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的几个常识随笔

首先,需要说明下创新药,并不一定是first in class才是创新药,比如,PD-1, K药应该是第一个批准的,O药是第二个批准的,但OK都是PD-1创新药,虽然靶点相同,但分子不同,同样道理,恒瑞的,信达的,君实的,百济的,虽然都是PD-1,但都是创新药;

其次,创新药里面也分me-too,me-better,以及best in Class,比如这一堆PD-1,大家都只能算me-too,如果哪家脑门一热去和K药做了个头对头的三期临床,打败了K药,恭喜,成为了me-better,如果脑门再一热,去和所有PD-1做了头对头三期临床,全打败了对手,恭喜,best in class。

不过脑门一热的代价大概是几百亿美金的投入,所以现在不做也有钱赚的情况下,应该没哪家会头脑一热。

关于美国市场,美国是最大的创新药市场,通常也是创新药最早上市的市场,而且同样的靶点,先上后上差别很大,比如K药是大幅度超过O药了,后面三家PD-1/PD-L1的只能吃土,往后的大概连土都吃不上,而国内的通常都是快速跟随,在国内上市不会比美国快,慢个1-2年的就算牛了。

美国市场,撇开商业决定,就算快速推进,大概至少晚3-5年,算是土都吃不上的。这个时候如果还想要打开美国市场,怎么办?请看上一条的me-better甚至best in class。

不过,目前应该基本上没有哪家会去投入这么大,只为打开美国市场,因为在美国建立创新药销售团队也不是一笔小的开支,更合理的是和哪家美国大厂合作,但是想扩大销量,me-better的三期临床应该也是跳不过。当然也没哪家敢说在头对头能一定打赢K药,很可能投入很多也是打水漂。

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在美国挂个临床?因为国内大家多少年的老习惯了,都唯FDA为金标准,在美搞临床名声会很好,投入也不是那么高(和三期临床比),在美国做一期甚至二期,至少证明了安全性有保障,也有美国临床意在国内的,还有挂挂十几年的,反正就当广告费。

当然,现在也有牛的,能抓住niche market的机会先站住脚,比如百济泽布替尼,我觉得这是往后国内创新药企可以模仿的方向。但这种新思路大概率很多企业都没调整过来呢。

最后,我也觉得,干嘛老盯着美国市场,难度史诗级,回报可能还不高。

我们自己的优势是什么?快速跟随!物美价廉!打入除欧美以外的市场就行了。年费用10万人民币以内的PD-1,疗效又不输OK(当然也不能证明me better),就算卖给其他国家翻一倍,3-4万美金一年,我想,抢的人大有人在。

任何一个国家,花相对少的钱,提高人民的癌症控制水平和生存率,都是极大的民生业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