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借助本体与喻体,理解概念与图式
日常交流方式主要是抽象语言,而感觉器官感受的是具体事物形象,我们可以认为语言是对相应具体事物的概念化。
概念属于思维组成部分,也就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特点,比如我们说苹果时候,是对具体苹果形象的加工与浓缩,不再是具体的任何一个苹果。
这就是概念与本体的关系,概念来自本体而不再是本体。因此,理解语言这些概念,就要回归到本体来,才会真实准确。反过来说,唯有准确理解本体,才会不被概念所迷惑。
举例说明。
外出开会空隙,溜达到滨河大道处,看到一大片绿色植被,好眼熟,却不知道叫做什么花草。于是,我只能遗憾的称之为“花草”这个概念。忽然,发现枝头残留的花瓣,瞬间知道这就是“连翘”,一种常被人们误认为迎春花的绿植,于是,我又可以舒服的用“连翘”来称呼它。
这就是概念与本体的差异,同样是连翘,花开时候“天下谁人不识君”,花谢之后“泯然众人然”,其实还是机械的知道连翘概念而已,没有熟知真正本体。
还有院子里的冬梅花。多少年在唱诵,“傲霜寒梅”“梅花香自苦寒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这个概念不可谓不清楚,可是我第一次意识到院子那株冬梅,真实感受是震惊与诧异。
开始看到的是枯枝残叶,毫不起眼,突然在寒冷时候,就绽放黄花,直到挂满树枝,靠近嗅一下,沁人心脾。而后等到春天到来,冬梅花褪去,留下一串串果实。
作为概念的冬梅与真实本体的冬梅,是一回事吗?
前几天,有个高中孩子出现心理问题,心不在焉,懊悔总是犯简单错误,我让他练习观察身边花草树木,记下来模样,查询出名字,把概念与本体结合起来,坚持三个月试试。
如果说概念是事物本体的概括化,归纳分析、抽象综合得出的共性,好比上面说的花草树木。那么,想法见解观点就是事物本体的间接化,这个间接化就是利用了语言这些概念,是不同语言概念进行的逻辑联系。
举个例子,“我们都有局限性”,这是一个观点,即多个概念的有机联系,要明白“我们”“局限”这些基本概念,最后间接表达了一个想法,
在心理学上可以把心中想法观点用概念“图式”来表达,那么我们可以说,心中有什么图式就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何其自信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不生不灭”。
要想表达清楚图式,又不是简单的事情,因为要用语言概念表达,还要用逻辑间接性串联。
因此,我们常常会感觉“词不达意”“言不由衷”“话不投机”“说不明白”,就因为概念距离本体太远,而图式距离本体就更加遥远。
这时候,用喻体就是最好的表达方式。
举例。记忆是什么?是“仓库”“图书馆”,不恰当比喻是“照相机”“录像机”。
意识是什么?弗洛伊德说是“冰山一角”,詹姆斯说是“水流”,认知学家说是“计算机屏幕”。
情绪是什么?是“信使”“各种妃子”,而抑郁情绪好似“如影随形的黑狗”,焦虑则是“抓耳挠腮的猴子”。
上面那句话“我们都有局限性”,借喻为“坐井观天”“掩耳盗铃”“刻舟求剑”“守株待兔”“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这就是图式与喻体的关系,图式不是喻体但可以借助喻体理解,因为具有某种程度相似性。
这个相似性又是什么呢?当然,就是“意图”“本意”“意义”。
小结,语言是概念,概念来自本体,语言就是高度概括化的浓缩本体,因此理解语言就要还原为本体。同理,图式是概念组合,来自本体,但更加遥远、概括、间接、复杂,因此理解图式就要多用喻体,相当于还原到本体。
概念与本体,图式与喻体,说的是言与象,最终指向的却是“意”,即本体意义或者喻体类似处。
意是什么?除了意识潜意识中的情欲需要,还有陶渊明所言“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