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疑似在2018年PISA世界学校排名中成绩造假
国际学生评估项目(The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简称PISA)是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简称OECD)发起的教育评估监测项目。该项目每3年针对全世界15周岁的在校学生举行一轮测试,从2000年开始至今已经举办7界。测试范围为阅读、数学和科学三方面。
中国学生的PISA排名一直是在世界前列(小编注:但中国不是全国的学生都参加测评),而且在PISA测试中排名靠前的几乎全部来自东亚地区,比如中国、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北、韩国和日本。在北欧国家里,芬兰的学生排名一直排名领先,阅读和科学方面均能排进世界前十,而数学排名世界前二十。但与之相邻的文化和制度都相近的瑞典,学生成绩却在北欧一直垫底。
在2012年的PISA排名中,中国上海(小编注:那年中国只派了上海学生参加测评)综合排名第一,芬兰第12,丹麦第22(与新西兰并列),冰岛第27,挪威第30,瑞典排名第38。
因为这欧垫底的成绩,瑞典政府表示要痛定思痛,奋起直追,进行了一系列教育改革,比如把义务教育改成了10年的,学前班(或者也可以叫幼小衔接班)纳入义务教育的范畴,给教师涨工资,把成绩改成A-F六级等等。
在2018年的PISA测试中,瑞典的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升,综合排名从2012年的第38名,猛升到了第17名,教育部长以及全国人民都喜大普奔。
....... 以上为背景
然而,最近瑞典快报(Expressen)的记者联合宏观经济学教授Magnus Henrekson对2018年瑞典的PISA测试成绩做了深入分析,发现瑞典学校所谓的成绩提高,可能并不是真的,而是基于被“美颜”过的考试结果。而且这个情况仅仅发生在2018年的PISA测试中,之前成绩排名不好的2012年和2015年的数据都没有问题。也就是说瑞典的PISA成绩这几年来其实并没有什么提高,甚至有可能还下降了。
PISA的取样是随机的,在每个国家随机的选取几个学校,然后在每个学校再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适龄学生。这里随机很重要,因为随机可以保证考试结果的代表性。
被抽中的学生,只有在以下三种情况下可以被排除:
有认知功能缺陷有生理缺陷
有生理缺陷
语言能力不足(接受瑞典语教学时间不满一年)
记者问:“你认为这样做会产生什么问题呢?”
校长回答:“可能会影响统计结果吧。但我们也无法知道。”
记者继续问:“那你为什么还要去破坏统计数据呢?”
校长回答:“我们需要时刻考虑什么是对孩子最好的。如果一个孩子参加了考试会有心情不好甚至抑郁的危险,那我无论如何也不能让这个孩子去参加考试。”
瑞典在2018年的PISA测试中不仅排除的学生最多,而且没有来参加考试的学生比例也是最高的,高达13.5%,而德国的数据是9.5%。
瑞典教育局的负责人表示:“当时有学校的校长打电话来问我该怎么办。说有一个被抽中的学生来自阿富汗,他已经在瑞典上学超过2年了,但他连用自己的母语阅读都不会。然而他却不符合PISA的排除条件。”
记者问:“那这个学生后来去考试了没?”
教育局的负责人回答:“当然没有,他没去参加考试。”
记者表示:“他可以去参加考试然后交白卷啊。”
教育局的负责人回答:“PISA考试对于学生是完全自愿的,没有规则表示你没有能力参加考试就必须去交白卷。”
参考新闻:
https://www.expressen.se/nyheter/qs/sveriges-pisa-framgang-bygger-pa-falska-siffror/
https://www.expressen.se/nyheter/kravet-skolverkets-chef-maste-svara-riksdagen-om-pisa-resultat/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有用,请随意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