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之役后,朱棣派人抓来原山东布政使、兵...

靖难之役后,朱棣派人抓来原山东布政使、兵部尚书铁铉,这人曾让他吃尽苦头。铁铉见到朱棣,却毫无畏惧,挺直腰,大声骂他乱臣贼子。愤怒的朱棣令人割下铁铉的耳朵、鼻子,煮熟后塞到他口中,问他滋味如何。铁铉正声道,忠臣的肉有什么不好吃?

朱棣见铁铉还不屈服,当场下令架油锅把铁铉炸了。面对如此惨烈的酷刑,铁铉坦然赴死。闻着大殿上充斥的焦糊气味,朱棣冷冷地说:“活着的时候你不拜我,现在炸成骨头也得让你拜我!”于是行刑的人赶紧把铁铉的骨架用铁棒夹着令其转身。没想到此时油锅中一声爆响,热油从锅中飞溅出来,把行刑的人烫得无法近身。铁铉的铮铮铁骨硬是没有转过身,他就是死了也没向朱棣屈服。

铁铉本是个读书人,在朱棣造反前,他一直在大明朝里都只是个文官。他聪明敏捷,熟通经史,审理案件特别准确,其才干还得到过对大臣颇为挑剔的朱元璋的赏识,曾被朱元璋亲赐“鼎石”作为他的字。

在燕王朱棣起兵造反时,铁铉的官职是山东参政,他主要负责为朝廷平叛大军督运粮草,就是做后勤补给工作,就本身职务来说,对于平叛之事,他并不是主力。

奈何建文皇帝朱允炆在选人用人上真的欠火候,文官重用黄子澄、方孝孺这样虽博学却迂腐的人,平叛主帅选了个虚有其表的李景隆,一个能让朱棣笑死的人。结果这家伙带着皇帝的军队与朱棣的叛军一触即溃,更不要脸的是,这个李景隆还扔下败军自己逃跑了。

眼见吃了败仗,主帅又跑路,朝廷的士兵就如一盘散沙,立刻开始四散逃逸。眼见朝廷军事失利,本来负责督运粮草的铁铉挺身而出,收拢逃逸的残兵,组织愿意抗战的百姓,急急地赶赴即将被围的济南城。

很快,燕王朱棣兵临城下。他先向铁铉劝降,铁铉不理,朱棣只得硬攻。本来照朱棣的想法,这场攻城战应该很容易,毕竟之前他和正牌武官李景隆带领的军队打得就是势如破竹。现在这么一个从没打过仗的文官,带着一群残兵,自然是不在话下。

结果没想到,铁铉这个读书人真是厉害,硬是把一群残兵整肃得勇武刚强,这座济南城围攻了三个月都打不下来。眼见着进兵受阻,朱棣狠下心来,准备挖开黄河大堤,引黄河水倒灌济南城。可这么一来,不止军队,全城的老百姓也要遭殃。

铁铉于是想出一计,准备以诈降来诱杀朱棣。铁铉假意率众归降,又暗中派人在城门上设置了千斤闸。燕王朱棣果然中计,大喜过望,毕竟造反耗费太大,苦苦支撑这么久,燕军已是疲极。如果得到济南城,即可割断南北,占有整个中原。于是朱棣高高兴兴地骑着马进城准备受降,或许真的他有天命在身,那个设置的千斤闸机关竟然砸偏了,只砸烂了他的马头。朱棣知道是计,赶紧跑了。

回去后的朱棣觉得自己被人耍了,大怒,发重兵围城,并架起数门大炮火力攻击。火炮的威力还是巨大的,这一番猛攻,济南城真的危险了。危机之时,铁铉灵机一动,叫人把写着朱元璋神主灵位的木牌高挂在几处城头。朱棣一看,气得差点吐血。这木牌虽没啥用,但是自己这个造反打的是“清君侧”的旗号,自己称的是奉自己爹朱元璋的遗命,那这先帝爷还是得敬着的,尤其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总不能拿炮去轰了老爹的灵牌吧,那不是师出无名了吗。于是朱棣只有憋着一口气,停了炮火。

在两军相持之间,铁铉也不让朱棣闲着,他又组织人去袭扰燕军,形式就有点像我们的游击队,小股作战,灵活驱动,搞得朱棣不胜其扰。最终,朱棣终于认识到,只要有这个铁铉在,他就攻不下这个济南城,他也不想再在这里多耗时间和兵力了,于是撤兵改道绕过济南,继续向南推进。

铁铉打败了朱棣,这让朱允炆这边的军队士气大振,朱允炆很高兴,封铁铉为兵部尚书。这次在铁铉的庇护下,免受刀兵之苦的济南城百姓对铁铉十分崇敬和感激,他们尊铁铉为“城神”。

不过最终还是燕王朱棣打赢了朱允炆,他最终攻占南京,自立为帝,改年号为永乐。铁铉依然不肯对朱棣投降,朱棣用酷刑也依然不能使铁铉屈服,盛怒的朱棣终于残忍地将他处死,时年37岁。铁铉死后,他的父母妻子都被发落,下场凄惨。

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铁铉却让世人看到,一个读书人身上的勇敢刚毅、聪慧决断和铮铮铁骨。或许以现代人的观点来看,朱棣和朱允炆的斗争只是皇族内部关于权利的斗争,但是,在当时以铁铉为代表的那些人看来,这就是由叛军发起的亡国之祸。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他们感大义,有担当,在国将破时,他们挺身而出,可以付出一切,只为心中的浩然正气。

铁铉虽死,但他的气节却一直为后人所传颂。就在明代中后期,就有官府为铁铉塑像,设立祀位。后世君王也多赞他慷慨忠义。直到现在,在山东仍有很多“铁公祠 ”,济南人民世代供奉铁铉,永远缅怀这位忠于职守、誓死卫城的大明忠臣。#哪些名人让你印象深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