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里隐藏的人生密码,越早知道越好
号称“万经之王”的《道德经》,开篇第一句话,重要性不言而喻。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可以说,让我们刷新认知、改变命运的秘诀,都在这十二个字里边了。
字面意思很简单:可以被言说的道,不是永恒的道;可以被用来命名的,也不是永恒的名。
但,这句话隐含的意思是什么呢?
老子告诉我们,天下万事万物,我们以为能用语言描绘它,能用概念界定它,就知道它是什么了。事实上,我们什么都不知道。
假设你面前有一朵花,我问你:这是什么?
你当然会说“这是一朵花”,但是,请你再专注地看着它。
你确定,这真的是一朵花吗?
花,只是一个概念,一个标签,这个东西只是被叫做“花”,但它并不是花。它本质上是什么呢?不知道,对不对?
有人会问,说这些,有什么意义呢?
当然有意义!
让我们换个视角,设想有一个婴儿,在懵懵懂懂中,他看到了我们称为“花”的东西。他对它很感兴趣,他看着,闻着,感受着,他直接和“花”的本质交流,并从中体会他自己的本质。
这时候,没有心智的干扰,他们是一体的,没有你、我、内、外之分。
透过花的本质,婴儿可以感受万物背后的那股力量,也就是老子的“道”。可以说,他就活在“道”中,心无杂念,无忧无虑。
如果这时候大人在旁边,他通常会对婴儿说什么呢?
“宝贝儿,这是什么呀?这是一朵花”。
瞬间,孩子被拉入了一个由人类心智所创造的迷梦中。如果他听懂了,他会想“哦,我明白了,这是一朵花。”
是的,孩子获得了一点知识,可是真正的交流已经被打断了。
这朵花的本质,就这样被“花”的概念掩盖了。孩子远离了花的本质,也远离了道。
随着一天天长大,他逐渐迷失在心智所创造的概念世界里,找不到“道”了。
所以,老子说自己“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也希望世人“专气致柔,能如婴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就是这个道理。
佛家也有一个著名的关于花的故事。
一次法会上,佛陀手里拈着一朵花,一句话没说。弟子们都不明白佛陀什么意思,只有摩诃迦叶破颜微笑。
于是佛陀说:“我有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这就是禅宗的起源。
佛陀的“拈花微笑”,和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结合起来看,指向的都是同一个真理。
在人类之前,这世界只有“道”,不可分割,不可理解,清净自在。
当人类动用心智创造了语言、概念之后,“道”被割裂了,有了“我”和“非我”,也就有了无尽的欲望、恐惧和痛苦。当然,也有短暂的快乐。我们以为,这就是生活。
可是老子、佛陀这些大师告诉我们,不必活得这么辛苦。有一个比人类的心智伟大得多的智性存在,道家叫“道”,佛家叫“佛”,它就在你之内,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所以,《道德经》开篇这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正是告诉我们要排除心智的干扰,让“道”的力量发挥出来,为你所用,这才是“无为而无不为”的真义。
而第一章最后说的“玄之又玄”,正是在排除心智干扰后,内在空空洞洞、一无所知的状态,正是从这里开始,我们打开了“众妙之门”,迎来真正的光明。
到那时,我们的生活必将出现不可思议的变化,这就是《道德经》真正的价值所在。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这里是国学频道,咱们下期见!
《道德经》为何能描绘宇宙的起源?老子的秘密,可归结为两个字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