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需要怎样的臣子?
汉武帝刘彻,是个跟前代君主都不一样的人,后世称他有雄才大略。这样的君主,所用的人跟别人都不一样。
汲黯在汉武帝为太子时,就是东宫的属官太子洗马,跟太子是亦师亦友的关系。一般来说,东宫的属官待到太子登基之后,都会得到重用,因为从小混出来的关系别人没法比。在汲黯做太子洗马的时候,公孙弘和张汤,不过是小吏,跟蚂蚁一样,根本不会有人注意。
然而,汲黯的仕途卡在九卿的台阶上,再也进不了了,而公孙弘和张汤却步步高升——公孙弘做了宰相,而张汤做了御史大夫,相当于副宰相。
西汉的体制,在汉武帝之前,是宰相当了大半个家。相府就是政府,无论国家财赋,还是人事升降,抑或军队调动和刑事案件,只要事情紧急,宰相都可以先斩后奏。甚至,当时的人都认为,宰相负有调和阴阳的职责,一旦有灾异,就要免宰相的职。当然,如果事情办得不好,皇帝是可以将宰相免职甚至杀掉的。
汉武帝刘彻这种自我感觉特别良好,同时又好大喜功的皇帝,当然不会满意这种垂拱而治的状态。他要侵夺宰相的权力,就得先找听话的人做宰相,找来找去,发现公孙弘最为合适。
公孙弘谈不上是一个儒者,儒家经典一经都不通。但是,他知道汉武帝有意独尊儒术,就摆出一副儒者的架势出来,时不时地引经据典。这还不是重点,重点是,无论汉武帝怎样用内宫的尚书台来侵夺宰相的权力,他都忍了,一声不响。原来各地的奏章要先进宰相府,现在都直接进了尚书台,但他绝不做任何不满意的表示。
公孙弘是不是儒者不要紧,但他绝对特别的低调。马屁倒是也不怎么拍,但大事小事,都听皇帝的。不管谁批评他曲学阿世也好,骂他拍马逢迎也好,但都先忍了,然后找机会也会报复一下,不过通常不往死了整,有的还是会重用。所以,别的宰相做不了几天就得下台,唯独他死在了宰相的任上。封侯拜相,是儒生最好的理想,在他这个貌似儒者的人身上,都实现了。
张汤则是酷吏,而且是西汉酷吏的魁首。一路走过来,尸体无数。只要兴狱,一定深文周纳,竭力给人定罪,不整死就不算完。深刻一词,在那时是深文刻毒的意思,用在他身上,就像是量身定制。自打张汤发现皇帝对儒家感兴趣之后,口头表达倒是温和了不少,但整人还是照样地狠。这样的鹰犬当御史大夫,被汉武帝用来整治官僚,真是好用。有张汤在,汉武帝再怎么折腾,也没有人(除了汲黯)敢于出头反对了。
张汤倒是忠心耿耿,替皇帝得罪人,最后得罪得太多了,汉武帝就把他牺牲了。查抄他的家,发现只有五百金,还真算是个“清官”。这样雅好整人,却又不贪财的鹰犬,哪儿找去?
汉武帝的旧人汲黯没有升上去,但汉武帝也不杀他。偶尔,还能听他说几句不中听的话,满朝文武,只有汲黯有这个特权——反正汲黯说什么,他也不听,不过是用这点小小的容人之量,显示自己的雄主风范。
视觉 I 曾丽
编辑 I 邓苗苗
审核 I 夏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