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一朝最惨不过方孝孺,被朱棣诛十族,光芒的背后的至暗时刻

方孝孺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被诛灭十族的人。他眼看着847条亲眷友人的生命在他面前灰飞烟灭。终大明一朝最惨不过方孝孺。

在明朝祝枝山的《野记》里有一则故事:

据说:方孝孺家祖坟有妖象。一年,方家人修整坟墓时,发现有数千条蟒蛇盘绕墓中,这个大蛇窟阴森恐怖。族人们决定用大火灭蛇族。

就在当晚,方父梦见一黑衣妇人跑来哭诉:“我族对您无害,望您劝退族人,给我们放条生路,日后定将报答。否则,将不死不休,望您三思”

这哪里是哭诉,明显是赤裸裸的威胁啊,方父自幼学霸出身,仕途顺利,哪能被妖孽左右。遂领家人放火焚烧,有逃窜者,亦赶尽杀绝,连夜间凄厉的哭声不绝于耳,在山谷中绵延不断。

方孝孺长大后,因靖难之役被诛灭十族。在当时的民间流传一个说法:他的灭族惨祸是他父灭蛇族的报应。

报应说直接忽视方孝孺“士可杀不可辱”的人格气节,也弱化了以及朱棣的人性狭隘,冰冷残酷,把一切都归结于报应是在巧妙的给朱棣洗白,不知道祝枝山为何如此。

宋濂门生,笔锋如刀,天子钦点,名震全国,

人称 “小韩愈”的方孝孺小时候就聪明绝顶,传说他每天“按寸读书”。(用手指比划下一寸大概多少页,就明白这是个一目十行的“学神”)

长大后,他跟着“开国文臣之首”宋濂学习,是宋濂最得意门生。他才华横溢,名声远扬,拥有当时最高端朋友圈。方孝孺第一次见朱元璋时,朱元璋就对太子朱标说:“这人品行极高,将来你要用尽他一生,才对得起他这身本事。”

后来,方孝孺出版《周易考次》《宋吏要言》专著受到朋友牵连被下狱,朱元璋得知后立刻点名放了方孝孺。

建文帝朱允炆登基,携三位大儒走上风口浪尖(黄子澄、齐泰、方孝孺),形成了一个勇敢、正直、富有理想的:巅峰组合,他们迫不及待的推翻旧世界,打造美好未来——开始削藩。

朱元璋的25个宝贝儿子(藩王),都是从战场上走出来的。吼一声:你瞅啥?朱允炆就吓得直哆嗦。但齐泰和黄子澄的热情不减,鼓励建文帝继续削藩——“瞅你咋滴”

朱允炆在一年之内干掉五个藩王,把燕王从一名铁血猛将活生生逼成了造反派。四年靖难之役,血流成河,南京破城,朱允炆自焚宫殿,这里先按下不表。

曾经,朱允炆朝廷所有的诏令、檄文都出自方孝孺之手,朱棣都快被他骂成孙子了,方孝孺毫无悬念的被捕了。

姚广孝(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黑衣宰相)劝朱棣:“起事以来,我从未向殿下要过任何封赏。今霸业已成,望殿下能满足我一个请求。”
朱棣:“您说。”
姚广孝:“方孝孺乃我大明旷世大儒,肯定不会臣服,求殿下刀下留人,免得天下读书人寒心。”
朱棣:“好说。”

读书人嘛,吓唬一下就服了——雄才大略的朱棣这次可严重低估了方孝孺。

他知道方孝孺对于国家的分量,对读书人的意义,他只是需要一份极有感知力的诏书。方孝孺无疑是最完美的人选。

灭了九族,第十族是哪些人?女眷们怎么样了?

他召见了方孝孺,方孝孺步履维艰,眼含热泪。

朱棣:“先生别哭了,我是仿效周公辅佐成王而已。”
方孝孺:“成王在哪里?”
朱棣:“自焚死了。”
朱棣若无其事的说完,让人端来笔墨接着说道:“诏天下,非先生不可。”
方孝孺骂道:“死就死了,还些什么诏书!”

在朱棣盛怒逼迫下,方孝孺提笔写下“燕贼篡位”四个大字。朱棣彻底爆炸了,这是当着大庭广众戳透所有遮羞布。

朱棣阴冷的说:“你不怕诛九族么?”
方孝孺:“就是诛十族又如何?”

朱棣派人抓捕方孝孺的九族亲属,将他的门生和朋友创造性的当做第十族,也一并绑于南京聚宝门外。

把这847鲜活的生命,当着方孝孺的面一个一个砍头,方孝孺被腰斩,行刑后他以肘撑地爬行。手沾鲜血连写了十二个半“篡”字才断气。

那些没来得及自杀的女眷们,最后都是生不如死。

吃人的历史:

永乐十一年,教坊司禀奏:方孝孺女眷,齐泰的姐姐和晚辈媳妇,加上黄子澄的妹妹(和方孝孺一起的两个削藩大臣),这四个女人平均每天被20人*奸,年小的都怀孕生子了,女儿已经三岁。(就是说女人被如此迫害至少10年)

朱棣听了冷冷地说:女儿长大了,又是摇钱树了。这就是永乐大帝的胸怀。

建文帝王削藩4年,葬送了皇位。永乐帝削藩,却开创大明盛世。而靖难之役中的残忍弑杀,早已被辉煌盛世的荣耀所消弭。

如果说起世道轮回,再将“多个前世”和 “多个来生”的因果都参合进去,此生种种就被稀释了,连道德也被稀释没那么重要了、模糊化了。

譬如朱棣灭方孝孺十族,要是以“唯一现世”的道德来衡量,这绝对是泯灭天良,要是掺杂进了前世因果,朱棣不过是在执行天意而已。

因果对于现世可理论有多残忍。所谓“吃人的历史”是对个体生命根本没有最起码的尊重。

结语:

钱穆说:明朝建立了唐宋以后第一个独裁体制.是从精神到肉体全面压抑束缚。

我们敬仰秦汉的厚重,唐宋的多彩,豁达宽仁的赵匡胤,刑不上士大夫;阴毒狭隘的朱元璋却用恐怖压制精神,用血腥压制人的肉体,用特务监视人一举一动,用八股麻痹知识精英。明朝开始闭关锁国,从此定下明清的调子。光芒背面是至暗,这就是历史曾经的样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