未完成的任务,会争夺你的注意力。你会容易走神,时不时陷入无意识的分心(ruminations)。严重的话,可能造成焦虑。

简而言之:我们希望在短时间内做到更多的事情,但导致的结果,就是每一件事情都做得不够好。

改变这种现象的方法,就是找到真正重要的事情,并深入地去练习和思考,将它做到极致。

所以,无论多忙,我也建议你,每天抽出至少一两个小时的时间,不受外部干扰,摒弃所有杂念和琐事,专注在你认为最重要的事情上面,去深入地思考和练习。

很多人认为,上班就是为了挣钱,下班后还动脑子,多累啊,休息娱乐不好吗?

但我要告诉你:你的一天里面,其他的时间都是被动的,只有这段真正聚焦、专注的时间,才是你这一天最有价值的部分。

否则,你就只是在谋生而已。

06

  • 2、掌握正确的思考方法

很多人反复执着于同一个问题,找不到答案,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的思考,是不得法的。

举个例子。我经常碰到这样的问题:

  • 我不知道我喜欢什么,怎么办?

  • 我不知道我擅长什么,怎么办?

  • 我不知道可以做什么工作,怎么办?

这种情况,只有两种可能。一是根本没有思考,二是思考了,但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为什么呢?

因为如果你真的进行过思考,那其实是不应该有开放性问题的,你应该能够将它们转化成封闭性问题。

因为,所有的开放性问题,其实都可以通过思考,一步步缩小范围,重新定位到关键信息。

你会知道,自己需要获取什么信息,来解答这些问题,比如:XX行业有哪些基础岗位,一般有些什么要求?

然后再对比自己的条件。就是一个比较合适的封闭性问题,这就是一种思考的方法。

同样,前面讲过的假设驱动,以及我自己常用的外部化、视觉化,也是很有效的思考方法。

07

  • 3、不断反思和复盘

复盘思维的重要性,提到多高都不为过,为什么呢?

因为,你所有的经验和教训,只有通过复盘,进行整理,把它们内化成自己的能力,成为自己的本能,才算真正获得了提升。

自我提升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地从行为中获取经验,再通过复盘,去修正下一步行为,周而复始,不断迭代向上。

那么,如何更好地复盘呢?

很重要的一点是:复盘时,要针对一个点,不断地追问为什么,直到没法再继续深入为止。

例如:为什么今天的工作没有做好?

因为没有事先弄清楚标准流程。

那么,你就应该继续追问:为什么没有事先弄清楚标准?是因为没有时间,还是自己不够重视,还是不知道如何获取相关信息?

如果是不够重视,那么,为什么不够重视?我在执行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我是通过哪些因素来判断优先级的?是这些因素不正确,还是我对这项工作的理解不到位?

诸如此类,一步步深入,剖析自己的信念,这样,你才能真正发现,自己的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接下去,就是把原因,转化为行动,记入笔记,时时翻看,提醒自己。

坚持这几点,并逐渐内化成为习惯,你会发现,深度思考是有力量的。

它将稳健而坚决扩大你的认知边界,不断推动你上升。

(0)

相关推荐

  • 景淑:深度思考前的盲目勤奋,注定是吃力不讨好的徒劳

    关注 这是三味淑屋原创文章 - 第851篇 - 景淑反思日记503天 2021年9月25日 01. 光往前跑, 忘了抬头看路了 记得自己初入职场时,看到身边人很优秀,特别是隔壁部门的总监,长得漂亮,口 ...

  • 你看透本质的时间,决定了你的命运丨三个方法培养深度思考能力

    电影<教父>中有句经典台词,"花半秒钟就能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为什么同样都是生活在地球上,接受着义务教育,有的人 ...

  • 如何培养深度思考的能力?这是最好的答案

    如果不再思考,即使你的生活多么忙多么累,也只是谋生而已! 会思考的人,是保持对生活和自己热爱的人,一起做一个会思考的人吧! 因为会思考对我们来说无比重要,以下几点分享给大家,希望帮助每一个需要的人. ...

  • 这才是培养深度思考能力的最佳方式

    作者:格总 来源:格总在人间(ID:I-Gargamel) 导语 人生最大的悲伤,莫过于缺乏深度思考.要知道,有价值.有效的勤奋和努力,往往建立在深度思考之上,没有深度思考的勤奋,往往都在做无用功.这 ...

  • 怎样培养深度思考能力?

    认知进化,思维模型.刻意练习者 正高.<思维模型练习> 年度日更栏目 beta 365/ 298 篇 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 和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 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

  • 【学点哲学】如何培养你的深度思考能力?

    让知识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阅读与创作 [学点哲学] 如何培养你的深度思考能力? 作者:格  总     我首先要说,思考能力不是天生的,你们同意吗?     它是一种后天习得的能力,跟肌肉一样,越练才 ...

  • 如何培养你的深度思考能力?

    深度思考的过程,就是自我确定的过程.当外部环境越来越不确定的时候,我们需要有强大而稳固的深度思考框架与习惯,从而通过增强自我的真实力量感来提升目标实现的确定性,而非随波逐流. --女同事说 文章来源: ...

  • 一个人的深度思考能力,是如何培养起来的?

    人生最大的悲伤,莫过于缺乏深度思考.要知道,有价值.有效的勤奋和努力,往往建立在深度思考之上,没有深度思考的勤奋,往往都在做无用功.这篇文章与你聊聊,如何提高培养你的深度思考的能力. 作者:格总 来源 ...

  • 如何培养你的深度思考能力?(3300字干货,干得发烫)

    这是 格总在人间 的第443篇原创 我首先要说思考能力不是天生的,你们同意吗? 它是一种后天习得的能力,跟肌肉一样,越练才会越强,不练少练会退化. 明白了这个,有些同学喜欢给自己贴标签,什么" ...

  • 如何培养深度思考的能力?这里有你需要的方法

    事情来了就做,很少去想为什么做,怎么做,以及做了之后想得到什么结果? 笃信天道酬勤,大部分时间用来埋头苦干,却鲜少抬头看路? 习惯于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事实上,任何深度思考前的盲目勤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