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河这些老地方,是否能触动你的心房...
岭秀兴安 大美甘河
老地方都很沧桑。时隔多年,甘河许多老地方早已变得面目全非。但每当身临其境,我们总能一眼看出老地方当年的模样,正如歌中所唱的那样:许过的誓言还在老地方,经过多少风吹雨打还记得;有过的回忆还在老地方,走到岁月的尽头也会陪着我……
甘河电影院已经拆了,变成门市楼了,以后见不到了,没拆时经常路过突然就拆了,还真有点舍不得。我还清晰地记得小时候在电影院看过的电影《世上只有妈妈好》,哭的稀里哗啦的,我还记得以前看电影,就在门口买包瓜子,散称,报纸包着,吃得那么香……
摄影:王瑞臣
摄影:隋海涛
森铁为林业的开发建设做出重大贡献,不仅运输了大量木材,而且在旅客、物资运输和文化交流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甘河局森铁全线最多时设甘河、伊斯罕、新福村、库中、库西、库尔滨、兴滨、奇力滨、古鲁耐、源江、乌里依特、甘源12个车站。
”母校有一点不同于母亲,母亲是会衰老的,而母校却永远青春”。 站在母校前,我们不是初来者,也不是最后道别的人。就像游子从来没有离开过母亲的视线一样,我们每天都在奔跑中忙碌,在忙碌中狂热,可面对母校的时候心是温润平静的,就像一个孩子对母亲的深情诉说,母爱的叮咛如春风化雨般的给了我们不竭的动力,母校教诲馈赠我们更多的是立德、立身、立言、立信。
北大河不大,记得小时候很多淘小子在北大河洗澡,那个惬意劲不知要快乐和自由多少倍了!冬天孩子们在北大河滑冰,总是忘记了回家。我们把生命已经融入了家乡的北大河,对北大河的眷念,对家乡的挚爱,源于大自然的伟力,特别是远离甘河的人们,一想起甘河就能想到北大河,想起慈祥的父母亲,在我们的眼里,北大河永远闪烁着虔诚感激生命的色彩,在我们的心中,它是流淌在我们心里的歌!
少不经事时,南窑地曾经是我们这些孩子娱乐的天堂,这样名不见经传的地方一年四季印刻着兴安季节的痕迹,春季芳草萋萋,百鸟鸣唱;夏季野花吐蕊,松脂飘香;秋季漫山金黄,家禽嬉戏;冬季冰雪晶莹,原驰蜡象。最难忘的是我们曾经在这采过都柿、打过猪草、还烧过土豆。在南窑地上俯瞰甘河全景,或远或近,都是那样地熟悉。
岁月如歌,征途如虹。甘河林业局贮木场,见证了大兴安岭的辉煌,凝聚了贮木人的忠情赤胆。而今,站在空旷的贮木场内,如山的楞垛没有了,运输木材的铁路专用线在白雪的映衬下更显安静,绞盘机房静静地伫立在哪里,默默矗立着的架杆似乎在向人们无声的诉说着贮木人那渐行渐远的往事……
1978年到1984年期间,甘河地区的木材产量一直保持在大约30万立方米~40万立方米。1985年,甘河林业局的规模和生产能力达到顶峰,年生产木材42万立方米,加工锯材近8万立方米,生产纤维板超过2.2万立方米。此后十余年里该地区木材产量维持在30万立方米左右。因为木材资源的优势,甘河镇的木材附属产业也曾经盛极一时。真正地浓缩了林业人艰苦奋斗、勇于创业的精神内核,世人也不要忘记板厂人曾经的为工业化建设做出的贡献,因为,这些贡献同样也是难以磨灭的......
甘河百货大楼会把我们往年那些陈年往事慢慢牵出来,在百货大楼不高的楼层上,我们只见街上车水马龙,人山人海,购物的人群密密麻麻的的挤在一起,柜台的百货琳琅满目,摆放整齐,大件商品有彩电、冰箱,小到针线纽扣,应尽应有,老百姓需要的东西在这里都买的到。它曾陪伴着甘河这个林城小镇成长和成熟,人们也见证了它的繁华和没落,它守护着甘河小镇老百姓的生活,是一个时代的留声机,也曾是甘河人不弃的老友。
甘河新区平房是比较廉价的房子,美好的记忆却住进了甘河人的心房,听老辈人说,买不起房子就去新区,新区则多是旧房子,忘不了新区那边大烟囱,老五小,我们更愿意把平房区的“平房”一词说解为'平房'取“平”,是“太平”、“和平”、“和谐”之意,是啊,那些年日子虽然苦,但是生活很甜,日子因为有了廉价的平房,更加安贫乐道,满满的慰藉感。
摄影:隋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