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才上一年级,为啥就被贴上“学渣”的标签?

“多动症,讨厌鬼,学渣,不喜欢,放弃……”

和一位妈妈短暂的网络交流,这些词不断地出现在手机屏幕上。

这位妈妈说,她带孩子到儿童医院确诊了ADHD,感叹命运的不公,让她摊上了这样的孩子,如果是“学渣” 继续上学还有什么劲?自己已经精疲力尽 ,心灰意冷。

这孩子才上一年级,课堂很调皮,扰乱纪律不听课,和同学打架,不写作业,考试也不做题,学校要求妈妈到课堂陪学了几天,情况稍微好转,但也不是长久之计,离开妈妈监督,又恢复常态,在老师要求下,妈妈不得不带孩子去医院诊断。

很多才上学的小朋友都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被带到医院诊断ADHD。另外一种看上去很安静(其实仔细观察小动作也不安静)的孩子,像苹果这样的,并不会扰乱纪律,但悄悄走神,如果智商还好,在小学学习未必落后,进入中学后才有可能因为成绩大幅度下滑去确诊,这时孩子已经能够描述自己上课不由自主走神的感受了。

我认为早确诊是一件好事,家长了解了一些ADHD常识,就会改变心态,改变教育模式,这对于A娃的成长是有利的。

A娃的智力发育和一般孩子基本一样,略微高低也是在正常范围。所以不能说孩子有ADHD就会成为学渣,在我接触的孩子当中,很多考取了大学,但目前国内A娃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是中考,录取率基本是50%,很多A娃的成绩难以达标。

如果智商没问题,那么注意力的影响就足以让一个孩子成为“学渣”吗?从很多个案来看,未必!我一直很关注一些已经考取大学的A娃,在和这些家长的交流中,我们的感触是一样的,注意力问题确实有影响,但家庭教育模式的改变确实会起到决定作用,尽管我们都使用过药物,但绝不认同孩子考上大学关键是靠药物的观点。

大部分A娃出现厌学情绪是到初二,个别出现会更早。每当家长咨询问,孩子初三厌学,又想考上高中怎么办?这可真是难题。因为坏情绪是慢慢积累的,就像一个抑郁症患者,开始只是有点焦虑,不开心,属于抑郁情绪,只有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被称为病症。同样,厌学也不是一朝一夕才形成的,是因为一次次失败,没有得到及时的安抚鼓励,自己内心就真的觉得是“学渣”了。

A娃从上小学开始,就会面临很多批评,自控力差,无法做个“乖孩子”,如果老师和家长负面评价过多,孩子心理会产生对抗心理,你们这些大人都说我不好,那我就是坏孩子了,在行为控制上就会无所顾忌,尤其是A娃受到委屈被批评,在低年级,犹豫语言表达有问题,A娃经常想引起别人注意,做了一些过激动作,比如拉拽同学,造成误会,老师误以为是A娃先动手的,在不了解实情的情况下批评A娃,这就很可能让孩子叛逆,家长应该告诉孩子沟通的技巧,不能完全靠动作,也可以提高音调,或者打手势等。

因为注意力问题,A娃上学就可能面临读写障碍,考试粗心,时间分配不合理,不能完成试卷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不同孩子身上影响大小不同,所以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训练,我在历史文章中,写得一些学习方法也是针对苹果出现的情况设计的。孩子在低年级,出现学习落后现象,家长不必慌神,及时发现孩子的短板进行弥补,让孩子不至于总是失败而失去学习的动力。

家长的心态首先要摆正,我的孩子是ADHD,就像有先天视力缺陷一样,他行走需要佩戴眼镜(药物可以算吧),但有了眼镜,还是容易摔跤,毕竟视力太差,完全靠眼镜矫正还是不保险,如果有人不断给孩子提示前面有危险,教她怎么绕过陷阱,这样孩子才敢一步一步向前迈进,也会积累经验和信心。

当你的孩子确诊ADHD后,千万别把他看成一个病人,更不要贴上未来学渣的标签,接纳现实,个性化解决问题,才能使孩子得以更好发展。如何当好A娃的家长,从拿到确诊书那一天就开始了修行之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