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朋友,41岁就患了甲状腺癌。这个朋友...
这个朋友是位大美女,眼眉细长,双眼皮长睫毛,皮肤白皙,而且都是原装的。身高大约166cm,身材很好。乍一看是个淑女,可是一开口说话却能吓人一跳,好大的嗓门。她最喜欢干的事,就是在背后用力拍别人一下,然后站在旁边嘿嘿笑。上学那会成绩不咋地,可是毕业后却自学考下来很多证,自学能力不错。
她们单位不是每年体检,一般隔个三五年才体检一次。上次体检她的甲状腺一个结节也没有,她还暗自高兴过。她身边很多人都检查出了甲状腺结节,好多女同事都是发现多个结节。有个男同事查出来一个结节,B超分级4b,后来做了手术,把整个甲状腺都切了,每天都要吃优甲乐。
41岁体检时,B超发现她的甲状腺右叶有个结节,大约0.5×0.4cm,低密度实性结节、边界不清、微钙化、血运较丰富、纵横比>1,分级4c。因为那个男同事的原因,她对甲状腺癌有一定的了解。她的B超分级居然比那个男同事的还高,当初那个男同事患甲状腺癌,她还很同情他,现在轮到自己同情自己了。难道她也要切除全部甲状腺,然后终生服药?
她没有马上告诉家人,也没有马上去住院做手术。而是发挥了她的自学能力,在网上查资料。一开始查到的都是关于甲状腺癌最基本的资料,一般都是建议一旦确诊就尽早手术。她偶然发现一个连接,说甲状腺癌≤1cm,是甲状腺微小癌,可以观察治疗,有些人甚至终生不需要手术。她感觉自己找到了新大陆,她的甲状腺结节才0.5×0.4cm,岂不是更不需要手术?可是她并不确定,于是她挂了一个专家号。
见到专家后,专家先是给她查体摸了摸甲状腺和颈部淋巴结,没有摸到硬结。后来又给她复查了B超,还查了降钙素,这次B超分级居然是5级,降钙素在正常范围。
专家看完结果,跟她说:只有你一个人吗?她说:没事,您就直接跟我说吧,我知道是什么病。专家说:考虑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她说:我的结节这么小,是不是恶性程度很小,所以可以观察治疗,不用做手术啊?
专家说:甲状腺癌的恶性程度,与大小没有绝对关系,任何晚期甲状腺癌都是从微小癌发展而来。只能说多数甲状腺微小癌分化较好,但是也有微小癌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甚至远处转移的。至于做不做手术,并不是只看肿瘤的大小。还要看肿瘤是不是靠近被膜、有没有外侵、有没有淋巴结转移、生长速度快不快、是不是多发、有没有甲状腺癌家族史、小时候颈部有没有放射线暴露史,还可以针吸检查,看肿瘤的病理类型是不是属于高危亚型。
通过交流,最后确定她可以暂时观察。专家建议她过三个月后再复查B超,没有建议做B超引导下针吸细胞学检查(FNAB)。她问专家:我还需要做针吸检查吗?专家说:B超诊断甲状腺癌能达到90%以上,针吸也是90%以上,就算针吸病理是甲状腺癌,术后病理不是的情况也有发生,所以B超能基本确定的情况下,并不建议再做针吸,尤其是在准备观察随访的情况下,以免因为针吸造成癌细胞转移。
经过三个月的观察,B超发现结节长大了2mm,专家看过检查报告,跟她说:结节变大了,建议手术,因为看现在的生长速度,六个月长大3mm是大概率事件。她也不是犹豫不决的人,当即就同意了。专家给她预约了住院时间。
回到家,她告诉她的老公她患了甲状腺癌,而告诉她的父母说是良性结节,但是需要手术。住院后,她再次找了专家,询问关于手术方式的问题。她说她不想做甲状腺全切除,因为手术之后必定要终生服药,她是个大大咧咧的性格,她怕会经常忘了吃药。
专家说:是不是需要甲状腺全切,也是要看具体情况。因为她的结节是单发、不靠近腺叶边缘、没有淋巴结转移、没有甲状腺癌家族史,也没有小时候放射线暴露史,所以本来就准备做腺叶+峡部切除+中央区淋巴结预防性清扫术。她听说不做全甲状腺切除,放心了不少。
第二天,就在全麻下做了手术,只是在颈前做了一个5cm的弧形切口,就完成了手术。手术顺利,术后没有发生手术并发症。她还担心很久,因为她知道甲状腺癌手术容易发生神经损伤,引起声音嘶哑、饮水呛咳之类的手术并发症,即使是大医院,也不可避免。术后病理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普通型,中央区淋巴结未见癌转移。
术后她需要做TSH抑制治疗。TSH的抑制治疗,需要通过评估“双风险”来决定。即:左甲状腺素片的“副作用风险”和甲状腺癌的“复发风险”。她没有其他疾病,所以属于副作用低危组;她是微小癌,没有淋巴结转移等危险因素,所以也是复发低危组。
专家建议她口服左甲状腺素片,一开始每日晨起空腹口服一片(50vg),以后每个月复查一次甲状腺功能,逐步提高剂量。第一年控制TSH在0.1~0.5,第二年控制TSH在0.5~2.0,一共控制5~10年。但如果情况有变化,还要重新评估“双风险”,根据治疗效果和副反应情况重新调整TSH的目标。
所以,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并不是单纯根据肿瘤大小决定是否可以观察治疗。选择观察治疗,一定要慎重。
#清风计划##健康科普大赛##学问分享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