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分析的第二阶段:提出关于原因的假设
六西格玛团队成员在绘制过程流程图中,潜在的问题就会被自然而然提出来。如果三个人处理同一过程的某一步骤,但他们对如何完成该步骤的方法不能达成一致。那么实际上就找出了潜在的原因。当然,还需要证实这种混乱的确是过程中发生缺陷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有人处理程序的顺序是A. B, C,另一个人则是B,A,C,那就要查看这种顺序的不同是否会对产品或服务产生影响。
在过程分析的第二阶段中,可以细分为两层,第一层分析先要识别过程中明显存在的问题,再进行量化增值分析,下面将会详细介绍。
1、过程中明显存在的问题:
过程流程图一旦确定下来就可能成为团队会议的焦点,成员们可以用手中的记号笔来标记如下一些问题。讨论时要记住,在寻找那些经常发生以至于已经成为过程中的一些典型性问题。
2、脱节:
过程处理中存在于轮班之间、顾客和供应商之间或者经理和职员之间的使信息交流中断的步骤。
3、瓶颈:
过程中的某个步骤的工作量超过了其本身原设定的容量,此步骤就会减慢整个进程的流动。可以设想,如果某项工作必须等待张三休假回来才能再进行,你就会看到瓶颈作用。
4、冗余:
同过程中的不同步骤提出了相同的活动和结果。例如,两个步骤中提出了相同的信息并且带着相同的信息进入相同的地方。
5、返工循环:
某步骤的输出产品有缺陷,必须送回其上游步骤,或另设“修复”步骤直到必需的工作完成为止。检查步骤往往是返工循环的起始点。
6、决定点/检查点:
这是过程中的一个步骤,在那里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和评估工作;对于合格产品进入正常程序的下一步;对不合格产品进入另设的“修复”阶段或进入返工循环。对于质量水平高的过程,这样的检查点是很少的;而在缺陷严重的过程中。有很多这样的检查点,由于每一种类型的问题都可能成为在过程中导致缺陷的一个潜在的原因,为了减少缺陷送到顾客手中的可能性,必然要设立很多检查点。但是从顾客的角度看,由于检查步骤没有任何有价值的输出,而且延长了产品和服务送达顾客的时问,对生产的进行造成了阻碍,而这些增加的成本时常会通过某种形式转嫁到顾客的头上,顾客当然希望这种检查点越少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