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鉴赏辞典》第五百六十二首《宫词一百首(其九十)》(王建)
【篇目】
【作品介绍】
【注释】
【译文】
【作者介绍】
【赏析一~~赏析三】
宫词一百首(其九十)
【中唐·王建·七言绝句】
拼音版
[作品介绍]
《宫词一百首》是唐代诗人王建的组诗作品,由一百零二首七言绝句组成。这组诗描写宫女生活,深刻地揭露了宫廷生活的黑暗面,表现了宫女的内心苦闷和不幸遭遇,表达对这些虽身处富贵之地但肉体和精神却倍受蹂躏的不幸妇女的同情,谴责戕害她们的封建制度。其素材据说得自一位作内侍的宗人王守澄,但它也并非全属纪实性质,《石洲诗话》说:“其词之妙,则自在委曲深挚中别有顿挫,如仅以就事直写观之,浅矣。”全诗语言平易清新,以白描见长。
[注释]
⑴五更:旧时从黄昏到拂晓一夜间分为五更。即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五更在寅正四刻,称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这个时候,鸡仍在打鸣,而人们也逐渐从睡梦中清醒,开始迎接新的一天。
[译文]
在树上树下寻找凋萎的落花,只见一片在西,一片在东。
本是桃花因贪结实而凋谢了,人们错误地怨恨 “五更风”把桃花吹落了。
[作者介绍]
壹/
整体赏析
名家点评
王建《宫词一百首·其九十》
树头树底觅残红,一片西飞一片东。
自是桃花贪结子,错教人恨五更风。
王建的宫词在当时很有名,传播了一些宫廷秘事,如宫娥之自嗟头白,内宴二更方散,宫妃娇懒,舞衣汗湿,乞恩求赦,等等。内廷生活,为人所不知,所以受到普遍的欢迎。
这首诗由残红而写皇帝与宫人的私通,是对贵为天子满口仁义道德的丑恶的揭露。“树头树底觅残红,一片西飞一片东。”来到树头树底寻落花,可是东一片西一片的。“知是桃花贪结子,错教人恨五更风。” “自是”句写私通而贪图怀孕,“错教”句,是写错怪了五更风。对这种内廷秘事的揭露,王建是极有胆量的。他用幽默的语气写来,使讽刺更是入木三分。用语凝炼精悍,轻松婉转,这也就决定了王建宦途所以终身不达的命运。
诗一开篇就展现一幅暮春景象:宫中,一个暮春的清晨,宫女徘徊于桃树下,仰看“树头”,花朵越来越稀;俯视“树底”,则满地“残红”。这景象使她们感到惆怅,于是一片一片拾掇起狼藉的花瓣,一边拾,一边怨,怨东风的薄情,叹桃花的薄命..。
在古典诗歌中,伤春惜花,常与年华逝去,或受到摧残联系在一起的。如“洛阳女儿好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刘希夷《代悲白头翁》)宫人的惜花恨风,只是自觉不自觉地移情于物罢了。当然也隐含着对自身薄命的嗟伤。
诗上下联间有一个转折。从“觅残红”忽然想到“桃花贪结子”,意境推进了一层。《诗经·周南·桃夭》云:“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用桃花结子来暗示女子出嫁,此诗“桃花贪结子”同样具有强烈的暗示性。桃花结子是自然的、合理的,人也一样。然而这些深闭禁苑的宫女,却连开花结子的桃花都不如,写“桃花贪结子”,委婉传出宫女难言的隐衷和痛苦。
诗至此,读者会感到宫女惜花的心情渐渐消退,代之以另一种情绪和心境,这就是羡花、乃至妒花了。从惜花恨风到羡花妒花,是诗情的转折。也就是“在委曲深挚中别有顿挫”(《石洲诗话》)。这一顿挫,使诗情发生跳跃,意境为之深化。如果说仅仅从惜花恨风,读者还难以分辨宫女之怨与洛阳女儿之怨的不同;那么,这羡花妒花的情绪,就把二者完全区别开来,写出了人物感情的个性,赋予形象以深度与厚度了。同时,这一转折又合乎生活逻辑,过渡自然:桃花被五更风吹散吹落,引起宫女们的怜惜和怨恨,她们以桃花自比,惜其飘零,同有一种沦落之感;但桃花凋谢了会结出甘美的果实来,这又自然勾起宫女的羡艳、妒嫉了。但诗人的运笔并不这样直截表达,却说是桃花因“贪”结子而自愿凋谢,花谢并非“五更风”扫落之过。措词委婉,突出了桃花有结子的自由,也就突出了宫女无结婚生子的自由,其悲惨命运也就大可怨恨了。
王建《宫诗》以白描见长,语言平易清新。此诗近于口语,并适当运用重叠修辞,念来琅琅上口,颇见民歌风情。尤其因为在明快中见委婉,于流利中寓顿挫,便成为宫词中百里挑一的佳作。
点击辑期图标,畅游古诗文世界。