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出文物(025)|常阳太尊石像
常阳太尊石像 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文物信息:高1.5米
文物年代:唐
出土信息:山西省运城盐湖区安邑道观遗物
馆藏地点:太原纯阳宫
常阳天尊石像,又称常阳太尊石像。此石像刻于唐开元七年(719),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山西省运城盐湖区安邑道观遗物,1957年运至太原陈列,现藏于山西艺术博物馆(太原纯阳宫)。
石造像通高256.5cm,由石像、底座和基座三部分组成。石像以汉白玉雕造,底座和基座为青灰色石灰岩制成。基座平面正方形,呈四层台阶状。第一层四周线刻莲花、忍冬和仙鹤等;第二层、第三层、第四层均是素面,四周经磨砺,略呈矮圆柱体。底座长方形,正面保存完好,其余三面有不同程度的破损。
石像头戴莲花形冠,面相丰颐,颌下蓄髯,双目细长,神态安详。右手举扇与拂尘,左手凭几而放,身着宽大衣袍。底座正面刻天尊像铭并序共22行,左右两侧及背面线刻弟子道士像和供养人姓氏。
底座右侧线刻弟子道士像7幅,均头戴冠,身着宽大道袍,足登高头履,站立在莲花座上。面前身后仙气缭绕。
第一幅 铭“监斋赵名盖供养”。人物头戴莲花形冠,前面的一个花瓣高高翘起,颌下蓄髯,持易肃立。
第二幅 铭“姪道士西璨供养”。人物为一面相清秀的青年,头上的莲花形冠微绽开,手持一轴画卷。
第三幅 铭“弟子道士张思元供养”。刻一颌下有须的中年人,头上莲花形冠的花瓣紧裹在一起,手捧一枝莲花。
第四幅 铭“三洞道士张虔恪供养”。冠饰同第一幅,为一面相丰满、表情和穆的老者,手持笏。
第五幅 人物脸略仰起,口微张,服饰及动作同第四幅。
第六幅 一面相丰满的年轻道士,头戴元宝形冠。
第七幅 因表面磨损,人物面部已模糊,手持笏。
底座左侧有线刻弟子道士像6幅,其服饰、动态与底座右侧的线刻像大致相同。
第一幅 铭“弟子道士知玄供养”。因表面磨损,人物面部已模糊。
第二幅 铭“姪道士庭宪供养”。人物头戴双菱形冠,颌下有须,持笏肃立。
第三幅 铭“弟子道士□里怀谨”。人物为一颌下蓄髯的老者,头上的莲花形冠花瓣微绽开,笏板横持于胸前。
第四幅 铭“弟子道士□□游仙”。人物是一面目清秀的年轻道士,头戴方形平顶冠,持笏。
第五幅 铭“弟子道士陈怀深”头带双菱形冠,面相丰满,手中持一物,有仙气徐徐而出。
第六幅 铭“弟子道士张询”。画面磨损严重,仅存人物头顶缭绕的仙气。
底座背面破损严重,从现存部分看,镌刻的都是供养人姓氏及道教信徒的线刻像。现存的供养人姓氏共45行,约80余人。道教信徒线刻像有3幅。上面的一幅刻一长者,头戴幞头,身着团领长袍,双手拱于胸前,双腿跪地,神态恭敬。下面左起第一幅人物络腮胡须,双手持笏而跪。第二幅所刻人物胡须较少,手持一枝莲花,跪于地。其下有2个残破的弟子道士头像。
据《寰宇记》记载,安邑、运城、虞乡,汉至魏晋均隶属于解县(今解州镇为其县治),唐初废解县入虞乡县(今永济市虞乡镇为其县治),安邑的中陈亦属其辖。又据《解州安邑县志》记述:“集仙观,在陈壁村(今中陈村)。唐景云年间建,名景云宫,元代改名至今。”将上述记载与造像刻铭相对照,可知县志的“景云宫”乃是“景云观”之误。景云观自唐高宗弘道元年(683)“置观伊始”,至睿宗景云年间(701——711)竣工,历时28年。这尊石像是景云观建成后,于开元七年(719)刻造的。
造像自铭为“常阳天尊”,但在唐以前的道藏经籍中未见“常阳”的记载。据其他有关文献,“常阳”大致有以下三项意义:其一,山名。《山海经·大荒西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常阳之山,日月所入也。”其二,地名。《墨子·尚贤下》:昔者舜“灰于常阳,尧得之服泽之阳,立为天子。”其三,永恒的天气。《玉篇》曰:“常,恒也。”《春秋繁露》:“阳,天之气也。”天气或天,是道教的最高追求目标。东汉道教初起,即奉老子为教主,以天、地、水三官为尊神,直至魏晋时亦如此。《晋书·潘尼传》:“道家以天、地、水为三元,亦称三官。”因此,常阳为上述第三项意义。
“天尊”本不是道家称谓,而是源于佛门。《涅槃经》谓:“天有五神,佛为第一义天,是天中之最尊者,故云天尊。”道教初创之际,“唯以瓠芦传经,本无形象。”至魏晋南北朝时,据王淳《三教论》云:“近世道士,取活无方,乃学佛家制作形象,假号天尊,及左右二真人。”因此,“天尊”是道教模仿佛教而假借的尊神 称号。
造像底座上现存的13幅线刻道士像年龄不一,神态也各有特色,但其身前身后都有仙气徐徐上升,盘旋缭绕于头顶,似表明诸道士正在“修道行气”。
石像的铭刻无论楷书、隶书都遒劲有力,结构匀称。天尊像及线刻道士像面相丰满而不臃肿,服饰相似而神态不雷同,显示出初唐雕绘人物丰满清秀的风格和以形传神的手法。
图文由博古格物根据网络资料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