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和老公生有1子,老公过世她又无奈的嫁给了儿子,并育2女
她和老公生有1子,老公过世她又无奈的嫁给了儿子,并育2女
在我国古代史中,通过和亲政策换取边塞和平或达成联手御敌的例子不在少数,咱就拿几个比较强大的王朝来说吧。
大唐帝国,李世民贞观年间,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吐蕃是藏族的祖先)松赞干布。
西汉,武帝时代,细君公主下嫁乌孙国王昆莫。后来,又让解忧公主嫁乌孙国王岑陬。
清初,康熙年间,和硕公主远嫁西域格尔丹……
通过婚姻换取和平这一种和亲政策外族同样行之有效。例如1214年3月,成吉思汗率蒙古大军包围了中都(今北京,当时为金国占领且为金国首都)。这让不可一世的金人躲在城里藏猫猫,个个是大气不敢出啊。万般无奈之下还是主动搬出让歧国公主下嫁成吉思汗的和亲之策,局势得到缓解。
但真正起到和亲作用的为数并不多,王昭君则是名副其实的佼佼者。
公元前36年,才貌双全的王昭君,被汉元帝选秀入宫。入宫后的昭君并没有因出众的才貌而受到汉元帝的宠幸。因宫中的美女实在是多如牛毛,无法个个临幸,于是元帝就指派画师给宫女画像,然后元帝凭画像的美貌选择临幸。
为了能够被召见,宫女们就想着法子贿赂画师,希望把自己画的漂亮妩媚一些。王昭君却不屑于斯。有个性、卖的硬,愿见不见!结果,画师毛延寿同志把她画的很普通,还点了一颗丧夫落泪痣。这里面很普通的应该都属于相当的歪瓜裂枣了,这毕竟全国海选的美人。所以5年的宫中生活,王昭君仍然是一个极普通的宫女。除了梳妆打扮就是梅兰竹菊,日子十分无聊。当得知出塞和亲消息时王昭君毅然决然要求出塞。
有趣的是在临行之时,元帝召见了这位要去和亲的公主,据《后汉书》记载昭君是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斐回,竦动左右,皇帝和满朝文武都惊为仙女下凡,“落雁”之誉实至名归!汉元帝的眼珠子都差掉到地上了……
这汉元帝彻底蒙圈了,没想到宫中藏有这样的美人,非常后悔。此时的汉元帝多想调换下,故作镇静地说:“这个样,行吗?要不再换一个?”“行,行,不换了,很好了” 呼韩邪单于说。元帝心想“死糟老头子还挺识货来”。无奈,只好割爱。但这满肚子气,得找个地方撒呀。事后,责问画师毛延寿。当元帝知道原因时这“寿”是“延”不了了,只剩“毛”了。
公元前33年,王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深受单于宠爱,被封为宁胡阏氏,意思是她将和平和兴旺带给了匈奴,并生下一子。3年后,呼韩邪单于去世,按当地风俗她要嫁给单于的儿子,这与汉族人的观念大相径庭,于是王昭君就上书汉朝庭请求回汉。汉成帝要他入乡随俗,昭君无奈只得按照匈奴习俗嫁给了呼韩邪的儿子雕陶莫皋,并共同生活了11年,育有两个女儿。
昭君在匈奴生活了几十年,不仅适应了草原的生活,而且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教匈奴女子传授纺纱织布技术,并与他们同劳动同生活,当地对王昭君的感觉绝非什么联姻的工具,更像一智慧的使者,很受匈奴人的爱戴。
在昭君出塞的几十年时间里,匈奴和汉朝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彼此社会稳定关系和睦,给国家提供了休养生息的时间。可以说昭君出塞,为中华民族的大一统做出了一定贡献。所以有人称赞其功劳不亚于大汉名将霍去病。
公元前19年,王昭君病故,葬于今天的河套平原的大青山,曰青冢。把自己永远的和兄弟民族融为一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