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争霸的核心——月球南极

鲁晓芙,财经作家,旅居欧洲,以荷比卢为基地,从事全欧洲投资并购业务。

中国经济已经国际化了,不了解欧洲,有时候,你就不了解中国。

欢迎关注:鲁晓芙看欧洲。 合作请联系微信:Xiaofu_Lu

今年7月的星空特别热闹,甚至可说是全世界的“太空月”,盛事接踵而至。

首先是7月20日,阿波罗11号任务太空人登陆月球50周年。

接下来是22日, 印度“月船二号”发射升空,带着这个新兴太空竞争者的梦想与野心奔向月球。

25日,已是新兴太空强权的中国登场,“双曲线一号遥一”运载火箭射向天际,将多颗卫星送入轨道,达阵的不是中国航天局,而是中国北京的一家民营太空业者。

图片说明:1969年7月20日,阿波罗11号登月任务,阿德林(Buzz Aldrin)的面罩与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的身影。

中国目标:嫦娥四号,月球背面

当然,中国的太空事业在今年1月就已大大露脸,“嫦娥四号”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中国还预计今年底之前发射“嫦娥五号”,在月球表面软着陆之后自动采样,再飞回38万公里之外的地球;接下来还有嫦娥六号、嫦娥七号等探测与采样任务。

图片说明:2019年1月11日,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巡视器正常分离,两器完成互拍。图为玉兔二号所拍摄的嫦娥四号。

至于中国宇航员何时会登上月球,目前中国尚未宣布,但显然正紧锣密鼓规划。许多专家认为,在未来5年之内,中国将建成自家的太空站天宫,并宣布进行载人登月计划。

中国航太专家先前还透露,中国将在2020年下半年发射火星探测器,期望在中共(2021年7月1日)之前,完成第一次火星探测任务。

中国太空事业从2003年开始,急起直追,最受震撼的应该是美国,这个太空霸主在1972年之后,就不曾送太空人登月,2011年结束宇航飞船任务,如今要送太空人上国际太空站,甚至得仰赖俄罗斯。1966年美国宇航局NASA整体价值约为470亿美元,今日NASA价值只有200亿美元。

美国目标:再度登月?直攻火星?

半世纪前迈出“人类的一大步”的美国航太总署(NASA),近年来对于载人太空计划的长期目标,在“再度登月”与“直攻火星”之间摇摆不定,特朗普总统2017年上台后确立了“先回月球,再上火星”的优先顺序,登月时程设定在2028年 。

今年3月,副总统彭斯在NASA宣示,美国太空人(至少会有1位女性),将提前在2024年重返月球,一方面是要赶在特朗普第二任期(如果他有第二任期)结束之前,一方面也是着眼于中国的挑战。

彭斯当时说:“讲清楚说明白:今天我们正在进行一场太空竞赛,犹如1960年代历史重演,但是胜负关系更为紧要。”

1960年代的太空竞赛,是美国与苏联冷战的另一个战场,美国后发先至,打了一场漂亮胜仗;而苏联在1980年代末期的垮台,也与里根总统力推“星战计划”的“战略防御倡议”相关。

月球南极,能让人类利用的“冰库”

太空事业,美国是“大巫”,中国是“中巫”,印度只能算“小巫”,但印度新近发射的“月船二号”(Chandrayaan-2),却可望先把拔头筹。它的登陆器,预计在9月初降落在“月球南极”,派出漫游车进行采样与分析。

而月球南极,正是今日太空强权兵家必争之地。

图片说明:2019年7月22日,印度第二个月球探测器“月船2号”(Chandrayaan-2)发射升空

原因在于,月球南极虽然终日阳光普照,但是有许多巨大、深邃、阴暗的陨石撞击坑,形成可让水冰存在的“冷阱”。先前的轨道器探测显示,月球南极很可能蕴藏大量的水资源,可供人类利用。

如果一切顺利,2024年之后,美国太空人重返月球,应该会选择南极着陆,停留在月表的时间,不会只有几个小时,而是几天甚至几星期。在水资源不虞匮乏的前提之下,太空人将开始建立月球基地。水除了可以饮用与灌溉,还可以分裂为氧原子与氢原子,作为基地大气层与太空船燃料。

图片说明:月球南极。

换言之,对于未来人类的深太空(deep space,例如火星)的载人探险、殖民任务,月球不仅是最佳试验场,而且还是一座天造地设的“加油站”。火箭在月球“加满油箱”之后,再利用月球重力只有地球1/6的优势,奔向极为遥远的另一个世界。

除了科学探险探测,太空也是人类未来的经济命脉之一。目前全球太空产业一年产值约3500亿美元,金额其实不算大,但是美国投行摩根士丹利估计,太空经济到2040年,将成长到1万4000亿美元。

《外太空条约》能约束美国与中国吗?

根据1967年生效的《外太空条约》,包括月球在内的所有星体,都是人类的“共同利益”,由各国在平等的基础上探索和利用,任何国家不得通过提出主权要求。月球南极也不例外。但话虽如此,美国与中国显然志向远大。

中国科学院院士、嫦娥系列各型号总指挥和总设计师顾问叶培建,2017年3月的一段谈话颇具代表性:

“宇宙就是个海洋,月亮就是钓鱼岛,火星就是黄岩岛,我们现在能去我们不去,后人要怪我们。别人去了,别人占下来了,你再想去都去不了。这一条理由就够了。”

将太空比拟为强权争夺主权与资源的东海与南海,十分“传神”。美国保守派大老、前联邦众议院议长金里奇,显然非常赞同,他日前对《华盛顿邮报》表示:“中国处心积虑要证明自身科技优势,如果他们抢在我们之前抵达南极,我们恐怕将不得其门而入。”

半世纪的经验告诉人类:太空事业,合作才是王道。国际太空站就是一个典范:它是由美国领军,与15个国家共同建造,俄罗斯、欧洲太空总署(ESA)、加拿大与日本都作出重大贡献,历来更接待了18个国家的太空人。

中国的太空事业,并不像美国所想的所宣传的那样封闭、自私,而是更加提倡合作共赢。

未来太空竞赛,风物长宜放眼量。

编辑:鹤立高岗  格式:黄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