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易当真不容易
每一个人的认知应该都是随着时间的前行而不断拓展的,比如我对于诗人白居易的了解。最早知道白居易,还是在我念小学时候。那时课本上读到的只有四句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初始只是觉得这诗句很美,后来随着理解的深入,脑海里便显现出这样的画面:原上野草秋冬枯黄春来色浓,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风吹来,大地又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我深深地被诗句所描述的景色,以及野草所具有的旺盛生命力所迷倒。读大学后知道这诗其实还有以下的四句:“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白居易写这首诗,原来为的是抒发自己又一次送走知心好友内心具有的零乱,茂密的青草代表的其实是他对朋友的一份深情。
也正是因为这首诗,使得白居易名噪京师。白居易十六岁时到京城参加科举考试。当时长安有一名士顾况,许多人都到他那里求教。白居易虽然诗才过人,但并没有什么诗作传播在外。白居易拿着自己的诗集,去拜谒顾况。顾况眼见白居易只是个乳臭未干的年轻人,内心不以为然地接过诗集一看,署名是“白居易”,便取笑说:“长安什么东西都贵,想居住在长安可是不容易的。”
可是随着诗集的展开,首先映入顾况眼帘的便是这首《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刚读完前四句,顾况已经不由高声赞叹“好诗!”了。想起刚才自己挖苦的话,于是又赞许地对白居易说:“能写出这样的句子,不要说是长安,就是整个天下,你也可以'居易’了!”
这真是一个人以诗名的真实范例,不过这样诗句的产生,不用想就知道一定不是偶然就可以获得的。白居易幼时起就聪颖过人,读书也十分的刻苦。相传他读书读得口都生出了疮,手都磨出了茧,年纪轻轻的,头发居然全都白了。其读书的刻苦程度,诚然可以令所有的今人汗颜。特别是其对于诗歌写作的热爱和追求,尤其令人感动。
犹记得自己小学时候,老师为了告诉我们白居易诗歌的语言特点,讲了和他有关的一个故事。相传白居易的邻居是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妇人,老妇人没有什么文化,但是白居易十分尊重她。白居易每天在家里不断的写诗,写好了修改过后都会去专门念给老妇人听。但凡老妇人有听不懂的或是嫌他的语言繁琐就会说出来,白居易就拿回家继续修改,再念给她听,直到老妇人没有意见为止。所以,白居易的诗大多通俗易懂,深入人心。
白居易生活在中唐时期,作为正直的文人士大夫,同许多的文人墨客一致,在官场中并不会随风沉浮。他由于要求革除暴政、实行仁政而遭受打击,有了被贬江州司马的经历。诗作《琵琶行》就有白居易谈及自身的境况:“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当琵琶女自诉身世、讲到“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的时候,激起了他“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共鸣。
翻看白居易的人生履历,出生于一个“世敦儒业”的中小官僚家庭,青少年时代的生活其实是颠沛困苦的。他的祖父和父亲虽都居官,但因清廉自守并没有挣得家业。在封建社会中,读书人最好的出路便是考取功名,白居易当然也不例外。他二十岁举秀才,二十八岁中进士,直至被贬为江州司马之前也都还算顺利。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自古以来就是读书人对自身的理想和要求。白居易年轻时也曾有着致君尧舜的愿望,他正直不阿,最后却因越职言事遭贬。58 岁时他以《中隐》为题赋诗一首:“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似出复似处,非忙亦非闲。不劳心与力,又免饥与寒。终岁无公事,随月有俸钱。”
此后,白居易退居洛阳,基本上就是在诗酒风流中度过。他不再作讽谕诗,对政治也基本上不再关心。出游、访友、宴饮、听歌赏舞、吟诗弹琴,只要是能让自己开心的事,他都身浸其中。“我心与世两相忘,时事虽闻如不闻。”他近乎采取了一种玩世不恭的姿态,放纵于世俗的享乐之中。
在今天看来,白居易的这种随遇而安、知足逍遥的闲适生活其实是一种被逼的无奈。事实上,每一个人在遭遇现实的困境之后,总不能永远沉浸在一种痛苦当中。以大自然为乐,种花、郊游、访友、写诗、作文原本就是极好的突破口。随着时日渐长,一个人一旦看清这个世界和人生究竟是怎么回事,原先有过的纠结和痛苦也会渐渐地淡却,最后转化为一份顺其自然和随心所欲。
白居易原本是一个雅人,不过在俗世中沉浮,还原成了一个俗人。这是生活的逼迫,却也是人生的无奈。白居易,名有居易,其实还当真不容易。被贬之后的白居易,从此醉心大自然,歌舞宴游,真正做到了为自己而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可算是他自我人生一件幸事。
想来谁的人生也都不过如此,谁的人生都不会太容易。辉煌或者落寞,都要在这清澈纯净或污浊不堪的人世这一方舞台上演和落幕。从内心里说,我还是很喜欢白居易的,觉得他毕竟活出了真我的风采。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每一个人到头来都是过客。既然看过了风景,阅尽了人生,那就去自己该去的地方,毫不犹豫地把自己归还给尘埃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