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视频】看小伙如何制作氢气发生器,初中化学还记得吗

重点来了

这里的原理非常简单,用到的是初中知识——电解水实验。我们顺便回顾一下电解水的有关知识吧!
1、电解水实验装置示意图
也可以用下图图1的实验装置
2、实验现象:通电后,两电极上都有大量的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正极所产生的气体与负极所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约为1:2。
3、气体检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正极产生的气体中,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将燃着的木条靠近负极产生的气体,负极产生的气体能够燃烧,火焰呈淡蓝色,且罩在火焰上方的干而冷的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证明负极生成的气体是氢气。
4、实验结论:

①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其化学反应原理可以用图2的示意图来表示。

水分子在通电条件下分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通过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原子通过重新组合形成氧分子。

②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知识延伸

1、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稀硫酸

2、现象要点:“正氧一负氢二”。 V氢气:V氧气=2:1。描述体积比时要注意比例顺序。

3、在实验中,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1。主要原因是:

a.由于氢气与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同,在相同条件下,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比氢气大;

b.在电解水过程中会有副反应发生,消耗了氧气,使氧气的体积比理论值低。

【视频讲解】

视频中用两排的螺丝钉分别做正极和负极,电极与液体的接触面积比较大,因此产生气体的速率比较大。
实验中一般不采用电解纯水,因为导电能力比较差,电解速率就比较慢。我们通常要往水中加入电解质氢氧化钠(NaOH)或者硫酸来增强它的导电性。如果加入食盐或者氯化钠(NaCl)可不可以?答案是可以的,不过,产生氢气的同时还有有毒的氯气产生,不建议加。
电解水的实验是九年级化学第4单元第3节——“水的组成”的实验知识,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到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的水,居然是只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这个实验,我们在家都可以自己动手做,简单的话,只需要找两颗5号电池,两跟导线,两颗铁钉做电极,用纯碱或者小苏打溶解到自来水中配成溶液,就可以组装实验了。如果要收集电极产生的氢气,就要准备好试管或者集气瓶之类的容器了。不过,危老师对氧气更有兴趣,还可以做木炭、铁丝等燃烧实验呢。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