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是“仙”的最初写法
在一般人的观念中,这个“仙”是道教特有的,是华夏文明有别于其他古文明文一大特征,其实不然,这是一种错觉,它是原始苯教固有的概念。
“仙”原本是古藏语对已升天而去的祖先神的称呼,由于苯教巫师的作用就是沟通天地,他们能够通过神灵附体的方式传达天祖的旨意,因此,也用来指苯教巫师。
但由于这个概念早已被华夏文化占用,文化体量又如此巨大,周边一切其他文化都相形见绌了,为避免“借用”之嫌,藏文化中的“仙”才有意识地被译成了“辛”。当然,还因为“辛”原本也是对神灵的一种称呼,但在含义上是有所区别的。
例如,苯教祖师的名号,叫“辛饶弥沃”(),注意此“辛”( xen)拼写方式,是要读作“仙”的。与此对应,纳西族东巴教祖师叫“东巴仙”(),普米族韩规教祖师 FONT>“滇巴仙罗”,指同一个神,就保留了“仙”之称谓。
藏语的“阎王”叫做“辛杰”( xin rje ),意为“辛王”。此“辛”有“杀死、消除、很厉害、很可怕”之类含义。
古代西藏习俗,新赞普登基后,要作的第一件是,任命一位最高祭司,尊之为“古仙”( sgu hxen),为之建造一座专属宫殿,以供其施法之用。古仙地位之尊崇,在朝堂中时,坐在赞普的右边,在古仙说话许可之后,赞普才可以做发布命令之类施政行为。
“仙”与“辛”的区别,才让太《苯教史纲》说,大上师叫“仙秦”( hxen qen),普通上师叫“辛波”()。但这两者可能早就彼此不分了,因为古代苯教巫师用于沟通神灵的主要方式就是杀牲献祭,他们既然都有令人生畏的“宰”之特权,拥有这种终极性权威,不太有必要再加区分了。
但“仙”字很迟以后才出现,从造字方式看有“山人”之义,处于庙堂中的“古仙”并不是这种人,那它最初是怎么写的呢?可能出于所有人的意料,它最初写作“鲜”:
X
三个金文“鲜”字
金文“鲜”,上下结构,上部的“羊”带有明显的“羌”形,在告诉我们,它出自羌人之手,原本是指古羌人崇拜的一种神灵。
“鲜”一开始就与“牧羊”之类行为无关,与美食、味觉更是没有任何关系。古代亚洲内陆高原上的游牧民族几乎都有不吃鱼的“鱼崇拜”习俗。因为在原始苯教中,鱼被视为龙子龙孙,是龙的雏形,决不能吃的,否则会遭到龙的严厉惩罚。象形字“魚”的下面,有代表君王世系延续的“火”(灬)就是明证。
并且,在藏语和阿尔泰语中根本就没有“羊”这样一种动物,在他们的观念中,山羊、绵羊、岩羊、黄羊等是完全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称呼,不可混淆。藏语把能赐福的神灵叫作“yang”()。
在“舌尖上的中国”节目里,有人把鱼和羊放烧煮在一起,说是古人的发明,能产生极致美味,就出自对“鲜”字的错误理解,一种想当然而已。
族名“鲜卑”的含义,肯定不是那种“喜欢把羊和鱼一锅煮的人”,而是“仙人子孙”的意思,大兴安岭深处有鲜卑祖洞叫“嘎仙洞”就是明证。 匈奴的另一个称呼“獫(xin)狁”,肯定也是“仙狁”的异写。西夏王朝最后一帝名叫“嵬名睍”,也是“嵬名仙”的异写。朝鲜的“鲜”,肯定也是指神仙,而不是海鲜。
青藏高原毫无疑问是“仙”的发源地。雅砻江上游至今有支流叫作“鲜水河”。被誉为“瑶池”的青海湖,汉代还叫“鲜海”。这是一个咸水湖,湖水苦涩,根本就无法饮用,就因为它是古羌人心目中的祖先神湖。
祆教之“祆”(xin),也是“仙”的异写,它就是琐罗亚斯德教最古老的称呼。祆教发源于今阿富汗地区,兴盛于伊朗高原,那里从遥远的史前时代起,就已经是古羌藏类游牧民族的一个传统活动区域。
“鲜”字被借用之后,才慢慢改变了它的原始本义。如此这般变得面目全非了古汉字还有许多,而华夏文明起源的秘密,就这样被深深掩藏起来!
不过“鲜”各种引申义所从来,仍是有迹可循的,例如“新鲜”,它从巫师能起死回生中引申而来;“鲜有”,从神灵罕见、少有中引申而来;“鲜明”,从神灵如虹飞升的景象中来;“发鲜”,从神灵附体时巫师的癫痫状态中来。虽不一而足,源头却是一致的。
稻城亚丁的“仙乃日”( xen na ri)神山景色。
藏语“仙”后缀“na”,是对“仙”的尊称读法。“日”意为“山”。据传,一生若能朝拜三次,即可实现永生。
据西方学者考证,这个“仙乃”也是嚈哒(羊同)国王的自称,铸在他们用大夏文写的钱币上,全称是“阿拉仙那”(alxan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