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颠的内功……

薛颠的内功体系大致分为三步:即正身法,调息法,修心法。通俗的说,即身,气,神之三调,三者贯穿于实修的终始,是密不可分的!薛颠在其《象形拳法真诠》一书中绘图列表来明示三者之间的关系,这是著者的苦心,唯恐读者不明其意。但是武学技术和内功心法,往往需要口传身授,不是文字能表述的清楚的。唐老师在传我的时候,与书中内容亦大为不同,然而将口诀传毕,书中之内容一目了然矣!首先说“正身法”。我在访道之初,曾细心观察一些实修的人,总觉得行,走,坐,卧和常人不大一样,后来经师点破,才知所谓“道不离须叟”之真意!每见一些炼功者定点入座,风雨不误,看似极有规律,但是,人这一天要工作,要生活,喜怒哀乐,营营役役,无时无刻不在受着七情六欲的贼伐,所以正式炼功的时候不可能一下子诸缘皆空,势必有所牵挂,那么每次炼功的有效时间就会大打折扣(就笔者经验,静功入坐,即便有素者,大概也须30—40分钟方能进入状态!初学者往往杂念纷飞,此起彼伏,一两个小时炼无所得也绝非稀奇!)。再者,即便如此,又有谁可以保证三百六十五天风雨无误呢?因此,“念兹,在兹,常惺惺”是内功中一个很重要的口诀!一个真正的修炼家往往炼功的随意性是很大的,只要一有闲暇,片刻之间,即收心敛息,一呼一吸,系之于命蒂,渐而久之,心,神,息皆归于气海,元气才能日积月累,固有一日“凝神气穴”,万念俱寂,“玄关”促开,丹有居室,始有“丹田”之象,內功即一日千里,归入正途!所以薛颠说:“随意法,即权变之法门也,无论行止,坐卧,车上,马上,皆可随意而练之(此法用意而练之),有一时功夫修一时道,有一刻工夫练一刻心,一日內,十二时,意所到,皆可为,偈曰:行立坐卧任呼吸,一呼一吸立丹基,唇齿着力学龟息,息字自心圣人知,四个橐籥八卦炉,不知不能立丹基。”真是天机直指!再说“调息法”。薛颠说:“呼吸者,则谓之调息也,息调则心静,息外无心,心外无息,欲得息外无心之妙,必须真调息,息调则心定,心定则神宁,神宁则心安,心安则清静,清靜则无物,无物则气行,气行则绝象,绝象则觉明,觉明则性灵,性灵则神充,神充则精凝,精凝而大道成,万象归根矣!”拋开文字上的繁冗叠复,一幅內功修炼图已经脉络清晰的展现在我们面前!何谓“精凝”?丹成之象也!薛颠文化不高,这本《象形拳法真诠》做为他的传世之作,语言干练精美,自然少不了请人润色,但內功是核心的东西,靠的是真传,外行人是创造不出来的。谭紫霄在《化书》中载有“五忘仙诀”,云:“忘形以养气,忘气以养神,忘神以养虚,忘虚以合道,忘忘则功圆。”而薛颠的內功精要不正是“五忘仙诀”最通俗的注解吗!《象形拳法真诠》中将“调息法”分为三步,要求循序渐进,自然而成。所谓“努力呼吸”即是“服气”一法,用意较重,是用武火的后天层次,然而“心为臣,息为君”,能很快排除杂念,达到心神凝定!比所谓的“一念代万念”要高明许多,习者不假一丝一毫的作做,一片淳朴,直入先天!第二步的“丹田呼吸”依书中所说很容易让读者误以为是着意吸升呼降,导气运行周天,其实不然!书中所指乃丹经上说的“取坎填离”之境界,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心肾相交”“水火既济”,此时口鼻呼吸虽在,但“吸之绵绵,呼之微微”,数分钟或十几分钟才有一次,丹田气动,橐籥初成,內气周流不间,此时內功根基已成,宿疾顿去,生理上常有饥寒不迫等不可思议的现象发生,修炼家称此为“金水河车”或“气河车”,是后天中之先天的境界。至于“体呼吸”,不如称之为“胎息”更为确切,薛颠说:“然此呼吸,实为呼吸最终之目的,最上乘之法门。”到了这个境界才是真正的先天境界,一切生理功能完全高度自动化,打破了生命体由盛转衰的自然规律,补足亏损,甚至返老还童!而河车自转,精尽气化,马阴藏相,这才算是真正的“炼精化气”了!每见有人,动辄大谈“炼精化气”,甚至自诩功臻“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以正统修炼家的眼光看来,简直是痴人说梦,令人喷饭!察中国近代武林中,也只有董海川,杜心武,孙禄堂等寥寥数人做到而矣!所以,薛颠在书中说:“故习此道者,不可不恒心努力达此境域。”第三步的“修心法”被薛颠放在了內功的后面。其实,做功夫的伊始,“修心”就要踏踏实实的贯彻进去!薛颠在书中说:“修心法者,即道成不二法门,释谓明心见性,道谓修心炼性,儒谓存心养性,其名虽殊,则理是一。”谈到“修心”,这个问题实在是太庞大了!非指专事于修炼,做人亦是如此!简单的说,修炼家对于世俗的道徳标准以及人生态度的客观认识,都可以做为广义上的“修心”的范畴。至于“三教圆融”,那是“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空”,得靠修行者真实的去体味,恐怕文字已经不能达其意了!圈里不是有一句话:命赖师传,性靠自悟吗!真正的修炼家是不会把自己禁锢在所依附的教派之中的,而一个四肢发达,大脑贫乏的赳赳武夫也永远不可能到达武学的巅峰!人之习武就如养虎在身,而这“修心”又恰如“伏虎之术”, 薛颠是沒有做到,否则就不会给自己带来了杀身之祸!五法八象会真象形者,会意也,发于外而谓之象,蕴于內而谓之意,意可蕴,亦可发,意由心出,象由性生。以主旨而论,薛颠的象形拳法并未脱离心意拳这一主干思想,而内容的精简倒与同为心意分支的蜀东金家功夫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拳法大致由桩法,五法,八象,独门器械组成,内容不多,但变化万千!桩法在象形拳法中比重不大,只有八字桩,降龙桩,伏虎桩三种。其中,八字桩与现下流行的浑元桩相似,手形上略有变化,以养气为主;而龙虎二桩为侧身炼法,下式较低,注重撐,绷,按,扭之劲,为技击所设,炼起来很吃功夫。据门內的一些老拳师讲,薛颠的那个时代,真正站桩的人不多,包括被今人追捧为“万法不离”的三体式也不例外,拳中有桩,这是个很值得令人思考的现象!五法,即飞,云,搖,晃,旋,五个可分可合的单式。下面分别介绍如下:飞法:由提水式(起式),右化身,左足不动,右足向右前方斜进步,右手手心向上,臂半曲而有挺劲,进足同时以橫力向右直出,左手橫进,手心向下,置于右肘下,松肩,坠胯,沉气,膝挺,身形略侧,目视右手中指;上动不停,右足不动,左足向前疾进一步,同时左手翻转手心向上,沿右小臂外侧拧转至右前,右手翻转手心向下,以裹合之劲沿左小臂拉至左肘下,稍定劲,左足橫向左快速移一步,同时力从足起,以臂带动身形向左橫发力,变为左化身。然后再进右足,如此反复。解析:飞法和蜀东金家功夫中“分草”一式很象,起式就是拨打抢边,另一只手封住自己中线,如果拨打成功,通常会则马上戳击敌方面部咽喉要害,戳击无效,橫力再打,进步时摔法可相机而用,与形意五形拳中的钻拳,十大真形之蛇形十分暗合。“回马枪”是飞法炼习时的回身法,但实战中却是出其不意迷惑对方或败中求胜的一记杀招,通常右化身,腾空转身,震脚发力发声,顺势矮身橫抽敌方肋下,威力惊人!云法:由提水式(起式),先将左足向前迈一步,右足不动,左手经胸前划弧伸出,变为手心向上,右手置于左肘下,手心向下。上动不停,右手沿左小臂外侧又左及右划弧至身体中线,变为手心向上,左手也由左及右划弧至右肘下,变为手心向下,双手同时略向怀中一带。同时左足跟转至右方,身体下沉,右膝盖顶在左小腿上。稍定劲,起身右足向前迈出一步,同时双手向前发力,要求脆,快,抖,弾。发力毕,双手继续划弧,沉身,进步,发力,惟方向不同,如此反复。解析:云法是一个吞吐沉浮很明显的式子,双手划弧又叫“金丝缠腕”,是典型的擒拿手法,实战中如果捉住对方手臂,随即身子后吞一沉下压,迫使对方失势,前倾失去重心,然后进步抢中,一个短发力摔出对方。本来擒拿就是近身,如果一擒不中,趁势沉身即迫得对方起不了腿,那么攻击裆腹要害,就很自然了!险是险了点,却是极狠毒的打法!摇法:由提水式(起式),左足不动,右足向前迈一步。同时,右手在上,手心向下,左手在下,手心在上,双手呈阴阳裹抱之形式提至胸前,然后由左及右划大弧形捋至右胯部,身体略向右拗,目视前方,蓄势定劲,左足依然不动,右足向左前方迈一步,同时双手由右胯向左前方极力伸出。上动不停,左足向前迈进一步,双手呈阴阳裹抱之形式由左及右划大弧形捋回至左胯部,身体略向左拗,蓄势定劲,右足不动,左足向右前方迈进一步,同时双手由左胯向左前方极力伸出。如此反复。解析:摇法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摔法!俗话说:“拳加跤,艺更高”,“半年拳不如当月跤”。河北派的拳法明显是受了保定跤的影响,一旦进身多数以“摔”结束战斗。摇法中手法的一个大捋是看似十分笨拙的一划拉,其实守中有拿,一旦得势,肩,肘,膝都可以趁机给对方以致命的打击!我曾与一拳师断手,飞法先发制人,抢边穿喉,对方一抬手招架之时,摇法大捋立即破其中线,然后右足一别,进身肩打,对方应声而仆。晃法:由提水式(起式),右足不动,左足向左斜方进步,双手同时向里扭劲,翻转成手心向上,至与胸口一齐时,向前方伸出,手臂微曲,略高于肩,如托重物状,此时腿弯臂曲,头顶身挺,目视双手。上动不停,左足向右斜进一步,双手同时尽力再向上略一托,右足随即跟上一步,进步同时双手快速落回胸前,不停,晃身摇肩,双手呈半弧形向身之两侧分开。上动不停,左足向左前方进一步,右足不动,然后双手內旋划弧变为手心向上,收至胸前变为手心斜向下,向前猛推。如此反复。解析:晃法用文字表达有些繁复,其实就是形意拳的“虎扑”,只是先“虎托”,再“虎分”,最后才是一扑,走的是“之”字形的步法。漂移不定的身法,使“虎扑”这一传统拳式,刚猛中又不乏灵动!实际运用中,“托”住了,腿膝便可以致命一击,“托”不住就“分”,头打和肩打就有用武之地,不必拘泥!旋法:旋法有两种练法,下面我们分别介绍:一种是內旋法,由起式开始,以腰带动肩,以肩带动手臂,双手在身前由內向外划弧,一手变手心向上,划弧至头的侧面,略比眉高,托劲;一手变心向下,滑弧至胯的一侧,略与腰平,撑劲。同时双足交替向前快速进步,步子要小,呈波浪形的曲线。如此反复。一种是外旋法,由起式开始,以腰带动肩,以肩带动手臂,双手在身前由外向內划弧,仍是一手托劲,一手撑劲,步法亦如前式。解析:旋法在门內又被称为“小游身八卦掌”,以身法灵动游移而见长,防中寓打,尤其适合以单斗群,薛颠在书中以太极八卦图形示之,其实也是象形取意,习者可不必拘泥,灵活运用。五法合一:五法合一是将五法贯穿起来,形成一个精悍的小套路,练时连绵不断,用时一气呵就,一势不断,式式相连,不给对方喘息之机!八象(门内又称八技),即龙,虎,马,牛,象,狮,熊,猿八个独立的技法。限于篇幅,对于八象的拳式在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有兴趣的读者可参书研究),习者须知五法乃八象之基础,八象是五法的延伸。正如五行拳与十二真形的关系一样,在河北形意拳门中,有很多前辈武师并不练十二真形,或只是根据喜好练一二式,个别是为了传承的需要才全盘继承。据唐凤华老师讲,八象里融合了华佗五禽戏的精髓,配合內功,一动一静,不单只为了技击而用,于养生延年,防病健身都有着丰富的內涵!至于薛颠传下的器械炼法,多为形意拳的刀剑枪棍,只有佛门方便铲是其独门所传,应该是灵空长老的衣砵。因为象形拳法是薛颠技艺大成之后,融合了道家內丹术,五禽戏,形意拳之精华后,自己创编的拳法,因此內容虽然不多,但体系却十分的完整,也符合“大道至简至易”的原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