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曾给各省“改名”,一个比一个搞笑,你家乡被改成啥了?
长按此二维码
太平天国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历史书上,也只是简单叙述了一下这次起义的积极意义与局限性,并没有对其进行深入挖掘。其实,太平天国的想法是好的,这些饱受压迫的农民打算推翻清王朝统治,建立一个有利于他们的新国度。但很遗憾,由于自身能力的不足,导致他们非但没有改变现有矛盾,反而还制造出了一系列闹剧,其中就包括给各省改名。
中国古代有一种说法叫“犯忌讳”,无论是人名、地名都不能与统治者的名讳发生混淆,所以每当新君上台,便是新一轮改名的开始。
当年朱元璋建立明朝,自那时起,所有与“朱”谐音或有关的东西,都要通通改名换姓。于是,猪也被叫做“彘”或者是“豕”,就连沈万山也不敢直呼“猪蹄”二字,他只能称之为“万三蹄”。不过,朱家还算仁慈的,毕竟只要在口头上多注意就好,也不会造成多大影响。
可是,太平天国的做法却过于在意形式,洪秀全、冯云山等人在沿袭旧制度的基础上,对本不该存在的“避讳制度”进行了“发扬”。
洪秀全是太平天国的领袖,为了与以往的“皇帝”区分开,他自称“天王”,于是“王”成了最尊贵封号。此外,洪秀全本名洪火秀,为避免与上帝“邪火华”之名产生交集,他又改名为“洪秀”,后来又改为“洪秀全”。所以说,洪秀全从根上就十分在意“名讳犯忌”的问题。就这样,只要是太平天国占领的地区,姓“王”的人就要改姓“黄”。
除了洪秀全外,其余东、西、南、北、四王的名讳也要避讳,比如“南王”冯云山,在他所管辖的地域,但凡是涉及到“云”和“山”的地名统统需要改。云南、山东、山西,分别被改成了“芸南”、“珊东”、“珊西”;西王萧朝贵把贵州改成了“桂州”、广西改为“桂福”、浙江改成了“浙姜”。
此外,还有被改为“新姜”的新疆;被改为“姜西”的江西,虽说谐音还是原来的叫法,但是这字却大大不同了。
后来,为了体现与清朝对抗到底的决心,太平天国还把包括北京、天津、河北等地的直隶省改为“罪隶省”,而天津的“天”也因与太平天国的“天”相同,于是被改为了“添津”。
值得一提的是,南京竟成了唯一一个“因祸得福”的城市,由于太平天国建都南京,所以南京也被改为了“天京”。
事情还不止于此。在太平天国统治区,连 “君”、“王”、“臣”、“后” 、“主”、“督”这样的字,也因为代表了尊贵和权力,居然也成了避讳。姓“王”必须改成姓“黄”,“君”字要用“上”来代替,“臣”字要用 “下”来代替,“天后”改“添後”、“天厚”。不但这些尊称是避讳,连“京”、“都”、“宫”、“阙”、“殿”、“府”这样贵族、官员居住的地方,也不许在文字中直接提起。
除了这些普通人智商可以理解的规律外,洪秀全还创造了一些莫名其妙的避讳。比如因为洪秀全尊基督为“先师”,所以“师”字不能用,要以“司”字代替。因为《圣约》中称耶稣为“人子”,所以最常用的“子”字居然也被禁用了,《钦定敬避字样》规定:“良民,不得称子民。”又因为上帝教规定耶稣是洪秀全的哥哥,所以“哥”字也不能用……
太平天国终究能长久,从乱改名一事上便可看出,洪秀全等人不仅私欲过重,还极度缺乏常识,仅凭这一点,起义就注定会失败。
源自:历史河
本文完,下方是老A写的回忆录的整体目录(老A,2000年选调生,曾先后在镇政府、县、市、省厅工作)这个专栏能让所有职场中人恍然大悟,其他内容皆是隔靴搔痒,此专栏是囊中宝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