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生活》-80【三十二堡】
这是一个特殊的村名,位于右卫镇西南的桦林山上,得名于明长城进入右玉境内的第三十二个敌楼。资料上描述外长城在三十二一带,多次出现之字形,宽厚的墙体、极具美感的线条,再加上或明或暗的光影效果,很是入画。
特意选择大寒之日,驱车向三十二堡出发,只为欣赏朔北的苍茫寂寥,感悟边墙曾经的辉煌或悲凉。从右卫镇出发,不到一公里已然是天苍苍 野茫茫的塞北景象,呼啸的风掠过地面的积雪,形成了云雾一般的地毡,车子行走其中宛若仙境漫游。
路是黄土路,在田野中延伸,偶尔有树站在高处的土丘上,如守护旷野的战士,孤傲而倔强。路在山脚处被大雪阻断,风中两个小时,徒步翻越近五公里,终于看到了长城的蜿蜒。
路的尽头有沟,沟中有一眼清泉,严寒中热气腾腾,正是这泉水的缘故,才有了沿沟壑散落的村庄。村子不大,很多房屋已经破败坍塌,几条狗狂吠着奔来,率先招呼着我这不速之客。叫声又引来更多的狗,它们成半包围状态驱赶着,我仓促应对,手忙脚乱,直到村民赶来驱散,才恢复镇定。
村里只有三户人家七个人坚守着过去的岁月,他们是明代“军屯”制下的军人后代。(明朝采用“军屯”政策,派遣士兵在长城关堡处垦荒种田以供军用。)几百年间,这些军人的后裔在长城脚下繁衍生息,形成了一个个颇具特色的古村落,三十二堡便是这样的村庄。
战马的嘶鸣已经远去,刀枪剑戟已然锈迹斑斑,消失在黄土深处。一切都已成为过往,只有戍边者的后人们依旧守护着残缺土堆绵延而成的边墙,在风中对话着先人的心酸,呜咽如羌笛柔情,倾诉着无奈的坚守故事。
午饭在一个老人的家里解决,老人胳膊疼没办法和面,热情的帮我拿出了面粉和土豆,边做饭边唠嗑,看似轻松的话语中却表述着太多的不忍离去,孩子们虽然都搬去了生活条件较好的镇上,日子过的也不尽如人意,老人们不想过去添加负担,也不忍离开看惯了的边墙。土豆烩面做好了,老人边吃边夸做的好吃。
告别老人,去看长城。长城就在村庄后的山梁上,夯土是这段长城主要的构筑形式,夯土墙是以木板作模,内填粘土或灰石,层层用杵夯实修筑成的,每一米造价约为一两银子。这种技术也用于房屋建设,四面夯土,盖以青瓦屋顶,便可遮风挡雨。
明长城是明朝在北部地区修筑的军事防御工程,亦称边墙,明朝在“外边”长城之外,还修筑了“内边”长城和“内三关”长城。我走在长城脚下,抚摸着依旧坚硬的墙体,心生感慨,这高大、绵延、层叠的防御系统建成百年期间,依旧不能阻挡异族的南下,很快便被满清所替代。
我们可以回看明朝那些事,土木之变后,明王朝再也没有能力对蒙古族各部进行大规模的远征了,只有更大规模的修建长城防御体系,这也是由盛转衰的开始,即便是有了九边重镇,面对外敌上万规模的进攻,边墙也只能尴尬地屹立风中,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到了清.嘉靖时期只剩下烧荒捣巢赶马与防明人的用处。
回程的路上,思考着长城的功用。长城可以减少敌方小规模部队的入侵和奸细渗透的频次。另外在经济上,长城由一座座关隘组成,隔绝了南北之间的贸易往来,起到了贸易禁运的作用。长城在冷兵器时代确实巍峨高大,但是,再高大的城墙依旧无法改变国力衰败后的灭亡,真正的长城是国富民强,实力雄厚。只有建立在心中的长城才是抵御外敌最好的良方。国强民健,威名远播,才能令窥视贼寇闻风丧胆,止步千里之外。
三十二堡淹没在群山之中,也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之中。边墙已然成为一段历史,那些戍边的人也应该寻求更适合他们生存的地方。回望苍茫,心有不忍,但历史的更替又有谁能抵挡。
大山期待您的关注
这将是我坚持行文最大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