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种提高免疫力的实用方法——华佗捏脊法丨上推为补虚,下推为泻实【荐】
贵在坚持,让我们一起为健康努力吧。
转载,节选:
其实很早就想写关于捏脊法的文章了,它方便、无创、安全、有效,适用范围广泛,非常适合家庭保健。捏脊疗法最早见于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治卒腹痛方》一篇中:“拈取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从龟尾至顶乃止,未愈更为之”,其中的捏脊骨皮就是我们所说的捏脊法。原文是用于治疗成人腹痛的,后于明清时期将其用于小儿推拿治疗疳积、小儿腹泻、夜啼等疾病,并日趋成熟,所以至今为止捏脊法在小儿科中应用最多。其实捏脊法在成人调理亚健康、调治慢性病方面也大有可为。对于虚性体质常见的疲乏、消瘦、失眠、食欲不佳、消化不良、怕冷、易感冒、肩背腰疼痛都有很好的效果,各种文献报道中的适用范围则更为广泛,将它誉为调理虚性体质的“金钥匙”也不为过。
捏脊法主要作用于各脏腑背俞穴(即足太阳膀胱经循行在背部的俞穴)、督脉循行在背部的各穴和华佗夹脊穴(部分背俞穴见附图)。督脉为“阳经之海”,故其统摄一身之阳,全身阳气的运行无不与之有关。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肾俞等各脏腑背俞穴均在背部膀胱经上。捏脊疗法通过对督脉及五脏背俞穴的刺激,可以达到调整阴阳,调和气血,恢复脏腑功能的作用。
以现代医学的理论解释,脊柱两侧是脊髓通向躯体各脏器、组织发出神经根的地方和通道,人体的植物神经节、干,主要分布于脊柱两侧。捏脊疗法通过对这些神经节、干的刺激,借助神经、体液因素来调整内脏功能,从而达到增强体质治病保健的目的。
捏脊法的操作方法:
一、每晚睡前施治,受术者最好空腹。
二、先用双手拇指及食指夹起尾椎两旁的皮下组织,食指及中指在前导引,拇指下压并往前推,一松一紧,由腰部开始往肩颈部有规律地捏。最好不要中途间断,以利经气流通。
三、到颈部时算作一次完成,再重覆第一步,由尾椎往上捏脊,每晚由下而上捏六遍,背部轻松感,第二天晨起通体舒畅。一开始经络阻止严重者在捏完后的几天内,背部还会有疼痛感,但会越来越轻松,不必担心。
四、遇到肌肉僵硬、阻塞严重的情况,被捏者可能会疼痛难忍,此时可力度稍减或稍停片刻(但手指不可放开)。
五、大人小孩均可捏,小婴儿则建议用食指及中指沿脊椎两旁按摩即可。
随着时间的推移疼痛感会消失,舒适感增加,坚持每天或经常捏脊,可以疏通经络,调节脏腑,可以起到很好的日常保健作用。
儿童应用方法:
1.在温暖、安静、空气新鲜的房间,宝宝暴露背部和腰骶部。如果室温过低,妈妈可将手伸在宝宝的衣服下操作。
2.妈妈先用干净暖和、指甲短滑的双手,在宝宝的腰背部轻轻推摩数遍。
3.然后根据年龄不同,采用不同类型的捏脊方法。
(1)出生两个月以内的宝宝,轻轻捏脊1到2遍,如果宝宝拒绝就停止。
(2)3个月到1岁的宝宝可以捏脊3到5遍。
(3)1岁到3岁的宝宝可以捏脊6到9遍。捏至最后一遍时每捏三次增加一个较重的提拉动作,谓之“捏三提一”法。同时沿脊柱两侧的膀胱经进行操作,每侧线反复操作5-7遍。
捏脊法可以天天操作,也可以隔天操作。
(4)3岁以上的孩子,除了上述捏脊方法外,也可以采用横式捏脊法:妈妈从宝宝背部一侧横捏到另一侧,从上往下,反复操作5到7遍。
清晨一般没有充裕的时间来做,多数bbmm都要上班,孩子要上学,天冷了,还可能赖床,所以还是晚上临睡前做比较好,感觉洗完澡做更舒服,而且大人也能互相做,还能增加夫妻感情呢。
我儿子从出生就用此法,出发点是调理脾胃,四年下来很不错的。孩子有时喊痛,可是很舒服,小的时候有时是笑着哭着捏,现在还经常在睡觉前提醒我还没有捏背呢。
给孩子使用此法,可以先在背上涂一点点润肤油,增加润滑性,减少疼痛。每天两遍就行,天气的原因,我们一般在是洗澡后捏,大概一周两次。
还有一点,家长要狠得下心来,习惯就好了。在医院给孩子涅脊通常不让家长在旁边看着,孩子的哭声也是撕心裂肺的。如果不想让孩子被病痛折磨,家长还要配合的。
关于“捏脊法”方向的补充
捏脊法最早应用于治疗调理儿童的虚证,而大多数儿童的疾病都源于阳气不足造成的,其原因在于:
个人总结:捏脊法自下而上为“补”,自上而下为“泄”,儿童的日常保健和治疗多数的虚证疾病,诸如消化不良,消瘦,腹泻、睡眠质量差,脾气噪爱哭闹,自下而上。若有急性发热性疾病,如急性扁桃体炎,感冒伴发烧宜自上而下,以利宣泄。成人保健尤其对体虚者宜“补”,即自下而上,若患疾病,除上面讲到的宜自上而下,其它的应辨明虚实,辩证施行。
1.预备。关键字:温暖、平和、润滑。
温暖的环境不说了,bbmm都会有自己的办法,受法者平卧,腹部可略垫高(便于施法),受法者应处于平和状态,太兴奋(儿童)不利于气的引导,可轻摩背部,使其呼吸平稳,全身放松,顺便可涂抹些润肤油。
2.施法。关键字:轻柔、快捷、连贯。
力度以能捏起和能捻动即可,提拉时稍加大,起点就在骶尾部皮肤平整最低点,不必强求长强穴,终点就在低头时的颈部最突出点(大椎穴)。拇指的动作要点是压、推,保持不要离开脊背。食、中指的动作要点是捏、捻、松如此往复,食指为主,中指为辅,整个动作就像波浪一样起伏,连绵不断。
3.结束。关键字:趋轻、趋缓、趋静。
施法结束双拇指腹沿脊柱两侧自上而下推脊三次,力度逐渐趋轻,速度逐渐趋缓,结束于了无声息,宝宝即可安然入睡。
刚开始有点不顺手,多做几次就能逐渐连贯了,不要轻易放弃喔,这个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的方法可是纯“绿色”啊。
平日工作时也因此与同事聊此话题较多,进一步知道捏脊法在治疗疾病中的运用,碰巧参加学术会议时知道有同行在做捏脊法的课题,收获颇丰,自己总结了一下,介绍给喜欢捏脊法的bbmm。因为是推广在家庭使用,注重简单可行,尽量免去复杂专业的手法,所以主要用于日常保健、预防和轻症患者,施术无效或病情加重还是专业医治为宜。同时中医一向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各家手法不尽相同,更有反其道而行之,但殊途同归,遇有类似情况不必执着,择一而行。
捏脊法临床实战一:小儿咳嗽
小儿肺为娇脏,主一身之表。小儿鼻腔短小,粘膜血管丰富,没有鼻毛,易于感染病毒细菌。外邪侵袭,首先犯肺,肺气失宣上逆为咳。其为外感咳嗽,表现为:咳嗽有痰,鼻塞流涕,头痛、恶心、畏寒发热,无汗或有汗,或有咽痒咽痛,痰白或黄稠,舌苔薄脉浮。外感咳嗽多为实证。
若小儿体弱,久病致肺气虚弱,气机不利则肺气失宣,开合失度,津液停积而为痰,见气短而咳;若脾失健运,不能化谷水为精微,反酿为痰,上储于肺,壅塞肺道而咳。其为内伤咳嗽,表现为:久咳气短,有痰或无痰,胸闷,自汗或盗汗,面色无华,神疲乏力,形体消瘦,食欲不振,夜寐差,舌淡苔薄白,脉沉细乏力,指纹淡红。内伤咳嗽多为虚证。
治疗:外感咳嗽
治疗原则:宣肺止咳,疏风解表。
手法:常规捏脊法3-5遍,从大椎穴捏向长强穴,重提重按肺俞、小肠俞、大椎穴,配合推脊从大椎推向长强30-50次,若患儿高热体虚,不能耐受捏脊,则仅推脊80-100次即可,待体温下降再施以捏脊。
内伤咳嗽
治疗原则:健脾养肺,止咳化痰。
手法:常规捏脊法6遍,从长强捏向大椎,手法和缓柔轻,从第三遍时加重对脾俞、肺俞的提拉,捏完一遍后按揉脾俞、肺俞及肾俞5-7下以加强健脾作用。
附1:各俞穴体表位置:
人体颈椎7节(C),胸椎12节(T),腰椎5节(L),第七颈椎棘突下即为大椎穴,以此点为参照即可找到各俞穴位置。
肺俞:T3 心俞:T5 膈俞:T7 肝俞:T9 胆俞:T10 脾俞:T11 胃俞:T12 三焦俞:L1 肾俞:L2 气海俞:L3
大肠俞:L4 关元俞:L5
以上俞穴均为相应棘突下旁开1.5寸
附2:推脊手法:沿脊柱两侧自大椎穴推向长强穴,小儿可单手食、中指分开用指腹沿脊柱推,较大儿童和成人可双手食中指并拢或双拇沿脊柱推。
支气管哮喘的治疗较难,不易根治,除了发作期间宜西医治疗,快速控制症状,缓解期的防治就很重要。捏脊法对哮喘的预防有很好的效果,可以调整全身脏腑气血运行,培补元气,强健身体,达到扶正固本,防患于未然的目的。有报道捏脊法在防治哮喘的总有效率达到85%以上。
哮喘重在缓解期的防治,捏脊法不治已病治未病。
治疗原则:降气化痰,平喘。
手法:常规捏脊法,长强至大椎5-10遍,重点提捏肺俞、脾俞、肾俞,每遍捏完后对上述俞穴按顺时针方向按揉1-2分钟。
可以配合推拿手法:补脾经、补肺经。
但是他说疼了后还有我捏一连捏了好几遍。
我家老公捏的时候吼叫,我的大拇指没有起到按的作用,只有捏皮的作用,大拇指手指很麻木,他的皮很厚还很紧,我一遍捏下来人都累死,双手发抖。
哎彻底打败我学按摩的热情了,而且我的手关节明显变粗。
鼓励一下,不要丧失信心喔!
可能还是手指的配合有问题,多加练习会协调的。您再仔细看看我写的补充,再说几个注意点:
1.大拇指要用指侧腹按压和推进,避免指甲在皮肤上用力。食指黏住皮肤然后和拇指对捏和捻,在食指即将脱离皮肤时,中指接上使食指能脱离皮肤重复循环。
2.背部皮肤要涂一些油使其润滑便于拇指推进。
3.小孩手法要轻柔。
给老公捏的时候,我想是因为捏不起来皮肤,所以您的手指用力较大,您可以先做节段性的按、捏、捻,多做几次,皮肤就会慢慢松了,然后就可以连贯了。我家正好相反,我老婆的腰部皮肤很紧,同时她也经常腰酸,经过我的不懈努力,腰部的皮肤较以前松很多了,而这也是效果的表现,老婆腰部酸痛明显改善了。所以您老公难捏正说明有捏的必要,气血的淤滞才会使皮肤和皮下组织粘连。
刚开始可能累点,上正轨了应该很轻松的,加油!
捏脊法临床实战三——小儿疳积的治疗
疳积是疳症和积滞的总称,二者有轻重之分:初为积滞,积滞日久不消可转化为疳症——“无积不成疳,积为疳之母”。
积滞多因乳食不节,伤及脾胃所致。脾主运化、胃主受纳,小儿脾常不足,若乳食不节,过食生冷肥甘之品,损伤脾胃,脾胃失司,受纳运化失职,升降失调,积滞不化,气行受阻而成积滞。
疳症多因小儿喂养不当,脾胃受损,运化失权,或因积滞日久,阻碍气机,致使营养失调,气液虚衰,发育障碍,患儿消瘦。
症状:
积滞伤脾:形体消瘦,体重不增,腹部胀满,纳食不香,食而不化,精神差,夜眠不安,嗳腐吞酸,大便不调或秽臭,舌苔厚腻。
气血两亏(疳症):面色萎黄或惨白,头发稀疏干枯,骨瘦如柴,腹大坚硬,头大颈细,精神不振,嗜睡,嗜食异物,有时吐下或便下寄生虫,便溏或秽臭,尿如米泔水,舌淡苔薄,指纹色淡。
治疗
积滞伤脾:
治疗原则:消食导滞,健脾和胃。
手法:常规捏脊法6-8遍,重提脾俞、胃俞。夜眠不安者加按心俞。可配合摩腹,揉脐,按揉足三里、中脘等小儿推拿手法。
气血两亏:
治疗原则:健脾益气,养血。
手法:常规捏脊法6-8遍,重提脾俞、胃俞、心俞、肾俞,捏最后一遍时改由大椎穴捏向长强穴,并用双手拇指腹面在双侧肾俞、长强穴顺时针方向按揉1-2分钟,用以补泻兼施,防止虚不受补。可配合摩腹,揉脐,按揉足三里、中脘、分推阴阳、推三关等小儿推拿手法。
注意事项:
1.在捏脊法治疗国产中忌食芸豆、醋、螃蟹。芸豆性粘腻,食后易引起积滞;醋服药(见后)后食用易引起呕吐;螃蟹性寒不易于消化。此外其它难以消化的食物也在禁食之列。
2.捏脊手法一定要轻快,时间以上午为宜。
附:“捏脊冯”家传冯氏消积散方子(用于疳积实症即积滞伤脾):
生军200克,熟军200克,三棱300克,莪术300克,黑丑200克,白丑200克,砂仁200克。
以上药物碾成细末,捏脊第四次次日早晨空腹用红糖水或温开水送服。
用量:1岁以内0.5克,1-2岁1克,2-3岁1.5克,3-4岁2克,4-6岁2.5克,6-8岁3克,9-12岁3.5克,12-16岁4克。
如果患儿体弱或有腹泻等情况用量减半,有便秘增加¼。服药后要腹泻一次,如果不泻,第五次早晨再给药一次,用量增加¼。
脾、肝、心、肺、肾五经穴对应拇、食、中、环、小指尖,“五经者,五指尖也”。推的次数均在100-500次,视病情和耐受力而定。
1.脾经(脾土)
位置:拇指末节罗纹面。
操作:补脾经:旋推(在拇指罗纹面按顺时针方向打圈)或将拇指屈曲沿拇指桡侧边缘向掌根方向直推。
清脾经: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
配图:红色为补,黑色为清,其它的容易理解。
临床应用:1.补脾经能健脾胃,补气血。用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引起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肌肉消瘦等。
2.清脾经能清热利湿,化痰止呕。用于湿热熏蒸、皮肤发黄、恶心呕吐、腹泻痢疾等。
注:小儿脾常不足故脾经宜补不宜清,体壮邪实者方能用清法,并宜先清后补,比例为3:1。
2.肝经(肝木)
位置:食指末节罗纹面。
操作:补肝经:旋推。
清肝经: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
临床应用:清肝经能平肝泻火,息风镇经,解郁除烦。常用于惊风、抽搐、烦躁不安、五心烦热等。
注:小儿肝常有余故肝经宜清不宜补,若肝虚应补时则需补后加清,或以补肾经代之,称为滋肾养肝法。
3.心经(心火)
位置:中指末节罗纹面。
操作:补心经:旋推。
清心经: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
临床应用:清心经能清热退心火。常用于心火旺盛而引起的高热神昏、面赤口疮、小便短赤等,多与清天河水、清小肠经等合用。
注:心经宜清不宜补,恐动心火。若血气不足而见心烦不安、睡卧露晴等症,需要补法时,可补后加清,或以补脾经代之。
●4.肺经(肺金)
位置:环指末节罗纹面。
操作:补肺经:旋推。
清肺经: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
临床应用:1.补肺经能补益肺气。用于肺气虚损,咳喘气喘,虚汗怕冷等肺经虚寒症。
2.清肺经能宣肺清热,疏风解表,化痰止咳。用于感冒发热及咳嗽、气喘、痰鸣等肺经实热症。
●5.肾经(肾水)
位置:小指末节罗纹面。
操作:补肾经:由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
清肾经: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
临床应用:1.补肾经能补肾益脑,温养下元。用于先天不足、久病体虚、肾虚久泻、多尿、遗尿、虚汗喘息等症。
2.清肾经能清利下焦湿热。用于膀胱蕴热,小便赤涩等症。
注:临床上肾经一般多用补法,需用清法时,也多以清小肠代之。
另:小儿指6岁以下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五经推拿的敏感性降低,效果也会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