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年期撞上青春期,如何碰撞出家庭的成长
人到中年感觉体力明显下降,每每听到哪个家长因为陪孩子写作业要吃药,哪个家长因为陪孩子写作业去了医院,心里除了同情还会有些担心吧,想想自己陪孩子写作业时的鸡飞狗跳,血液直冲脑门的感觉,是不是也会担心哪一刻血管出意外呢?
当中年期撞上青春期,如何碰撞出家庭的成长而不是意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看这个特殊的阶段,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把家庭看作一个系统,一个独立的单位
当两个人结婚成立一个家庭的时候,这个家庭就有了自己的生命周期,进入了自己的发展阶段。它和每个人的发展阶段息息相关,又有整体上的任务和变化。家庭也不是两个人功能的叠加,每个家庭成员功能上相互影响又形成了家庭的功能。
家庭作为一个独立的单位,拥有自身的发展任务以及明显的转变过渡期。从二人世界到第一个孩子出生会让夫妻感受到明显的家庭变化,这个变化可能更多的还是有准备的,还有10个月的怀孕期去调试心态并且在家庭功能上做好准备。
但是在家长进入中年期,同时伴随孩子进入青春期,家庭进入的这个新阶段,它的到来却不是那么清晰,可准备。很多的时候是当各种摩擦、矛盾发展成明显的冲突时,你可能才意识到家庭要进入下一个阶段。研究显示青春期也是一个无法仅用年龄来界定的阶段,对于家长来说很难做好充分的准备。
从发展心理学来看青春期,通常指从11或12岁开始到17或18岁结束,一般来说在国内属于中学阶段。中年期是指成年中期,一般指35岁到60岁这段时期。
当处于中年期的父母遇到青春期的孩子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说孩子不想上学,比如说孩子过度依赖手机,比如说孩子脾气暴躁……这时家长要把孩子的这种症状当作一个信号,代表着整个家庭在跨入下一个发展阶段时遇到了困难,而不要紧紧盯着孩子的问题,把困难看作是孩子个人的适应不良。
看到中年期父母与青春期孩子的不同之处
家庭进入这个阶段确实是一个很特殊的阶段。一方面父母的体力和精力在逐渐减弱,尤其是女性慢慢的进入围绝经期,体内的激素很不稳定,经常伴随情绪的不稳定。
另一方面,青春期少年的好斗性与性冲动也在与日俱增,他们也处在体内激素快速变化的阶段。
同时父母与自己的孩子年龄上相差30岁左右,这30年国内的变化可以说天翻地覆。现在的孩子经历着父母没有经历过的生活,所以父母与儿女之间的交流越发困难是一个需要面对的事实。
这种交流的困难体现在每天的生活当中。有研究显示,中年期的父母和青春期少年在饮食问题上都会产生很大的矛盾。你可能有这样的感受,为什么孩子总喜欢吃那些没有营养的食物?作为父母,你只想给他吃有营养的东西,难道有错吗?但是孩子却偏偏难以接受。
甚至他想自己单独吃饭,避免在餐桌上收到来自父母的压力。而你却越来越喜欢吃一些清淡的、原味的食物,又或者是喜欢吃一些花椒呀,生姜啊,带着强烈味道的食物。你仔细一琢磨,会发现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口味也发生了很多次的变化。如果能意识到这一点,允许这种差异的存在,亲子矛盾也会减少很多。
另外父母与青少年对于时间和死亡所保持的观点也截然相反。父母由于现在工作节奏快,生活变化快,对于时间的焦虑其实是前所未有的大。父母由于积累了很多的人生经验,会对于时间的安排格外的细心。期待着用统筹的方法,发挥时间最大的效率。
加之人到中年也会经历很多人的离开,对于生命的有限也会产生焦虑。但是对于青少年来说,通常会觉得他们拥有的时间可以很多很多,也不会有那么明显的生命有限的感觉。回想我们自己的青少年期,谁又会那么清晰生命的有限性和时间的紧迫性呢?谁又会真正理解“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呢。
看到这些两代人之间的冲突,允许这些冲突的存在,你和青少年孩子在一起的张力也会大大地减轻,彼此的心理压力也会减少。家庭系统更容易从最初由家长的观念为主导,进入到允许不同观念、不同做法存在的阶段,进入到新的阶段。
看到中年期父母与青春期孩子的相似之处
我们看到中年期父母与青春期孩子有很多不同之处。但换个角度,父母与青少年也同时面对着很多相似的问题。意识到这一点也能增加彼此的理解。
比如父母和青少年同时面对着体内性激素明显变化的时期,这种生理上的变化也会带来身体的不适和心理的波动。作为中年期的父母,可能要承担更多的管理责任,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也关注到孩子的生长发育。
在这个阶段,亲子冲突不断地出现,对双方都是一种很大的压力。父母和青少年共同面对着协调彼此之间关系的挑战。
中年期的父母会面对人生更多的幻灭和失去。有可能发现事业不再像之前那样快速成长,甚至出现停滞;发现来自各方面的束缚,越来越身不由己;发现和朋友的关系、和亲人的关系也慢慢疏于联系。
你可能发现自己在失去曾经得到的关注,失去曾经拥有的声望,甚至失去挚爱的亲人。人生进入新的阶段,对于中年期父母,面临着一个新的身份认同问题:我到底是谁?我要继续成为和以前一样的人吗?
对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来说,一个很重要的任务也是完成身份认同。身份认同简单的说就是“我是谁?”或者“我希望成为谁” ,是在个体和社会层面如何定义、理解和展现自我。青少年会提出这样的疑问:我要成为和童年阶段一样的人吗?
当你看到自己跟孩子面临着同样的挑战,面临着同样的任务,是否生出一种惺惺相惜,愿意彼此扶持的心态呢?
当中年期的你撞上青春期的孩子,面对种种矛盾与冲突,不是一个家庭成员的问题。把家庭看成一个独立的单位,它拥有自己的发展阶段,家庭系统中每个人都在尝试着尽自己的努力,让家庭这个系统顺利的进展到下一个阶段。彼
此多一分允许,多一份接纳,中年期的你一定要相信,当家庭进入到下一个阶段,当孩子18岁以后进入成年早期,家庭的氛围又会不一样。或许你会发现孩子变得跟你重新亲密起来。
最后在陶渊明的《责子》中,愿你人到中年有一颗洒脱的心、童真的心。
责子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
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
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
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
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
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