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以后最正确的做法:糊涂一点

作者:季羡林

来源:慈怀读书会

ID:cihuai_dushuhui

俗话说:“人生难得糊涂”。
但现实中,很少有人能够明白这个道理,比起糊涂,大多数人都想当一个聪明人。
然而,被称为“国宝”,北大唯一终身教授、著名散文家、精通12国语言,满载殊荣的季羡林先生,却曾在耄耋之年写下《糊涂一点,潇洒一点》
从他的这本散文集里,我们得以读到很多令人发省的名言箴句、体味到季羡林先生“糊涂”、“潇洒”的人生智慧,这是季羡林先生一生的感悟,也是他想要分享给年轻人的人生哲理。
生老病死、酸甜苦辣,每个人生命中要经历的人生迷思,季羡林先生也同样经历过。
今天,我们就带领大家走进季羡林先生的《糊涂一点,潇洒一点》,将季羡林先生经历过的烦恼、欢乐,对人生和社会的思索等一一呈现,让大家体悟人生的真谛,从而以更加真实平和的心态解决忧思、面对人生。
不完满才是人生
网络上曾经流行过一个词汇,叫做“完美主义”。即做人做事追求完美,毫无瑕疵。
但这可能吗?
当然不可能,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也没有尽善尽美的事物。
也许每个人都想争取一个圆满的人生,但在季羡林先生看来,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即便是旧社会的君王将相,权力滔天却也要肩负家国重责,王位继承、宫廷斗争,每日身陷焦虑彷徨之中,又如何能事事顺意,日日无忧,拥有完满的一生?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身处市井之中,常被鸡毛蒜皮的小事牵绊,更是“不如意事长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那么,我们应该以何种心态面对不完满的人生呢?
季羡林先生认为,我们应该把“不完满”看作是一个“平凡的真理”。理解了这个真理,心态会放平,对人对己都有好处。
对己,可以不烦不燥,有利于修身养性;对人,可以互相谅解,收获更和谐的人际关系。
我们也觉得:人生没有百分之百的完满,遗憾与缺陷都是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每个人都无法幸免。
无论是生活的艰辛,还是喜悦,都是生命的馈赠,我们只需做到尽人事听天命,无愧于心也就可以了。
如此,当我们面对生活上的烦恼挫折时,淡然处之,而不是怨天尤人,徒增抑郁;对待他人,也能多一分谅解,少一分冲突了。
做真实的自己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你真的了解你自己吗?”
高赞回答是,大部分时候,我们和理解自己的不一样。
对此,季羡林先生有着相同的看法,他认为:“人们往往把自己的才能、学问、道德、成就等评估过高,对自己是极为不利的,对社会也是有害的。许多人事纠纷和社会矛盾也由此产生。”
譬如,两个人因为一件事情吵架,旁观者却从两位当事人口中听到两个不同版本的故事,且都认为错都在对方。
所谓“当局者迷”,人们往往选择从自身利益出发去解读事情原委,无法做到“旁观者清”。
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最了解自己的那个人。事实证明正相反,自我最不容易认识,人们往往选择高估自己。
可如何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呢?
在作者看来,首先要对自己诚实,做真实的自己;其次要时常反躬自省,剖析自己。这样一来,人们对自己的认识才会日渐深刻。
“人要活得真实一点”,是季羡林先生的人生准则之一。
我们也认为,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人,想要正确地认识自己,首先要对自己诚实。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连自己都欺骗,那这个人的所作所为,还有何意义?
即便已经进入耄耋之年,季羡林先生也时常自省,回答“自己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人生的每一次自我反省都是一次“照镜子”的过程,都是一次对自我的全新认识,也是我们不断完善自己的过程。
糊涂一点、潇洒一点
白岩松说:“人生的两个基本点是糊涂点,潇洒点。”
这样的人生容易获得快乐。
这同时也是季羡林先生在书中所提倡的核心观点。
在季羡林先生看来,糊涂一点,潇洒一点,是指对人对事不斤斤计较,应该“淡定从容,潇洒度世”。
但“糊涂”不意味着愚昧,“潇洒”更不是矫揉造作。
我们也认为:糊涂,并非拎不清的胡搅蛮缠;潇洒,亦非自欺欺人的装聋作哑。
而是带有底线的迁就,能够忍让的从容,也是懂得尊重彼此应有的自由空间,对于不愿说出的隐痛,或者秘密,不去追根究底。
它不是懦弱,而是真正的大智慧,是儒家的中庸、佛家的忘我、道家的无为。
现代人的生活压力与日俱增,人们为了工作、生活争分夺秒,东奔西走,如果凡事太过计较得失,压力只会愈来愈大,精神也会逐渐焦虑。
我们的人生不可能一直走平路,糊涂一点,也是面对人生磨难的自愈力。
《知否》中的盛明兰,就是一个深谙此理的聪明人。
在两个姐姐面前,她故意表现得笨头笨脑,从不抢她们的风头,所以两个姐姐也从来没有把她当成对手,明兰得以平安长大。
小公爷送自己的毛笔,她装作不懂其中意思,转手就送给两位姐姐,躲过很多麻烦。
面对复杂的家庭关系,她一直揣着明白装糊涂,清醒地看待周围的环境,所以才有了最后圆满的结局。
古人说:“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放松心情,适当糊涂,对人对己,都不失为一种智慧之举!
生活就是做简单的事
这段时间,“内卷”一词盛行。很多忙于工作的朋友都抱怨说:“我太累了,忙的没有生活了”。
事实果真如此吗?
在季羡林先生看来,即使处于及其困难的环境中,人生乐趣仍然是有的。在任何情况下,人生也绝不会只有痛苦。
清晨照射房内的一缕阳光、写作时偶然瞥见的窗外绿景、房门前的数亩荷塘、乃至傍晚散步时偶遇的乌鸦和鸽子,作者都将他们视为生活中的有趣之事。
大自然的怡然风光、人世间的人情冷暖,作者珍爱每一处风光,也珍惜每一段温情。
作者在德国哥廷根大学留学期间,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经常感受到天空中轰炸机的威胁。
同时因德国粮食供应不足,也曾堕入过饥饿地狱。
此时,给予季羡林先生“安全感”的,是哥廷根的山林美景。
“任外面战火连天,全城人民饥肠辘辘,山林却依旧郁郁葱葱”,与同伴畅游山林,是彼时作者的一大乐趣。
在作者心里,哥廷根的山林,就像“莫扎特的小夜曲”,在英雄交响乐的激昂慷慨的乐声中响起,既委婉动听,又可点燃人生之斗志。
纵然身处黑暗,但季羡林先生仍在找寻生活的简单美好。
在我看来,很多人之所以认为自己没有生活,是因为没有一双发现生活的眼睛。
生活就是做最简单的事,世间一切美好的东西,不管是人类,还是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我们都应该学会去欣赏。
像孩子那样去感知世界,生活就会充满美好与希望!
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俗话说,“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读书使人明智。
对此,季羡林先生深表赞同。他认为,书籍是贮存人类代代相传的智慧的宝库,后一代的人必须读书,才能继承和发扬前人的智慧。
自古以来,人类保存智慧的手段不出两种:一是实物,比如长城;二是书籍。
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离不开从古至今读书人的文化传承。
但是,中国历代都有“读书无用论”的说法,古有“秀才造反,三年不成”,直到现在,都有类似“考上大学不如早点辍学打工”的言论。
在季羡林先生看来,这是一种短视行为。书是事关人类智慧传承的大事,读书一定是“天下第一好事”!
在我们看来,读书也应该是一种习惯。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读书可以让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认识世界,感受世间的人情冷暖。
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当你焦虑彷徨时,不妨静下心来看一本书,看看别人是如何面对人生中的困惑迷茫的,也许你就会拨云见日,收获简单的快乐和满足!
清末书画家郑板桥写过一段话:
“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放一著,退一步,当下安心,非图后来报也。”
一个人最难的不是学聪明,而是学糊涂。
学糊涂,不是真糊涂,而是在该糊涂的地方,选择糊涂。
潇洒也不是装样子,而是真实、自在!
希望我们都能活的糊涂一点,潇洒一点,与朋友们共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