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并不是真正的拖延症患者

后天能做的事儿,就别赶着明天做了。——马克·吐温

今天阅读的书是《拖拉一点也无妨》,副标题是跟斯坦福教授学高效拖延术。拖延还可以高效吗?在某些人眼里,拖延症简直是最难治愈的顽症恶疾,深恶痛绝又无能为力,我们该如何与它相处?什么是拖延症?就是当你面对某件不想做又不得不做的事,想要逃避的状态。

作者在书中提出“结构性拖延”的概念,指出拖延者并非干坐着什么都不做,他们只是避免做待办事项清单里该做的事,宁愿做其他不那么紧急的事,最后算下来也做了不少工作。如果你属于结构性拖延,内心不要太纠结,坦然接受自己的状态。

其实,你可以利用结构性拖延做更多事,化身高效能人士。美国幽默作家罗伯特·本奇利在专栏文章《成事要诀》里写道:“只要某件工作不是当时某人必须完成的事,不管工作量多大,他都能完成。”

这段时间文章发布一般都在23点以后,深深理解了什么叫做拖延,有时晚上9点以后才构思要写什么主题。晚上写文字的时候,有时会思路不清,脑子里一团乱麻,盯着电脑屏幕发呆。我索性在屋子里散会步,在瑜伽垫上做几个俯卧撑,到卫生间刷牙洗脸,坐下来冥想几分钟,短时清空大脑转移注意力,一般都能理出一点头绪。

拖延,几乎每个人都有。我们都是感性动物,而非经济学家眼中的理性人。与其希望感性人做超理性的决策,不如调低预期,允许适当的拖延。


完美主义

作者用“任务验伤选择”做类比,任务验伤选择是指在战场上、突发灾害现场、急诊室等环境,初期医护人员的处理流程,没有医治希望的直接放弃,紧急处理还可以治疗的病患,以便进一步救治。对于拖延者,放弃某些任务相当于见死不救,需要处理的任务也不要执着于完美,做到“蛮好”就够了。

再烂的开始,也有价值。完全没有任何思路的情况下,也要求自己任由思绪牵引,把散乱的想法变成文字。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忠实的记录者,不做任何评价。

迟迟不行动,是完美主义作祟。一篇文章总也无法下笔,始终停留在构思阶段,非要等到最后期限临近,才慌慌张张匆匆忙忙写完。不那么完美又如何,其实没有人在乎,除了你自己。记得去年订做了几件印有名字的T恤,觉得穿上有点儿怪怪的,担心别人看见了不好意思,一直没有穿。后来想通了,这是一种聚光灯效应的心理错觉,真正能注意到的人极少,事实证明果然如此,每个人都更关心自己。

待办清单

为了缓解压力,在你的待办清单上多列一些可以轻松完成的事情,每划掉一项任务能够带来满满的成就感。不知不觉你就完成了不少的工作,给自己一种暗示,我们还是很能干的,同时可以减轻心理负担。

有限生命与无限拖延

作者在附录提到,有些拖延者想改掉拖延的毛病,因为感觉不快乐。于是,暂时放下拖延的问题,转而寻求幸福和快乐,想知道幸福是什么,就要去问哲学家,在维基百科搜索“幸福的哲学”,看看哲学家都说了什么,然后阅读他们的著作。等到你做完这些,八成就要入土了——无论你幸不幸福。

这里面透露了有趣的观点,有些人热衷于获取第一手资料,认为他人转述的智慧不可靠,必须从原著才能领悟得更加深刻。当你初学某领域知识的时候,最需要的快速入门,如果别人的解读能够帮你理解经典,就不用再费力气自己研究了。拿来主义,先学了再说。


最后我想说,不要给自己贴上拖延者的标签,状态起落是正常的,做事的优先级也是可选的。

你不是拖延,你只是喜欢享受人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