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脉法在临床中的重要性
作者:朱志宏(韵溪)
每个人活在世上都是不容易的,难免有各种压力:朋友的、夫妻的、孩子的、父母的;难免有各种情绪:沮丧的、郁闷的;各种精神状态:消极的、抑郁的、焦虑的。其实这些同样适用于孩子,孩子的情绪很容易被忽略。很多人觉得小孩只要吃好穿好就行了,不会有什么情绪。其实,从小的层面说心理情绪会直接影响的孩子的身体健康,往大了说,不良情绪会影响孩子一生。
中医自古就有喜怒忧思惊恐悲的七情致病。《黄帝内经-素问》上工治未病,中工治欲病,下工治已病。说的是高明的医生能够在疾病未发之时及早发现端儿进行干预,防微杜渐,使得疾病在萌芽状态就得到截断。
上工治病要从心入手。小孩常见病主要是外感病,大病在目前的医学水平并不能真正有效治愈,而这一疾病的根源却是因为缺少一份爱,又或者是因为对某个人的怨恨,又或者是因为一份深深的不安和害怕。
这种情况,不能只停留在症状表面,应该进行一次深度对话,心与心的沟通。当然,这是不容易的。治病的大夫又成了当下的心理医生。
我虽然不是专攻儿科,但我这里也着实来过不少小孩,从小孩的身上都能看到父母的健康和性情,小孩只是一个缩影,毕竟他/她都是来自生养的父母。
小孩的问题都比较单纯和简单,也比较好治疗。可是有些反复生病的孩子,父母也搞不清楚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其实根源通过摸脉就知道了,儿童心理脉法是很重要的。虽然治疗孩子的病就几服药,如果同时跟父母沟通一下,让他们更了解自己的孩子,对孩子的健康来说,都是有益的。我看儿童病的发心和愿望便是如此。
一个缺少父母爱的孩子,一种寄人篱下的怯情
一次接诊,摸完这个孩子的脉,我的心里就冒出前面标题的半句话(儿童心理脉)。这个孩子内向、不自信、孤独感、对抗父母,而且她有一颗受伤而脆弱的心,这个脉象让我有点心痛。当时的情景我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这是一个9岁多的女孩,是个老病号,经人介绍爸爸陪着过来看大夫的。女孩长得很有灵气,看起来有点内向,但是一问一答条理清晰,是个很好的苗子,好好培养,将来是不错的。
摸脉的时候我就问她:是不是容易头晕,食欲也不太好,爱生闷气,生气了不太想吃饭?是不是肚脐周围容易痛?夏天吃凉的多?大便干?身上容易痒?睡觉爱踢被子?我笑着问,是不是还有时候一个人偷偷地哭?
孩子都回答是,并且还详细的告诉了我什么情况下容易头晕、肚脐周围疼的时间、大便干燥的情况。一问一答流利,逻辑清晰,也没有什么胆怯或者害羞。
我就给她开了药方,并且跟她说:阿姨给你开的这个药有点难喝,但是对身体有好处,有点苦你能喝吗?她很爽快地就说:可以。
我心里对这个小姑娘有些喜欢和好感。我跟她说:你在学校受了什么委屈,记得回去跟爸爸妈妈说说,你心里会好受点。女孩没说话,她爸接过话说,她从来不跟我们说学校发生的事情。
我把孩子支出去,让老病号带着孩子去抓药。然后我问孩子爸爸:她是不是小时候跟父母分开过?
这位爸爸看着我,楞了那么几秒,迟疑地回答说:是。并且说,她现在就在外头住,每个周末才回家。
我说:这个小孩很聪明,好好培养还是不错的。孩子脉象上很多委屈,明显缺少父母的关爱,还是尽可能把孩子接回来住在一起,要不然太孤独,对她成长不好。我接着说,我们每个人都有小的时候,您小的时候如果不跟父母一起,心里肯定也特别难受,是不是?
她爸爸看了我一点说:我也知道,但我们也没有办法,这是她自己的决定。以前住通州,现在搬到这边了,孩子上学太远。我就问她了,给你两个选择,一个是回老家,一个是不能跟我们住一起,要住通州。孩子选择了住在通州。
我沉默了一下,孩子这么选择肯定有她的道理。如果选择回老家,离父母不是更远?选择通州,至少和父母都在北京,而且每周还能看到父母。
我又问:她在通州住哪里?
她爸爸说:住在一个同学家里。
我沉思,虽然年纪相仿,也有习惯上的不同,虽然是好朋友,难免也会意见不同。而且住在别人家,难免觉得不自在。有道是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狗窝。自己家里更自在。
我问她爸爸:您没发现孩子显得有点孤僻,不爱说话,还比较固执?
她爸爸说:是啊,一回家就跟我们对着干,不听话,也不爱说话。
我想这明显是对抗行为,便问:她还有个弟弟?
她爸爸说,有个1岁的妹妹。
我就明白了。1岁的妹妹肯定吸引到爸爸妈妈更多的关注和照顾,所以她有一种不受关爱的感觉,她的对抗行为也是为了得到爸妈更多的注意力。一旦她觉得父母不爱自己的时候,就会忽略是因为妹妹更小、更需要父母照顾这个事理,而固执地认为,就是不爱自己。
所以我又开导爸爸:想办法一定要把孩子接回来住在一起。中国人不像外国人把“爱”挂在嘴边,每天见到孩子都说我爱你,而是用行动去表示爱。也许这个行动表现为挣更多的钱,为孩子吃得更好,住得更好,有钱读书,一切付出都是为了孩子。但是这个想法和行为是大人的,孩子根本不会这么想,也不理解,因为孩子的第一需求和最高需求就是和父母在一起。不能和父母在一起,不能得到父母的爱,给她什么也不是她需要的。
这是一位在北京打工的父亲,早出晚归,言谈之中知道他是位明事理的父亲。我能做的只有这些,至于最后父母能不能和孩子在一起,要看她的父母,更要看她们的机缘了。做父母也是很不容易的,养活一家人,拉扯孩子,还要学会小心翼翼不伤害到孩子的心。
结语
父母不懂爱吗?不是的,以往做父母的很少有挂在嘴上跟孩子说“我爱你”三个字,但骨子里都认为爱孩子是毋庸置疑的、是发自内心的。所以孩子也不知道父母到底爱不爱自己,只能从父母的行为上去“猜”。如果是“猜”的,那就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今天父母对自己好,便会觉得是爱自己的,明天父母严厉了或者兄弟姐妹之间发生看似不公平的事情,便会觉得父母偏心不爱自己了。所以,孩子终日生活在对“爱”的渴望中、对“爱”的质疑中,长期心中没有安全感,这种氛围是影响她将来性格和她将来身体状况的“苗圃”(诱因之一)。一切的心理或疾病,都有可能追溯到幼年时的经历。
作者介绍
朱志宏,法国留学三年,2005年毕业于法国普瓦提埃大学法律与市场营销专业,硕士学位。曾经怀揣为国内企业诊断营销战略、设计和整合企业营销策略之梦想,后梦想破灭。在法留学期间,始发觉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妙,所知不及一毫,遂开始多方阅读。2009年偶触中医,喜爱之至,遂随心性,学之习之,多方求学拜访明医,得遇多位老师悉心指导。多次跟师陕西孙曼之老师、湖北十堰余浩老师等学习,2010年北京传统医学师承指导老师北京西苑医院张东副主任医师(在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备案)。学习期间吸收了不同流派思想及学术经验,运用于中医临床,颇有心得。
我与中医的机缘
—— 朱志宏
偶然,那天认识了你,
视野豁然开朗。
多了一份执着与追求,
“探索”从此出现在我生活中。
我们相见恨晚,
但已无法回头,
逝去的时间已成定局,
只能把现在作为一个起点,
只有前进而没有回头。
山太高,须仰望而行,
启程的脚步虽迟,
我亦断然前行。
不管前进的步伐是否碰到
荆棘泥泞,
只愿我选择的道路没有绕行。
我不奢望一个莫大的契机,
但我却梦想有朝一日。
没有藤蔓供我攀附,
没有大树为我庇荫,
只要有阳光雨水,
成长就能进行。
《我与中医的机缘 —— 一个留法硕士自学中医6年的心路历程》
本书收载了作者学医六年来陆续写的一些文章,内容包括以下几部分:跟师所得篇、取象比类篇、脉法感悟篇、中医杂感篇、防微杜渐篇、临床医案篇、医案分析篇,游学札记篇 ;每篇内容看似是由没有必然联系的文章组成的,但其中贯穿着作者初识中医,学习中医,入门行医的整个心路历程,以及学习心得与临证实践。
本书作者通过记录游学经历及游学所得,展现了师带徒跟师学习的特点:快、稳、干,学得快、学得稳,能临床实干。同时将跟师所得精华部分全盘托出,通过象思维的举例及在临床辨证和诊脉中的应用,展现了一脉纯正传统中医的诊治思路。通过讲述亲身游学经历,将传统的跟师学习的优势体现出来:透、精、专,对跟师老师的思想核心、理论、临床实践吃得透、学得精、用得专。
再不点蓝字关注,机会就要飞走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